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装备600多挺的“稀罕武器”,各王牌军都能分到多少?

甲骨堂 2024-10-15 13:35:27

在抗日战争中,国军的外源武器在不同时期是大不相同的。以全面抗战爆发先后时的情况来说,国军外源武器主要来自于欧洲诸国;全面抗战初期,欧洲诸国武器逐渐减少,苏联武器逐渐增多,不过到抗战中期苏联武器来源也告枯竭;到抗战后期时,则主要依赖美援武器。

当然,在所谓的美援武器中,其实也包括了一部分英式武器;如加拿大造的轻机枪、冲锋枪和战防枪,在这里我们尤其提一下战防枪。

所谓的战防枪即为博伊斯战防枪,二战前后曾大量装备于英军部队,也曾提供给芬兰军队、苏军、美军作战。

不过这种13.9毫米口径的战防枪只能对轻型装甲车辆造成损伤,而且使用时还有诸多不便,因此随着二战“斗法”的提升,这种武器就不合时宜了。

但在装备驻印军时,因日军也没有太多重装甲部队,便将其支援过来,作为跟战防炮、火箭筒混合编组的战防类武器使用。

到1944年时,随着美械运量的增大,此类武器也输送到国内,开始装备云南的远征军,以及其他的一些主力部队。

按照国军在1944年统计的“美械”分配情况,除了驻印军和远征军外,其他国内部队及其他单位总计配备有612支战防枪。

以分配到战防枪的部队来说,总计有13个军,各军分别得到的战防枪装备量分别为:

第1军配备54支;第4军配备100支;第10军配备66支;第18军配备27支;第30军配备27支;第31军配备28支;

第37军配备50支;第46军配备54支;第62军配备16支;第74军配备54支;第75军配备27支;

第76军配备27支;第93军配备54支。

从上述这些部队的番号可见,大部分分得战防枪的作战军都是中央军部队,比如胡宗南的第1军、陈诚的第18军还有后起之秀王耀武的第74军等;此外则是桂系部队第31军和第46军,其得到美械分配主要是美军在广西有基地,有拉拢桂系及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因素。

此外第30军等部队,则是孙连仲的基干部队,也要适当照顾下;至于真正意义上的杂牌军,其实根本连这种武器的毛都摸不到了。

就装备的数量来看,显然是既混乱,又规整。

所谓混乱指的是各军装备的数量比较杂,所谓规整指的是其中部分军的装备量是有规律的。

装备数量比较杂的单位有:

第4军所配100支、第10军所配66支、第31军所配28支、第37军所配50支、第62军所配16支。

这里尤其比较扎眼的是第4军所配战防枪数达到了100支,为何会有这么多的配备?

众所周知,第4军是第九战区薛岳的基干部队,有比较好的配备倒也不难理解;而100支战防枪的配备则是因为该军集中成立了战防枪营,这恐怕也是整个国军当时编制中的独一份了。

除了第4军外,上述“比较杂”的单位分配战防枪,我们是看不出有何规律的。

至于其余各军所配的战防枪,显然就有规律了,即存在27支和54支两档。之所以是这两档,实际跟当时的编制有关。

按照国军编制,一个军为3师9团27营编制,如果配27支战防枪则每个营可得一支;如果配54支战防枪,则每个营可得两支,如此而已。

除了上述战列部队外,还有一部分战防枪另有分配。

其中第一战区单独分得了8支战防枪;中央军校亦分得8支;步兵学校分得4支;西南步兵分校和西北步兵分校,各分得2支;军训部分得1支;第25兵工厂分得1支;干训团分得2支。

这一部分的分配中,第一战区分得的8支战防枪,其实还是要支援给下属单位的。至于其他流向,显然主要是在院校机构中,以作培训之用;另外兵工厂也分得一支,显系研究之用。

总的来说,除了驻印军和远征军外,600多支战防枪的装备量,还是铺开到了相当大面积的单位中,并在1944年时就有实战记录。

不过在1944年的豫湘桂战役中,战防枪的使用似乎还不是很普遍。

以国军统计的长衡会战弹药损耗统计来说,第9战区损耗战防枪弹只有3222发,此数尚只有同期战车防御炮弹损耗数(15598发)的五分之一而已。

到了1945年时,战防枪在作战中的使用才更为频繁,甚至在正式的美械军编制中也有定编。

其在美械军中的配置标准是,每个步兵营配备2支,另外在团属战防炮连中配备4支,如此一个步兵团配战防枪10具;美械军为三师九团制,如此则全军按编制所配战防枪为90支。

不过在更大范围的实战中,国军部队很快便发现博伊斯战防枪本身使用不便,而且维护保养、伴随机动也很不便利,所以实战使用中的评价不算太好。尤其是当时国军也装备了美式火箭筒,其更愿意使用这种新式武器。

因此所谓的美械军战防枪编制并未落实下去,甚至国军后续也没有再继续接收更多的博伊斯战防枪。该枪大致的保有量为1000多支,基本就是原先发放给各部后,就维持原有编制继续使用即可。

0 阅读:18

甲骨堂

简介:谈人文历史,阅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