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春末闲谈》发表于创作于1925年4月22日,发表于4月24日《莽原》第1期,后收入鲁迅的文集《坟》中。
这部作品其实跟鲁迅的《灯下漫笔》有着相似之处,二者都是揭示出专制统治的本质,只不过《灯下漫笔》揭示的是专制统治者用极其野蛮的暴政对人民进行残酷的统治和奴役,《春末闲谈》着重在说明,统治者使用比较隐秘的办法,对人民进行思想统治和精神麻痹。
故事前三段集中写了细腰蜂与小青虫的故事。
“北京正是春末,也许我过于性急之故罢,觉着夏意了,于是突然记起故乡的细腰蜂。”
首先是“我”的视角,“我”突然想起,主要目的是引出细腰蜂与小青虫的故事。“细腰蜂”和“小青虫”来比喻后文中的统治阶级和劳苦大众。
随后又讲到了老前辈,在“老前辈们”的眼里,细腰蜂与小青虫的故事是相当美妙的。“老前辈们”只看到现象,看不到本质,甚至,他们美化现象。
虽然说是闲谈,但这“闲”其实是鲁迅漫不经心中对专制统治者种种治人的伎俩看穿之后一针见血的洒脱与从容。最后又谈到了法国的昆虫学大家发勃耳。
鲁迅之所以创作这部作品,其实是有背景的。1925年,以封建军阀为主的专制势力,他们为了对抗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在思想文化战线提倡“尊孔读经”,说白了复古、复辟,从亡魂中找到思想来对民众进行统治,以封建专制思想文化对民众进行统治。同时,统治者们又请了一些出过洋留过学的人,打着学贯中西的旗号,实质是为统治阶级保驾护航。
而鲁迅就是针对这股倒退逆流写下了这篇文章,告诉统治者们:别以为你们的伎俩我看不透,我就是要揭穿你们的本质。而鲁迅要揭示的就是专制社会中的意识形态控制和精神奴役。
专制社会中,意识形态的控制和精神奴役专制社会中,统治者用王道与霸道结合的办法统治人民,在深重剥削压迫的同时,对人民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和精神奴役。“信任”和“拳头”并用,也就是在暴力统治的同时进行思想统治。即所谓“宽严相济”“恩威并重”,“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按照“圣贤的古训”,要统治好老百姓,就要使他们“心悦诚服”,那么,如何使老百姓“心悦诚服”呢?也不外乎“用爱的力量,温和的心情”去软化、驯服、笼络、制驭,一句话就是文化专制。
专制社会中的文化自然也是专制的,他们实行的是思想控制,意识形态的控制。控制也有两方面。
一方面是严酷的思想统治,说白了就是不要想。专制统治者并不希望民众有独立思想,他们要的是愚昧无知惯于盲目服从的被统治者。上面怎么安排,下面就怎么执行,不需要问那么多是什么,为什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禁绝自由思想,把整个社会的思想铸成一个固定的模式,不允许有任何异端的声音。对现实表示异议或挑战,那就必然碰到强大的“拳头”,不但身败名裂,而且很可能送掉性命。
“我们几乎看不见一部非业儒的书,听不到一句非士人的话。除了和尚道士,奉旨可以说话的以外,其余‘异端’的声音,决不能出他卧房一步。”
最后全社会只剩下一种声音支配了,而我们上千年以来就是在这种声音中,所以说一个朝代灭亡了,另一个朝代开始仍然接着唱这种“老调子”,又一直唱到灭亡。
另一方面就是麻痹和洗脑。不要你想,只需要你来听,领悟,深入肌肤。像细腰蜂在青虫身上注人毒汁一样,注入到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对群众灌输各种毒害人民而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尽力施行各种麻痹术”,要把人民“麻痹为不死不活状态”,“甘心永远去做服役和战争的机器”。
统治者有一整套麻痹奴役民众的文化,他们多么希望人民“认命”吧,服服帖帖地供他们奴役吧,“苟且”了,才能“偷生”。“唯辟作福,唯辟作威,唯辟玉食”“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莫谈国事”“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这些麻痹人民的文化,就如同细腰蜂的毒液一样,具有很大的恶毒性和欺骗性。
这一套封建专制的思想统治,目的是使人民养成奴性,成为适应专制制度的“机器”,成为甘于受役使,安于受践踏的忠顺的奴隶。
本文参考文献:
鲁迅.《坟·春末闲谈》
罗良平.《王道与霸道——鲁迅对封建主义统治术的批判》
许情军.细说《春末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