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顺年间,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怀庆府有户人家姓王,男主人名叫王仁忠,以贩卖山货为生。王仁忠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王大山,二儿子叫王小山,两个儿子相差四岁。王大山是老大,却没有老大的样子,好吃懒做,奸懒馋滑。说起来,王大山成为这个样子,王仁忠要负很大的责任,当时王仁忠忙于生意,对大儿子管教极少,母亲马氏对大儿子娇惯得很。
后来,王仁忠生意稳定下来,对二儿子王小山管教多起来,可大儿子王大山却不服管了,所以导致了王小山比王大山懂事的结果。看着王大山快到了结婚的年龄,王仁忠开始忙活起来,他托当地有名的媒婆给王大山说亲,希望王大山成亲以后,在妻子的管束下有所改变。
媒婆最后把张家的姑娘张氏说给了王大山,结婚后,王仁忠心想这下可好了,有人管着王大山,当父亲的可以轻松了。可让王仁忠大跌眼镜的是,张氏的表现和媒婆所说的大相径庭,好逸恶劳,比起王大山来有过之而无不及。王仁忠老两口为此经常唉声叹气,可暂时没有太好的办法。随着时间的流逝,王仁忠年龄渐长,逐渐有些力不从心。王大山夫妻虽然懒,却还是自己的大儿子大儿媳,王仁忠逐渐把家事和生意交给大儿子掌管,并且有心教导。
王大山夫妻俩挺高兴,手里钱多了,可以买更多好吃的好玩的。知子莫如父,王大山知道大儿子的性格,在让儿子管事的同时,还加了一个“紧箍咒”。他对王大山和张氏说:“我可以慢慢地把家里的事情交给你们管理,可是如果你弟弟以后找了一个精明强干的媳妇,做得比你们要好,我就让你弟弟和弟媳管事。”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给二儿子王小山说亲的时候了。王仁忠另外找了一个媒婆,让她找一个懂事孝顺、勤劳能干、精打细算的儿媳妇,事成之后多给银子。为了多赚钱,媒婆这次用心去寻找,还真找到一位很合适的姑娘,那就是吴员外家的姑娘吴氏。吴员外是做皮货生意的,也很看重诚信,生意一直不错。
吴员外只有这一个姑娘,一直十分宠爱,却并不娇惯,让妻子教会女儿针织女红,炒菜做饭。在吴氏小的时候,吴员外还专门给他请过老师,再加上吴氏天生聪明,心灵手巧,模样俊俏,来提亲的人也不少,不过吴员外都没有看上。
听媒婆把吴氏夸得快要上天了,王仁忠心动了。不过,因为有了上一次大儿媳张氏的教训,这次王仁忠准备亲自调查一番,于是以做生意的名义,专门登门拜访,发现吴氏果然勤劳能干,于是去吴员外家下了聘礼,定下婚期。等回了家,王仁忠开始给二儿子王小山布置新房。
听说未过门的弟妹很贤淑,王大山夫妻俩可慌了神。他们心里清楚,一旦吴氏过了门,王仁忠很有可能会让吴氏管钱,到时候他们俩再想好吃懒做就不可能了。这天,张氏有事回了一趟娘家,在娘家意外碰上了姑姑家的表哥孙得水。闲聊之中,张氏得知,孙得水竟然也是吴氏沾了一点亲戚的表哥,而且孙得水一直喜欢吴氏,想娶吴氏回家。只不过,孙得水这个人不务正业,吴员外根本没看上他。
张氏心里忽然有了主意,她对孙得水说:“表哥,您真是个令人感动的痴心郎!我倒是有个主意,让吴氏嫁过去之后会后悔。等到王家退了婚,别人都不愿意要吴氏了,到时候您再过来提亲,表达您的心意,吴员外和吴氏内心感激,岂不是很容易就嫁给您?”
孙得水听说后,急忙请教张氏是什么主意,张氏悄悄地说出来,孙得水点头同意。回到家后,张氏把自己的打算和丈夫王大山说了。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可是张氏恰好相反,而王大山也是个糊涂虫,为了今后能够继续偷懒,竟然不顾兄弟亲情,同意了张氏的想法,还大大夸赞了媳妇。
次日,孙得水装作干活的工匠。王大山也装作很热情的样子,把孙得水介绍给王仁忠,于是孙得水便加入了给王小山干活的队伍中。“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孙得水买通了木匠。
次日,木匠在房梁上忙活,他在房梁最隐蔽的地方钻了三个洞,然后用眼神示意孙得水。孙得水趁人不备,暗中把三根筷子递给了木匠,木匠把筷子插在了洞中。这个位置十分隐蔽,在屋子里的任何角落都看不到,除非爬上房梁,或者掀开屋顶从上面看,才有可能看到。
吴氏嫁过来以后,果然精明能干,不论是操持家务,还是孝顺公婆都没得说。王仁忠老两口得了这么一个宝贝儿媳妇,脸上天天都是笑容,可是这笑容才持续了几天就出事了。这天王小山骑着家里的小毛驴外出,路上,一向温顺的小毛驴不知道为何突然受惊,又跳又蹦,把王小山颠了下来,伤到了大腿,在家里躺了半个多月。
王小山腿伤刚好没几天,又出事了,那天他准备去找父亲商量事,王小山路过积水的时候,不小心跌了一跤,把右手压骨折了。此后,王大山两口子在父母面前轮流说坏话,说王小山倒霉与吴氏嫁过来有关。不过,吴氏没有犯下七出之罪,王仁忠没有正当的理由退婚,况且吴员外也是大户人家。
吴氏察觉到公婆的变化,而且张氏在谈论这件事的时候,有意提高嗓门,吴氏又气又羞,准备回娘家。王小山和父母摆明了态度,不能退婚。不过,等王小山伤好之后,吴氏还是回了一次娘家。
王大山和张氏很不甘心,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张氏回家和表哥又密谋了一个坏主意。有天晚上,王大山过来叫王小山,拉着弟弟一直走到了后门,对弟弟说着吴氏和表哥有问题。王小山听后很生气,正在这是,他们听到后门有人敲了三下门。
王大山抢先一步,猛然打开门。门口一个黑影,刚叫了一句:“表妹,是你吗?”却发现对面是王大山,猛然丢下一个布包,转头就跑。
王大山伸手去抓却抓了个空,王小山跑过来以后,发现黑影已经跑远了。弟兄俩看了看地上的包袱,王大山捡了起来,发现里面是一个金簪子,还有一封信,于是递给了弟弟。
信上写的字不多,却很大,借着月光,王小山看到信上写着几个字:“吴家表妹,前日老家相会,至今难忘。上次赠送银簪,这次赠送金簪,正好一对,聊表心意。”
王小山拿着信和金簪子,面色阴沉地回了房间,在衣箱里找到一个小包,打开一看,正好是个银簪子。王小山当然不知道,这个小包是嫂子张氏留下来的!
王小山问吴氏怎么回事,吴氏奇怪地接过信,看过之后便知道有人冤枉自己,可是丈夫根本不相信自己,百口难辩,伤心地哭泣。她收拾东西准备要走,可是外面天已经黑了,吴氏心里毕竟有些害怕。她恳求王小山到天明再走。王小山不屑地说:“随便你!”当晚,王小山和吴氏一个在床头,一个在床尾,都是和衣而卧。
次日天快亮的时候,外面忽然刮起一阵邪风,“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后来竟然起了旋风,裹挟着一根木桩飞到王小山房间的上空,木桩从上空直直地落下,正砸在王小山的房顶,砸出一个大洞。
就在木桩落下的一刹那,吴氏忽然间起身,扑到王小山的身上。原来,吴氏哭了一整夜。当看到木桩落下时,吴氏不顾危险,扑向王小山想保护他。幸好,木桩落到了床边,没有砸伤人。王小山愣住了。
王小山心想:“我糊涂啊,在生死攸关的情况下,妻子竟然先想着救我,我还怀疑她?”他有点不好意思,对吴氏说:“你,别走了,是我不好。”吴氏只是转身流泪,没有理睬王小山。此时,家里人听到动静后,都纷纷赶过来,发现这一幕都感到很惊讶。
这块木桩的确有些邪乎,王小山找来梯子,他要爬上去看看屋顶。王大山和张氏急忙阻止,可是王小山坚持要上去。等王小山爬上房顶,顺着洞口往下瞧,从这个角度,竟然正好看见了房梁上插了三根筷子!
王小山心中一惊,知道是有人在捣鬼,他偷眼观瞧哥哥嫂嫂,发现他们的表情很不自然,再联想到哥哥前几天说的吴氏表哥的事情,心里明白了八九分,这肯定是表哥在使坏,自己的哥嫂也有关系!不过,他并没有点破,接下来该让人整修,在整修之前,他从屋里顺着梯子爬上房梁,偷偷地拔下三根筷子,找个没人的地方烧了。
王大山和张氏一直坐立不安,生怕王小山找他们的事,两口子找了借口去张氏娘家,要去找表哥时,却得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表哥孙得水前两天刚刚意外坠崖身亡!王大山和张氏面面相觑,谁也没有说话。
后来,他们又打听木匠的消息,得知木匠也得病身亡!王大山和张氏吓坏了,再回家的时候,两个人沉默了许多,平时就躲在屋里不敢出去,生怕出了什么意外。后来,心事重重的王大山和张氏生了一场大病,卧床不起,一病就是一个多月!
由于王大山夫妻俩生病,王仁忠让王小山和吴氏两口子管理家事,没想到小两口把家中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如此,王小山和吴氏还不计前嫌,一直照顾哥嫂,让哥嫂十分羞愧。
等哥嫂病好之后,再也不提要掌管家事的要求了,一来他们心中有愧,二来他们确实不如弟弟和弟媳做得好。再加上王小山有意无意地对他们说:“人做了亏心事不要怕,只要以后多行善事,勤劳能干,是可以弥补过来的。”
有孙得水和木匠的前车之鉴,王大山两口子从此再不敢想损招了,王仁忠看到王大山两口子是真心转变了,心里也十分高兴。等到王仁忠年纪很大的时候,王仁忠请来两个儿子的舅舅主持分家,过程很公平,两兄弟也不吵不闹,反倒是互相谦让,并且轮流赡养王仁忠老两口。
鲁班书里面古怪法术还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