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方略的核心是按照军事筹略的要求,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以增强战场作战效能优势,并从政治目的、政治手段、经济手段等层次对战争进行约束和限制。主要包括强大自身、分化敌人、扩大盟友和适宜战法四方面内容。孙武遵循“造势制胜”筹略思想,提出了“全争”的军政方略,以“伐谋”强大自身、分化敌人,以“伐交”扩大盟友,以“伐兵”对敌国实施积极进攻,从而增强战场作战效能优势。毛泽东遵循“政治制胜”筹略思想,提出了“人民战争”的军政方略,通过发挥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坚持民众为本,实施军民合战,从而增强战场作战效能态势。
二战以来,美国为了塑造和维护“撇笑”型全球产业布局,遵循西方传统“实力制胜”的筹略思想,不断发展政治经济科技以增强国家硬实力,建立北约等国际组织以扩大盟友,发动和平演变、颜色革命、经济制裁以分化弱化对手,实施快速决定性作战,从而增强战场作战效能优势。美国人将这一套策略称为“巧实力”,俄罗斯将之称为混合战争。
当今世界正处于纵横牵制的大变局时代,美国为了继续维护其世界霸权地位,正在加快推进大国竞争战略,加大对竞争对手的制衡力度,使本就危机四伏的世界局势变得更加不确定和不安全。世界似乎正日益走向战争冲突的不归之路。
笔者认为,面对强国的咄咄逼人,我们应按照“节势制胜”筹略的要求,继承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确立“新人民战争”军政方略。
所谓“新人民战争”就是: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发扬人民战争优秀传统,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治理优势,联合和壮大世界反对霸权的力量,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建设军民融合、平战一体的强大军队,实施坚强有力的常慑快战行动,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积极防卫战争。
之所以在大变局时代要继承毛泽东在战争年代创立的人民战争思想,本质上是因为两个时代的军事斗争都是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正义行动。革命年代的人民战争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是因应全世界各民族国家追求民族独立、反对阶级压迫大浪潮的正义战争。新时代的反制衡战争是因应和平与发展大潮流,超级控制战争,反对霸权主义的正义活动。顺应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和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正义性是传统人民战争和新时代反霸权战争的最大相同点。正义的事业都将得道多助,都将获得最终胜利。人民的事业必然得到人民的最广泛支持;人民的事业需要最广大人民来参与。因此,同革命年代的人民战争一样,新时代的反霸权主义的战争必然也是人民战争。
然而,时代毕竟不同了,两类人民战争必然存在很大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政治目的和影响因素不同。战争的正义性是人民战争的最根本特征。但由于革命年代和新时代有着不同的战争对象,导致二者在政治目的上具有较大差别。革命年代的人民战争,区分为民众解放战争(包括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两类,民众解放战争的政治目的是反对国内的阶级压迫,是国内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之间为了夺取政权的斗争。战争活动主要受到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抗日战争是在世界各民族追求国家独立和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汹涌大潮流下,中国人民为了自身民族独立,抵御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进行的抗争。
战争除了具有实现国家独立的政治目的外,还具有反抗法西斯侵略的政治目的,既受到中国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国际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新时代人民战争的政治目的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发展权益,反对霸权主义欺凌,抵御强敌分化弱化。因此,战争既受到国内诸多因素的影响,更受到国际政治经济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是力量对比和战争样式不同。革命年代的人民战争,敌我力量对比,我处于绝对劣势,因此必须在战略上采取“将敌人放进来打”的积极防御战争样式。通过积极防御不断积聚力量,最终战胜敌人。新时代的人民战争,面对国内完善的经济民生基础设施和美好的社会生活,民众很难接受将敌人放进来打的战争样式。加上双方都拥有核武器,国家执政当局可以用核武器进行慑止,绝不会允许强敌全面侵入国土和肆意破坏的情况出现。同时,敌我常规军的实力大体相当,我基本上可以在国门之外与敌进行战争行为。因此,新时代的人民战争将是总体上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自主防卫战争。
三是斗争重点和战争进程不同。革命年代的人民战争,是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领域斗争长期并行的过程,即多领域斗争长期并行,并在长期的斗争中逐步实现双方军事力量的翻转,最终赢得胜利。新时代的人民战争,不可能再出现与敌进行多领域长期并争的状态,而可能有两种进程。一种是双方先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进行长期的斗争,最后才是双方不得不面对面地在军事领域进行摊牌式的决战——进行对称性信息化战争,即政治经济斗争先行、信息化战争垫后。另一种是如俄乌战争那样,强敌在我周边支持代理人与我进行战争,其自身在国际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诸多领域对我进行围堵,将我长期拖在周边战事之中,从而逐步削弱和整体阻碍我民族复兴之路。
——摘录自《变局·谋节——新制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