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消停的唐朝,李世民是始作俑者,而建立者李渊是罪魁祸首

梦沉古道 2024-05-16 21:05:56

唐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大一统王朝,自从李渊建立唐朝开始,唐朝就没消停过。

李渊还没有完全退休,大儿子李建成和二儿子李世民就成了起来,并且酿成了家族流血事件。李世民继位后,虽说开创了一段盛世,但连续更换继承人,废掉两个嫡子,选择体弱多病的嫡三子李治作为继承人,也为后来唐朝出现的中断埋下了伏笔。

李治虽不及其父的能力,但也是很不错的,李治在位的时候,唐朝也是处于强盛阶段,李治的身体拖累了唐朝。李治和武则天按照现在人的说法是典型的姐弟恋,武则天比李治大四岁,却比李治多活了十多年,否则是没有武周代唐和女主掌控天下的事。

说起武则天,对于唐朝来讲,并不那么光彩,她做过李世民的女人,也成为了李治的皇后,最后反而开天辟地建立了新王朝。武则天废李显、逼李旦退位,野心是足够大的,但还没有忘记李家儿媳妇的身份,把皇位还给了儿子李显。李显在不知不觉中中兴了大唐,却被同样有野心的韦皇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毒害,刚刚中兴的唐朝,失去了中兴之主,李显年幼的儿子继位。主少国疑,除了韦皇后、安乐公主还有相王李旦、太平公主以及李隆基牵扯其中。在混乱中,李旦二度登基,并最终把皇位给了儿子李隆基,李隆基清除了姑母太平公主,独揽大权,唐朝来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阶段,然而好景不长,李隆基的荒淫无道,造成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李隆基没有处理好和藩镇的关系,酿成大祸。也可以说,李隆基搞不定安禄山这个身兼三镇的节度使,险些导致唐朝灭亡。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已经不是单纯的唐朝,唐朝皇帝已经说了不算了,藩镇开始割据并威胁朝廷安危,还有宦官专权等特殊情况,使得唐朝并不是完全意义的大一统王朝。真正的大一统只是从公元621年到755年,755年之后的100多年,就是一种残存状态。

唐朝历史上的不消停根源究竟是在哪里呢?

第一个坏了规矩的人毫无疑问就是李世民,而给李世民机会的,显然就是李渊。唐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王朝,李渊虽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但并不是唐朝的实际建立者,实际建立者应该是李世民。毫不客气的说,唐朝的天下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开国皇帝和王朝建立者的分离,导致唐朝初年出现了皇帝和继承人间的冲突。

这种冲突,因为李世民的嫡次子身份变得格外突出。如果李世民是皇长子,李渊也不会有任何纠葛,李世民顺理成章变成储君。如果没有特别能干的隋炀帝杨广让隋朝灭亡,李渊也不会害怕李世民将来继位。要知道,李世民真的和他的表叔特别像,换作是别人是不是也应该害怕李世民毁了唐朝。

由于李世民在唐朝建立过程中特殊的地位,李渊也不想亏待自己的儿子,给了李世民除了储君位置以外所有能给的,这也为后来的玄武门之变,留下了一个引信,两子争储引起骨肉相残。李渊作为皇帝,应该明白天无二日,地无二主这个道理,选择李建成就要彻底封住李世民夺权的路,犹犹豫豫最后反而害了李建成。

李世民敢于挑战“规矩”,自然是有实力还有支持者的,但是很多唐朝的重臣是保持中立的,天子的家事,别人轻易不会掺和,掺和进去未必是好事。在这大背景下,李渊的作用是很明显的,只要他愿意,完全可以控制住李世民,但是他没有这样做,酿成大祸。

那么,为何又说唐朝后来一系列的不消停和李渊、李世民有关呢?这要从三个方面分析:

1.李渊没有打好底

李渊作为帝王,就应该有帝王的杀伐决断,该出手时,必须要稳准狠,对待亲生儿子也需要这样。李渊的纵容,给唐朝的不消停,给了一个坏头。李渊是唐朝初年皇族骨肉相残的真正罪魁祸首,他无心杀子,却最终导致诸子之死,他被动的成为唐朝内部纷乱的根源。

2.李世民破坏了规则

嫡长子继承制是皇权的一个重要规则,李世民破坏了规则,那么,他在成为皇帝后,他就要想办法重新建立规则。李世民的规则也不能脱离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几千年的规则,也是最符合皇帝利益的规则,挑战嫡长子继承制的人,反过来维护嫡长子继承制,这其实有点讽刺,但这是事实。由于这方面的短处,李世民是很难服众的。他的嫡次子李泰妄图夺嫡,引发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的储位之争,并险些演变为新的玄武门之变。这都是李世民挑战规则带来的后果。

3.唐朝皇族真的是没有礼法

唐朝在安史之乱平定前先后出现了弟夺兄嫡、子娶父妃、母夺子位、后害帝命、姑谋侄位、父纳子妇、儿篡父位,八个有悖正常伦理的事都出现在唐朝皇室,这在古代中国是非常罕见的,出现在大一统王朝,更难以见到。这其实也在说明,唐朝并没有建立真正的礼法。这个责任应该谁负?当然是李渊和李世民。

除了这些,最奇葩的是 唐肃宗李亨,似乎正常了点,但就是太重用宦官了,最后出现了宦官专权,在大臣结党营私和藩镇割据的影响下,唐朝逐步沦落,唐朝不在是唐朝,只是一个空有其表,徒有虚名的王朝。

唐虽盛,但唐却很乱,荒唐之说不无道理。

1 阅读:46

梦沉古道

简介:爱家、爱国、爱己、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