人最舒服的活法:做你自己

文释聊情感 2024-04-03 08:03:01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长是短,很多人都没活明白!

有段对话,道尽了人们对现状的彷徨。

弟子问老师:“您能谈谈人类的奇怪之处吗?”

老师答道:“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

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前,又仿佛从未活过。”

寥寥数语,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人的通病。

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美好的事物,总是被摆在正确的位置上。

人的一生,最舒服的活法,就是做你自己!

1

认识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纠结于过去,烦恼于现在,焦虑于未来,是因为没有好好地认识自己!

先哲柏拉图说:

认识你自己,而且越早认清越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早出发上路,而不是随波逐流。

双重人格

给自己一个清晰的定位,你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能做什么,不做什么。

三国的刘备,出道之初一文不名,没有自己的地盘,到处东奔西走寄人篱下,五易其主,四失妻子。

纵有“皇叔”的政治便宜,然方略不对,始终颠沛流离,几近穷途末路。

自从三顾茅庐,制定“三分天下”宏图大略,自此峰回路转,咸鱼翻身。

只因诸葛亮给予了明晰的定位,知人知己,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做什么,不做什么。

《道德经》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我们绝大多数人,大概率是一个普通者,我们只做对标“普通者”的事。

人的烦恼,往往是愿望高出自己的能力,自知不明,徒增烦恼。

其实,敢承认自己的平庸,是高智商行为!

英国管理学家德尼摩提出:凡事都应有一个可安置的所在,一切都应在它该在的地方。这被称为德尼摩定律。

德尼摩定律告诉我们,每个人,每样东西,都有一个它最适合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它能发挥它最大的功效。

上天给一个人关上一道门,必在某一处为他打开一扇窗。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他的亮光,你所要做的,就是抽出这道亮光,使它发光发热。

人不是工厂里整齐划一的流水线产品,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性。

选择你所喜欢的,喜欢你所做的。知人善任,人能尽其才,方能万事兴。

2

不羡慕

我们常常羡慕人,羡慕他们所拥有的东西。因为羡慕,便有意无意的模仿他们的范式,向他们靠拢。

但东施效颦,学虎不成反类犬,你落得个两头都不是。

性相近,习相远!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身上不能有任何别人的LOGO。

有个小故事,生动地比喻了互相羡慕的结果:

有两只老虎,一只生活在笼子里,一只生活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衣食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在潇洒。它们彼此都向往各自的生活,笼子里的老虎羡慕外面的老虎自由,外面老虎羡慕笼子里的老虎安逸。

终有一日,双方一拍即合,互换了生活。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老虎,再也不用为食物发愁。

但新鲜劲一过,两只老虎都开始面临现实问题。笼子里的老虎到了大自然,获得了自由,但缺乏捕食的能力,很快便饿死了;森林中的老虎走进笼子,收获了安逸,却没有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终日郁郁寡欢,不久也死了。

这两只老虎的境况,颇令人感触!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猫喜欢吃鱼,但它下不了水,鱼喜欢吃蚯蚓,但它上不了岸,这世界有只无形的手,在平衡着这一切,上天不会将所有好处都给同一个人。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我们常常羡慕别人,一回头,发现自己正被人羡慕着,而我们却习惯性地置若罔闻。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

我们不羡慕人,我们只欣赏别人的优点。

一个人的一生,自己理所应当是主角。

遗憾的是,生活中我们不把自己当主角,也不当配角,甚至连群众演员都不是,是观众!

过度关注公众人物,关注远在天边的事,看别人表演。过度关注他人,便丢失了自己。

苏格拉底震古烁今地说: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

我们活错了,才不明不白!

类同但不一样

拿着别人的地图,找不到自己的明天;别人的尺码,不适合你穿。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合脚的鞋,走起路来才最舒服。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外观内求,一切以自己为原点出发。

3

不攀比

我们活得不舒服,也常常因为攀比,比收入、比房子、比车,潜意识里,无所不比……

攀比使人背离了初衷,也使人偏离了航道,迷失自我。

人不快乐,是因为不能做你自己。

你觉得好的事,别人说不好,你便感觉好像是有些不妥;你喜欢的事,别人说没意思,你的喜欢立马打了五折。

就这样,你把自己过成别人想要的样子,俨然成了别人的影子,唯独不是你自己。

我们谁也没办法,活成人人都满意的样子,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你努力合群的样子并不漂亮。

大多数人会希望你过好,但是前提条件是,不希望你过得比他好。乞丐不会妒忌百万富翁,但他会妒忌收入更高的乞丐。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

人性让人不忍直视,洞明人性,你才愿意回归自己。

西方有谚语说:一个人幸不幸福、快不快乐,不取决于自己取得了多大的成就,而是来自于邻居看自己的眼神。当人们追求的不是幸福,而是比别人更幸福时,快乐就要远离我们了。

不攀比,你才不被外界所带偏。

4

要节制

人常常闷闷不乐,是因为欲望高于能力。

欲望是只进不出的黑洞,只要实现一个目标,很快又有下一个更高的目标,成为你追逐的对象。

多少人在追逐“物欲”的征程中长途跋涉,被岁月磨平了棱角,丢弃了自我,也丢失了快乐。

节制,是你掉进欲望旋涡的刹车片。没建构刹车系统,才沦为“物欲”的奴隶!

有人说:有欲望,才有动力!

这其实是个假象!欲望是动力源,也是污染源,它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它带来成就,也给你痛苦!成就是最后的一刻,痛苦是过程的无时无刻!

欲望,就像吊在拉磨的驴前面的胡萝卜,永远在你前面一点点,但别想真正拥有它。

西方有谚语说:依需要而活,没有人是穷困的;依想要而活,没有人是富足的。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最高层的“自我实现”就是:做你自己!

没有横向攀比,只有纵向挖掘自己!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你为喜欢的东西而忙碌,就没时间为不喜欢的东西而担忧了。

只有舒服的做你自己,才能实现成就和快乐的兼得!

伪装自己

5

只做自己

股神巴菲特,曾谦逊的表示:自己的成就,是因为出生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是中了“子宫彩票”。

作为股神的儿子,彼得可不是一般的幸运!

但彼得选择跟随自己的内心,从斯坦福退学,从事自己喜爱的音乐创作。

巴菲特给予了充份的理解:“儿子,咱们俩其实做的是同一件事。音乐是你的画布,伯克希尔是我的画布,我很高兴每天都在画布上添几笔。”

凭着对音乐创作的热爱,彼得闯出了一片天,成为美国音乐界知名音乐人,“艾美奖”最佳作曲奖得主,给自己的人生,打下属于自己的烙印!

他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做你自己》!

有中国读者问彼得:“如果有两份工作摆在你面前,一份乏味但薪水很高,另一份有意义但待遇很低,你会如何抉择?”

彼得说:“我选择的答案,与本书所表达的价值观很契合,我会选择待遇低的那份,因为金钱是副产品,真正重要的是工作的实质。钱买不到快乐,而人的价值观才是最稳定的货币……”

其实,不用回答也一目了然,彼得的人生起点,已经是无数人的人生高点。他放弃华尔街这条“星光大道”,当然是选择兴趣,选择做他自己。

人对所做的事情充满愉悦感,才会又长久又好。

有位作家和朋友去报摊买报纸,作家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报贩却冷口冷脸,没发一言。

“这家伙态度很差,是不是?”朋友问。

“他每天晚上都是这样的”,作家说。

“那么你为什么还是对他那么客气?”朋友疑惑不解。

作家答道:“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愿我们都能找到自己,做最舒服的自己!

相关阅读:

0 阅读:3

文释聊情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