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朱元璋为何非要杀害刘伯温?历史给出真相,朱元璋是对的
世人皆知,朱元璋杀害刘伯温一事令后世议论纷纷。说到朱元璋与刘伯温,可谓是君臣知己,堪称千古一对。一个是出身贫寒的乞儿皇帝,一个是才高八斗的军师智囊。正是在刘伯温的辅佐下,朱元璋才能够从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最终成就帝业。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在大明王朝建立后的第八个年头,已经功成名就、告老还乡的刘伯温,却突然暴毙。更令人惊讶的是,朱元璋对这位开国功臣的死竟然显得格外冷漠。一时间,流言四起,有人说是朱元璋忌才猜忠,有人说是刘伯温野心太大。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对这位开国功臣痛下杀手?刘伯温又是否真的对朱元璋心存不轨?这其中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隐情?
一、乱世英雄,惜才若渴
元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这个时候的朱元璋,正带领着数千人马驻扎在滁州城外。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朱元璋在帐中久久不能入眠。
"大帅,"一个亲兵快步走进军帐,"城里来了个自称能掐会算的先生,说要见您。"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兵书,抬头问道:"现在都什么时辰了?"
"已经是三更天了。"
"让他进来吧。"朱元璋说完,又补充道,"让人准备些热汤。"
不一会儿,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文士被请进了军帐。他浑身湿透,却不见丝毫狼狈之态。
"在下姓管名仲,特来向大帅引荐一人。"
"哦?是何人才能让先生如此郑重?"朱元璋饶有兴致地问道。
"刘伯温,刘基。"管仲说出这个名字时,目光炯炯有神,"此人学富五车,通晓兵法,更善于谋略。若大帅得此人相助,定能成就大业。"
朱元璋闻言沉默片刻,随即说道:"先生远来辛苦,不如先歇息,明日再详谈。"
第二天一早,朱元璋便派出三名心腹,带着厚礼前往刘伯温家乡青田求贤。不料刘伯温推说身体抱恙,婉拒了朱元璋的邀请。
朱元璋并未气馁。一个月后,他又派人带着更加丰厚的礼物,再次登门拜访。这一次,刘伯温终于答应出山。
据说刘伯温到达滁州的那天,朱元璋亲自出城相迎。两人一见如故,在军帐中谈了整整一天一夜。
刘伯温为朱元璋分析了当时的局势:"陈友谅占据武昌,张士诚盘踞苏州,元廷虽败犹存。大帅若想成就大业,当先取陈友谅,再灭张士诚,最后北上抗元。"
朱元璋听后连连点头,当即拜刘伯温为军师。从此,朱元璋的势力开始迅速壮大。不到半年,便收服了安徽、江苏一带的诸多小股势力。
在刘伯温的建议下,朱元璋还在滁州设立了幕府,广纳贤才。李善长、陶凯、章溢等一批文臣武将相继投奔。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开创大明江山的重要功臣。
值得一提的是,刘伯温在为朱元璋出谋划策时,从不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每次议事,他都是最后一个发言,往往三言两语就能切中要害。这种谦逊的态度,让朱元璋对他更加敬重。
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将领们都建议立即进攻陈友谅。只有刘伯温提出不同意见:"现在我军虽有万余人马,但尚未形成合力。不如暂缓进攻,先整顿军纪,练兵备战。"
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刘伯温辅佐朱元璋最为出彩的战役,要数1363年的鄱阳湖之战。这场水陆大战之前,朱元璋的处境十分不利。陈友谅率领八十万大军顺江而下,船只首尾相连达数十里,气势汹汹。
"大帅,陈友谅的水师战船比我军多出三倍有余,若是正面对战,恐怕难以取胜。"一名将领在军帐中忧心忡忡地说道。
刘伯温闻言从怀中掏出一份地图,指着鄱阳湖的水道说:"大帅请看,眼下正值深秋,鄱阳湖水位开始下降。陈友谅的大船虽多,但在浅水区域反而会成为累赘。"
朱元璋听后,立即命令水师将士们开始打造一批吃水较浅的战船。与此同时,刘伯温还建议朱元璋在湖中暗设栅栏,限制敌军大船的活动范围。
战斗打响的那天,朱元璋按照刘伯温的计策,先是佯装不敌,将陈友谅的船队引入预先设置的伏击圈。随后,一支轻型战船队突然杀出,趁着大雾天气,对陈友谅的旗舰发起猛攻。
陈友谅中箭身亡,其大军顿时群龙无首。朱元璋趁势发动总攻,一战而定江南。这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让刘伯温的军事才能名声大噪。
不过,刘伯温的才能远不止于此。在朱元璋称帝之前,他就开始为大明王朝的建立做准备。当时,元朝在各地仍有残余势力,如何稳步推进统一大业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与其贪图一时之快,不如徐徐图之。"刘伯温向朱元璋提出了"稳扎稳打"的战略方针,"我们可以先在江南地区建立稳固的根基,然后再分批派兵,逐步收复各地。"
朱元璋采纳了这个建议。他先是派徐达、常遇春等将领分头出击,收服了浙江、福建等地。接着又命李文忠率军北上,攻克了山东、河南等地。最后才集中兵力,一举攻占大都,彻底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在军事上建功立业的同时,刘伯温也在为新朝的政权建设出谋划策。他主持制定了《大明律》,建立了完整的法律体系。在他的建议下,朱元璋还设立了六部制度,确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框架。
令人称奇的是,刘伯温似乎对未来朝廷可能出现的问题早有预见。在一次议事时,他提出要严格控制宦官的权力,并建议设立都察院,专门负责监察百官。这些建议都被朱元璋采纳,为大明王朝的初期稳定打下了基础。
然而,刘伯温的这种未雨绸缪之能,也让朱元璋渐渐产生了顾虑。一次,在讨论朝廷制度时,刘伯温竟然对太子朱标的教育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这让朱元璋意识到,这位谋臣的触角已经伸到了皇室内部...
三、权力博弈,暗流涌动
洪武五年的一天,御医从太子朱标的寝宫匆匆而出,直奔养心殿向朱元璋禀报:"太子殿下又犯旧疾了。"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
朱标体弱多病的消息很快传到了朝臣耳中。一时间,朝堂上暗流涌动。有人开始打探其他皇子的动向,也有人刻意接近太子府的官员。
这一切都被刘伯温看在眼里。一日早朝,他主动向朱元璋提出:"太子殿下德才兼备,只是身子欠安。不如从翰林院选几位学问精深的官员,专门辅导太子读书,以免劳神费力。"
这个提议看似为太子着想,实则暗含玄机。若是这个提议被采纳,那些被选中的翰林官员势必会与太子府走得更近,逐渐形成一个以刘伯温为首的党派。
朱元璋没有当即表态,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此事容后再议。"
就在这时,朝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势力。兵部尚书郭英开始频繁拜访其他皇子,尤其是燕王朱棣。一些眼尖的官员发现,郭英的幕僚中,竟有不少是当年追随刘伯温的旧部。
一日,刘伯温在府中设宴,请来了几位关系密切的官员。席间,有人提到朝廷近来的人事变动,说道:"听说陛下有意提拔几位年轻官员入阁,不知军师以为如何?"
刘伯温端起酒杯,不紧不慢地说:"天下事,有舍有得。老臣们该退的时候,自然要退。"
这番话传到朱元璋耳中,却引起了他的警觉。这位老臣说的"退",到底是真心退让,还是另有所图?
不久后,朱元璋召开御前会议,商议西北用兵之事。刘伯温一反常态,竟然主动建议由燕王朱棣统领大军。这一提议立即引起了朝臣们的热议。
有人说,刘伯温是在为燕王助势;也有人说,这是在试探朱元璋的态度。但最令朱元璋在意的是,刘伯温似乎在有意识地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势力。
这种局面,让朱元璋想起了当年汉高祖刘邦的一段往事。当初刘邦建立汉朝后,功臣们纷纷结党营私,以至于后来不得不采取雷霆手段,才平息了这场风波。
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此时的朝堂上,已经隐隐出现了三股势力:一是以刘伯温为首的老臣集团,二是以郭英为代表的新贵势力,三是各个皇子的支持者们。
这种局面,对一个新建立的王朝来说,无疑是极其危险的。尤其是当太子身体欠佳,朝中又有能人野心勃勃之时...
四、未雨绸缪,先发制人
洪武六年冬,朱元璋下了一道看似平常的圣旨,命刘伯温回乡养老。这道圣旨来得突然,以至于朝中大臣都感到意外。要知道,刘伯温此时才六十岁,精神矍铄,政务能力丝毫未减。
刘伯温接旨时只说了一句:"臣遵旨。"三日后便带着家眷启程返回故乡。临行前,不少老友前来送行,有人问他为何不争取留任,刘伯温只是笑而不答。
然而,即便是在家乡,刘伯温仍然没有闲着。他时常写些奏折,托人带到京城递交给朱元璋。这些奏折内容广泛,从边防军事到民生政策,无所不包。
一次,宰相胡惟庸进宫面圣,向朱元璋汇报说:"刘伯温虽然告老还乡,但他在朝中的影响力似乎并未减弱。许多官员还在暗中向他请教政务。"
朱元璋听后沉默片刻,对胡惟庸说:"你去青田一趟,带些御医和药材,就说是朕派你去看望老臣。"
胡惟庸带着御医来到青田时,刘伯温正在家中读书。见到胡惟庸,刘伯温显得十分客气,还特意设宴款待。席间,御医按例为刘伯温诊脉开方。
服用御医开的药后不久,刘伯温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他立即派人入京面见朱元璋,说明服药后的异常情况。朱元璋闻讯后只说了一句:"好生调养便是。"
这时候,刘伯温终于明白了朱元璋的决心。他开始谢绝一切来访者,也不再写奏折。整日待在家中,与家人话别。
洪武八年四月十六日,刘伯温在家中去世。消息传到京城,朱元璋只是淡淡地说:"赐祭一场。"
刘伯温死后不久,朱元璋开始了大规模的肃清行动。首先是胡惟庸案,牵连三万余人。接着又查办了蓝玉案,处决了一批军中将领。
有意思的是,在这些大案中,都能找到与刘伯温有关的蛛丝马迹。胡惟庸案中的几个重要人物,都曾是刘伯温的门生。而蓝玉麾下的一些将领,也都与刘伯温有过往来。
更让人深思的是,这些案件的主角们都与太子朱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或是太子的老师,或是太子府的幕僚。若是让这些人继续存在,等到太子即位,后果不堪设想...
五、历史给出的答案
建文帝即位后的第三个年头,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戏在应天府上演。燕王朱棣以"靖难"为名,发动了这场注定要改变历史走向的兵变。
朝廷重臣纷纷站队,有人投向燕王,有人死守建文。这一幕,恰恰印证了当年朱元璋的远见。若是刘伯温等人还在朝中,以他们的智谋和影响力,这场"靖难"之役的结果或许会更加扑朔迷离。
靖难之役中,一个细节格外耐人寻味。朱棣起兵之初,曾派人前往青田寻找刘伯温的后人。据说,朱棣想请刘伯温的儿子出山辅佐。这个举动背后的意味耐人寻味:即便是反对者,也承认刘伯温家族的能力。
再看历史上的张良,在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主动请求告老还乡。临走前,他还向刘邦推荐了几位贤才。这种急流勇退的做法,让他既保全了自己,又为汉朝储备了人才。
反观刘伯温,即便被朱元璋强制致仕,仍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影响朝政。他在家乡培养的门生,遍布朝廷各个部门。这些人虽然各自为官,但都与刘伯温保持着密切联系。
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刘伯温在青田期间,曾多次接待来自民间的访客。这些人中,不乏一些落第举子和在野文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进入了太子府,成为太子的幕僚。
朱元璋对此显然早有察觉。在他的谋划中,刘伯温的去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胡惟庸案、蓝玉案,都是在为太子清理政治环境。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朱元璋殚精竭虑为太子铺平道路,太子却在他之前离世。继位的建文帝面对燕王的挑战,表现出了令人意外的软弱。
这一切似乎都在印证朱元璋的判断:一个强势的谋臣,对于软弱的君主来说,往往不是臂助而是负担。刘伯温若是还在,以他的能力和影响力,建文帝未必能够驾驭。
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为永乐皇帝。他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审视朝廷大臣的任用制度。一些原本被朱元璋边缘化的官员家族重新受到重用,而刘伯温的后人则始终未能重返朝堂中枢。
History, in its own way, had validated Zhu Yuanzhang's d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