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真实的赵贞吉:被高分剧《大明王朝》误解的四川学者

和运超 2019-05-18 19:58:45

《大明王朝1566》一直是国内得分最高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由刘和平编剧,陈宝国、倪大红、王庆祥、黄忠志、王劲松等一众戏骨精彩发挥,很大程度上把嘉靖时期的许多真实人物的事迹演绎地栩栩如生,很有观赏性和回味性。影视作品是艺术创造,难免就有虚构夸张,全剧最不真实的一个历史人物应该就是被认为是徐阶弟子的赵贞吉了,剧中两次成为海瑞的上司,成为阻碍海瑞的对抗角色,令观众觉得很不舒服,甚至让人生厌。

历史上真实的赵贞吉完全不是剧中的形象,实际是一个有功于社稷的正直大臣和学者。他的墓地于2008年在四川内江市发现,十分简朴,没有发现随葬品,似乎曾经被盗掘。内江城区沱江之滨,拥有一个四川目前最大的休闲广场——大洲广场,正以赵贞吉号大洲而命名,表达对这位明代西蜀四大家之一纪念景仰之情。

大明王朝中赵贞吉的剧照

一、继承阳明心学思想的纯正学者

赵贞吉字孟静,号大洲,明代四川内江桐梓坝(当时是属于资州的内江县,今四川内江市东兴区)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幼年与弟弟赵蒙吉随父亲赵勣刻苦读书,十五岁接触王阳明的《传习录》,惊为天书,还想去浙江拜王阳明为师,被父母严厉阻止。原因史料不详,年少离家万里迢迢去浙江固然可能是人之常情,但从历史背景分析,赵贞吉十五六岁时正是嘉靖初年,世宗朱厚熜为了巩固地位,一再表明尊崇程朱理学为正统儒家学说,王阳明被闲置在家五六年,上下对阳明心学的争议批评天下皆知,可能因此赵贞吉家人不许他去学习阳明心学才是真正原因。

赵贞吉没有放弃,为此在家乡般若寺静修(位于内江市东兴区三溪乡松柏寨,初建于唐朝代宗年间,扩建于宋代,以典藏全国史上仅有的三部《般若经》之一而闻名),继续以王阳明的格物和静心方法领悟,号洞巾道人,把王阳明三教合一的理念融会贯通。

这时,辅佐朱厚熜继位的首辅杨廷和因为议礼失败而遭到罢免,回到四川新都老家。赵贞吉十分感触,前去新都拜会,杨廷和鼓励赵贞吉科举出仕。嘉靖七年(1528),二十岁的赵贞吉中四川乡试第四,再去拜会杨廷和,受到称赞也鼓励他:“将为社稷器,吾儿慎(指杨慎)弗逮也。”杨慎是武宗正德六年的状元,但嘉靖三年因左顺门谏言被廷杖贬去云南,杨廷和因此有遗憾之感,寄希望于赵贞吉这样的同乡后辈。

巴蜀书社出版的赵贞吉诗文集

次年,王阳明、杨廷和先后过世,赵贞吉感到精神空虚。杨廷和曾经辅佐帝王的名臣被放逐,王阳明功业学识堪称顶尖,到头来被朝野上下批评和非议。赵贞吉再次选择苦读,继续在寺庙静修,“不栉沐解衣者数年”(见阳明后学胡直所写的《少保赵文肃公传》)

到嘉靖十四年(1535),在父亲赵勣的压力下,再次参加殿试终于考中进士。都察院左都御史王廷相称赞他的对策可与汉朝贾谊媲美:“虽《治安策》弗能绝也。”王廷相是标准的儒家文士(嘉靖前七子之一),虽然赵贞吉倾向阳明学,但在仕途渴望积极有为。在策对文章中,就当时弊端提出系统见解,涉及边疆安危、财政收入、农民负担、整顿吏治等方面,并提出于进行调整措施的思路。

赵贞吉因此留在翰林院任编修。朱厚熜在位前十来年还有点奋发有为,关心百姓的举动,包括整顿各种繁琐的礼仪事务。到嘉靖中期就开始推崇江湖术士,开始访仙求道。赵贞吉毫不避讳,大胆进谏《乞求真儒疏》,希望多多启用真正有用的文士儒将,劝谏皇帝多干正经事。惹恼朱厚熜,派他以副使身份随隆平侯张伟出使边塞,安抚西北军民。

赵贞吉虽然是一介文臣,在明朝中期军事开始衰弱之际,却屡屡提醒君臣重视边防,并数次参与边疆事务,建立功勋,这也是继承王阳明文武并重、知行合一思想的具体表现,与当时只钻研八股文章的腐儒是完全不同的。

到隆庆元年(1567),明穆宗刚继位,赵贞吉就上《三几九弊三势疏》,向新皇帝提出需要注意的三种几微之事(三几)、必须去除的九种弊端(九弊)和需要改弦易辙的三大要害(三势)。明末大家陈子龙在编撰《皇明经世文编》时收录此疏,并评价:“公此一疏,不但事理明畅,文笔亦复高劲,不减贾太傅诸篇。”也将赵贞吉同贾谊相提并论。

赵贞吉论述朝廷事务往往直陈利害,议论深刻,主张具有可操作性,可惜从未得到皇帝足够重视。穆宗继位已经人到中年,虽然调整了嘉靖一些弊端,但也没有真正振作的心态。赵贞吉在朝一日从不敷衍蒙混,位列阁臣虽然只有一两年,他陆续上奏《议边事疏》、《论营制疏》、《练驭议》、《调兑议》等等措施方案,希望通过营制、马政、军制等方面,可以一改明朝中期边防废弛、兵力疲弱的情况,可因为赵贞吉个性刚直,他的改革主张并没有得到实施的机会。

大明王朝中世宗嘉靖帝的剧照

过去如李贽、顾炎武、黄宗羲等都认为赵贞吉属于王学传承的泰州学派,但今天已经有不少研究者表示怀疑。赵贞吉更像是王阳明思想的纯正的继承者和践行者,出仕的时候积极进取,勇于任事,于国于民有益的事情,坚持到底,百折不回,这是儒家本色。但受挫去职的时候,就轻松解脱,一方面修学修禅,悠游山林,一方面坚持讲学为社会培养人才。

当然人与人肯定有差异,不可能完全一致。王阳明本人经历是由道入儒,如阳明称号和养病方面都尊道法。但赵贞吉的生平却是援佛入儒,少年时在佛寺读书,入仕以来同严嵩几番对抗,几番压制。赵贞吉个性极强,但内心却很佛系。后经历父母之丧,弟弟、儿子死(赵贞吉次子据说意外溺死在沱江,名字没有记载,但称已经能写诗作文,至少是十来岁的少年),赵贞吉的内心向佛的一面更加显著。

今天流传下来的赵贞吉文集中,他在经筵讲章等系列著作,对儒家传统概念如仁、中、心、性等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充分体现赵贞吉在心学发展方面融合佛学的成果,赵贞吉是阳明心学在四川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有成就的学者。左东岭先生在《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中分析赵贞吉:“为何赵大洲要用禅来补儒:一是出于现实境遇的险恶,必须以禅之境界超越之,方可不灰进取之念,二是由于士人更加关注自我的人生价值,在其人生进取的同时,为其自我安排一条人生退路,以便在遭受人生挫折时不至于手忙脚乱而不知所措。”

赵贞吉曾在《祭古圣贤文》中提出自己的理想:“身居臣子之地,每怀经世之忧,心慕道德之途,时发出世之愿。”这是一种互补的哲学,而不是简单的“向左走向右走”的选择题。出世与经世都是对人的修行和考验,也是同时体现人生在世的价值和应对能力的舞台。明代中后期的士人在仕途和私人生活都难见“本色”,往往充满“表演”和“矫情”倾向,经常有人把文士和戏子相提并论,可见陈宝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中的相关论述。

原本王阳明的心学就是趋向还原儒家本色,赵贞吉的心态互补正是一种两方面都求真务实的观念,不论仕途还是生活都真诚踏实,也就是王阳明讲的“致良知”。因此晚年去职在家,他还希望撰写《经世通》和《出世通》两篇著作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但可惜没有完成。

大明王朝中赵贞吉的剧照

另一方面赵贞吉的文学成就,在当时就享有盛名,与杨升庵(杨慎)、任少海(任翰)、熊南沙(熊过),并称“蜀中四大家”。除了涉及议论的奏疏文章,其他文学性作品也都有特色,雄快豪迈,气韵不俗,像《洗心亭记》、《求放心斋铭》、《克己箴》、《掌石赋》等都很受好评。诗歌方面大约有五百余首,学陶潜和李白的往往比较恬淡,学白居易和苏轼的以直抒性情,挥洒胸臆为主,也有个性,也有奇巧。明末清初的大诗人钱谦益评价说:“公为诗骏发,突兀自放,一洗台阁婵媛铺陈之习。其文章尤为雄快,殆千古豪杰之士,读之犹想见眉宇。” (见《列朝诗集小传·赵宫保贞吉》)

二、赵贞吉一生与严嵩对立

嘉靖中期开始,严嵩父子揽事将近二十年,赵贞吉从来都与之势不两立,严嵩多次打击赵贞吉,矛盾冲突丝毫不亚于杨继盛、海瑞。

嘉靖二十九年(1550),塞外俺答进兵大同,威胁京师,阁臣严嵩、徐阶和大多同僚普遍害怕作战,倾向言和。朱厚熜召百官廷议半天,没有一个人进言,只有赵贞吉挺身而出力排主和,而且拿皇帝从前经常念叨的儒家学说微言大义说事:“城下之盟,《春秋》耻之。且既许贡,则必入城要索不已,即内外夹攻,胡以御之?”他不光讲大道理,而且提出具体几条应变措施,当然后来被严嵩破坏和打击没能实现。但朱厚熜当时精神一振,毕竟不再议和,避免议和后可能导致的“岁遣重使,输以岁币,而终不能塞虏人无厌之求,以召戎启衅”(见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赵贞吉顶着巨大压力风险的抗争,完全不计个人安危得失,功在社稷,朱厚熜表示嘉奖,命他为监察御史去边关巡查,并宣告旨意。

大明王朝中严嵩的剧照

赵贞吉个性很强,对身为阁臣首辅的严嵩无所作为很不满,压住火气希望下来找严嵩申辩,到西苑值班房却遭遇闭门羹,朝看门的撒气。凑巧赵文华(刑部主事,嘉靖八年进士,认严嵩为义父)前来,赵贞吉连他一块痛斥。赵文华见了严嵩,自然大讲赵贞吉坏话。

严嵩在安排边军备战时,故意不给赵贞吉督战职权,也不派一兵一卒护送。赵贞吉作为安抚大臣,携带一批下拨款项,没有人保护显然非常危险,当时只有他的三弟赵颐吉跟着。到了大同府,赵贞吉拜会总兵仇鸾,接到严嵩私下叮嘱,仇鸾对赵贞吉爱答不理。因为赵贞吉之前向皇帝、阁臣建言表彰前大同总兵周尚文,以此激励将士,对仇鸾带领边兵树立自己威信颇为不利,所以也对赵贞吉不满。赵贞吉唯有单独前往军营,宣谕犒士,表达共同生死的决心。将士对赵贞吉孤身犯险,共同进退很感动。

回到大同城中,赵贞吉又上书请求督战之权,仇鸾害怕他指手画脚,使人为赵贞吉誊疏,故意拖延。京师那边世宗朱厚熜关注局势变化,严嵩趁机弹劾赵贞吉书生空谈大志,其实到边关以后毫无章法。以此激怒皇帝,称赵贞吉“漫无区画”,将其召回廷杖四十(《明世宗实录》记为杖五十,《明史》记载为杖九十),贬去广西庆远荔波典史。该地今属于贵州黔南自治州南部,与广西毗邻。庆元府所辖多土司,也是明代南方市马的地方。

赵贞吉携家人从北京一路赴广西,途中从永州进入广西时病了两个月,幸好得到广西督学王宗沐照顾休养(任广西按察佥事兼督学政,与嘉靖七子王世贞、李攀龙等相交甚好)。在荔波待了两年左右,赵贞吉被迁到南京担任闲职。到嘉靖三十八年(1559)父亲赵勣病故,赵贞吉卸职返回四川。

到嘉靖四十年(1561年),赵贞吉改任户部右侍郎,严嵩本想打压他十年,可以提拔一下让其感恩戴德,想派赵贞吉到蓟州掌督运粮草。赵贞吉却不买账,回复此事原有人司职,徒增一职无益于事,婉言拒绝。严嵩大怒,再次把赵贞吉夺官去职。

赵贞吉就在家乡内江继续讲学,在桂湖街聚众讲学,修建玉屏书院(之前修建狮山山房),从者甚众。另外遍游巴蜀各名胜寺庙,撰写诗文,题诗刻石。

影视剧中五四运动剧照:涉及赵家楼就是赵贞吉的旧宅

明穆宗继位后,赵贞吉才回到北京为皇帝讲学,新首辅李春芳对他也很赏识,推荐入阁,掌管督察院,赵贞吉到晚年终于功成名就。他在北京长安街东北的宅邸三百多年后因五四的一把火而名扬中外,就是大名鼎鼎的赵家楼。

隆庆四年(1570),赵贞吉告老还乡,到万历四年(1576)病故,过了几年相对清闲的退休生活。一方面继续讲学、著述,一方面和当地名士刘望之、高公韶等交往,他经常去刘望之家“蹭饭”,每次都用特色小吃招待他。赵贞吉有诗写道:“从吾饱吃黄麻饭,五岳峰头好自夸。”

赵贞吉晚年仍然流连佛寺,如报恩寺、般若寺、圣水寺,据说他对《楞严经》等典籍非常有心得,生平也和许多高僧大德谈禅论佛。他也有不少赠送文字中,带着自己对禅学的领悟。

三、《大明王朝》对赵贞吉的误解

电视剧中的赵贞吉是一个艺术化人物,设定为在应天府为巡抚,与胡宗宪算是朋友,有心帮助他抗倭,同时夹在严嵩父子和徐阶等人之间,对浙江的灾情无动于衷。

首先在师承关系上,赵贞吉被认为是徐阶弟子,这是不准确的。徐阶也是心学门人(为聂豹弟子,聂豹曾经做过华亭县令,与徐阶年轻时有交际),只比赵贞吉大几岁。就公认的心学门派而言,徐阶是聂豹的江右派,而赵贞吉,在过去大多数明代观点是王艮的泰州派,也是明显不对路的,反而张居正倒才是徐阶弟子。

其次,赵贞吉在剧中不算反派,但由于作为徐阶弟子的定位,暗中是属于倒严一方,但表现出的官宦积习,和与海瑞对立的形象,却完全扭曲了本来面目。

赵贞吉在内江报恩寺的题壁留存至今

赵贞吉出场很早,给观众第一个深刻印象的情节就是严世蕃毁堤淹田,导致浙江淳安、建德两县灾民遍野,引出整个故事。这里也是有一个不合历史的小漏洞,淳安、建德在明朝是归严州府(实际上明初以来严州是以建德县为府治,管辖建德、淳安、遂安、桐庐、分水、寿昌6个县)。

这时,原任邻省江苏巡抚的赵贞吉来到浙江处理改稻为桑事务,胡宗宪在浙江主持抗倭,遇到灾情希望安民,实在没有办法,就找到巡抚借粮救灾。而赵贞吉却一口回绝了胡宗宪,原因很简单,如果借粮给他赈灾,那就不会有灾民,若不会有灾民,就不会惊动朝廷,若不惊动朝廷就没法除去严世番。他最精彩的台词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逝者如斯,死一万人是个数字,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你和我都挡不住。”其实他不是反派角色,居然说出这种话,简直让观众足够寒心,甚至引起愤恨。

电视剧塑造的赵贞吉是一个有才干,相对倾向自保的多数臣子普遍形象。赵贞吉善于处理政务,长久以来他也算支持胡宗宪打击倭寇,不论是江苏还是浙江,赵贞吉都充当明军有力的大后方。但面对天灾人祸,在赵贞吉等大部分官员的眼中,根本没有下到民间地方,百姓的生死存亡就是一级一级报告上的几笔数字。更重要的是,时刻警惕卷入风险旋涡。当深思熟虑之后,赵贞吉还能把这样的灾难当成武器,作为倒严的一种方式。本质上他看重的,只是自己关心的利益得失。

换句话说,来到浙江以后,赵贞吉非常清楚浙江事态的严重性,也明白朝廷明里暗里交代下来的意思:第一原则就是不能牵涉到朝廷尤其是皇帝,浙江贪墨一案由郑必昌、何茂才全部承担。郑何二人也深知朝廷会将他二人作为遮羞布,也是极力配合的。因此一切归于平静,似乎审判者与受审者达成了默契。赵贞吉就是这样一种懂得维系官场平衡“识大体”的人物,在古代属于有能力的代表性官员形象,但不是主创人员心目中的理想人物,虽然能够被今天的人所理解,但依然被很多观众讨厌,不受欢迎。

因为《大明王朝》是相当优秀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很大,海瑞、嘉靖朱厚熜、严嵩、胡宗宪,包括赵贞吉的形象都非常出色,但其他人物都相对贴近真实,唯有这个赵贞吉带有很大的扭曲和误解,脱离真实差异很大,和历史上赵贞吉形象几乎判若两人,根本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感觉有必要澄清还原一番。

本文为作者原创,若转载请署名出处,若盗文将追究责任,谢谢

0 阅读:1

和运超

简介:专栏作家,影评人,编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