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批集采或现45进10#,#国家医保局提示药企理性报价#]第十一批集采同一品种的申报企业最多达到了45家,超过第十批集采36家的纪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此,国家医保局特别提示企业要理性报价。
5日上午,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下称“药品联采办”)对第十一批集采药品信息填报工作的最新统计结果,7月16日至31日,共480家企业提交了相关药品的资料信息,这些企业将作为医疗机构填报需求量的选择范围。55个拟采购品种中,平均每个品种有15家企业,有3个品种的企业超过40家,企业数最多的达45家。
企业申报数量最多的三个品种为二羟丙茶碱注射剂45家,头孢唑肟注射剂43家,法莫替丁注射剂40家。按照第十批集采的规则,申报企业中最多能有10家入围。
有资深的仿制药企业从业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根据此前市场流出的《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主要规则(征求意见稿)》,第十一批集采也规定入围企业最多不超过10家。
“每个品种平均就有15家,申报最多的品种45家最多中选10家,那就意味着要淘汰很多家企业,竞争确实非常激烈。”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说,虽然集采优化措施提出防止过度“内卷”,低价不能过低,但在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价格对于中选可能还是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预计第十一批集采降价幅度不会小。
上述仿制药企业人士也表示,集采优化措施很难轻易改变仿制药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主要原因还是竞争企业太多,研发生产重复。此外,企业对一致性评价的积极性又很高,上半年没有进行集采,也堆积了不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