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华晚年自辩:我从未反对过陕北红军迎接中央,都是此人造谣

史在没有弦 2024-11-08 01:41:1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史在没有钱前言

在1942年底的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时任书记高岗重提了一件旧事:1935年的红军高层在是否迎接中央红军的问题上的决策。据高岗指控,朱理治和郭洪涛等人反对迎接中央红军,而事实的真相却远非如此简单。这个决策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考量?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程子华生于1905年,山西某小城镇的他从小便怀揣着远大的理想。他自幼勤奋学习,书籍成了他最忠实的伴侣,因其卓越的学术成就,程子华被录取进入山西太原国民师范学院深造。

大学时期程子华首次接触到了革命的火种和先锋的理念,这些思想深深地激发了他的革命意志。1926年年仅21岁的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于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中。

在山西国民师范的校园内,程子华在学术上有着出色的表现,他的广泛知识和文化素养也让他在组织中备受重视。当时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第一次合作正酣,程子华被选派至黄埔军校进一步学习现代军事理论,加强其军事指挥能力。

黄埔军校的训练锻炼了程子华的身心,使他从理论到实践均获得了质的飞跃。毕业后他得到了共产党的认可。1929年底程子华领导了大冶兵暴,成功起义后,他率领起义部队加入了彭德怀麾下的红五军,确立了他在人民军队中的核心地位。程子华以其卓越的战术眼光和指挥才能,在红军中声名鹊起,参与了多次反围剿战斗,每次都能显示出他的军事智慧和勇敢。

1932年,程子华与毛主席的一次对话揭示了他的个人信念和未来志向。毛主席对程子华的家乡产生了兴趣,当得知他来自运城时,轻松地将话题引向了历史人物关羽。

程子华坦言自己更推崇戚继光,因为他认为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中国需要的是抵抗外侮的英雄,而是民间的武圣。在随后的岁月中,程子华在红五军团内逐步升至重要职务,担任过多个师的政治委员和师长,有效地将其部队从国民党的旧军队转变为一支红色的主力军。

在1934年5月,程子华在石健民的协助下,离开了中央苏区。历经四个月的跋涉,程子华终于抵达了战略要地鄂豫皖根据地。该地区位于三省交汇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紧邻大别山,既控制着南北交通要道,也是革命力量的重要据点。

1931年红四方面军在此地宣布成立,鼎盛时期,红军控制了多达6座县城和26个县的广大区域,管理着350万人民和数万名主力部队及地方武装,到了1932年10月,面对蒋介石的大规模围剿,红四方面军不得不撤离,留下了几个主力团重组为红25军。

红25军在吴焕先、徐海东等领导下,艰难维持着抵抗,部队从7000人发展到1万多人,并在皖西北地区组建了红28军,由于王明路线的影响,红25军在指导下对敌重兵防守的七里坪发起攻击,经过43天的激战未能取得胜利,反而损失了数千人,根据地也被迫缩小。

鄂豫皖省委随后决定向中央求助,派成仿吾赴瑞金汇报,并请求中央派遣干部加强领导。这是程子华抵达鄂豫皖的背景。他到达时正值红25军讨论是否应战略转移的激烈辩论之中。程子华将周恩来关于战略转移的建议转达给了在场的所有人,周总理的建议是,虽然支持留守,但更重视保全队伍和创建新根据地的必要性。

经过激烈讨论,鄂豫皖省委决定留守。红25军随后调整战术,积极寻求战机,虽然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面对巨大的敌我力量差距,大家再次考虑周恩来的转移建议。

转移的方向成了新的讨论焦点。程子华提议伏牛山可能是新根据地的理想位置,他记得在太原读书时,曾听说伏牛山有土匪樊钟秀长期盘踞,认为如果土匪能在那里立足,红军同样可以。

经过讨论,鄂豫皖省委在花山寨的第十四次常委会议上,确定了桐柏山和伏牛山为转移目标。会议决定程子华担任红25军军长,吴焕先任政委,徐海东为副军长。

1934年11月,红25军踏上北上的长征之路。在这段艰苦的长征中,程子华和徐海东都受了重伤。程子华在交战中手部动脉被打穿,严重失血昏迷数月,幸得战友们的搀扶与照料。

随着中央红军主力的北上,陕北迎来了革命的新希望。尽管国民党军集结了十万大军在陕甘地区布防,试图阻止红军的北进,但毛主席果断指挥红十五军团开展直罗镇战役,以打破敌人的围堵。程子华在这场关键战役中起到了决定性的执行角色,帮助中央红军在陕北稳固了阵地。

直罗镇战役的胜利使红军在陕北的根据地得以巩固。然而,陕北的冬天寒冷且漫长,新到达的红军战士们急需冬装来抵御严寒。考虑到战士们的生存需要,程子华与徐海东联合审视部队资金,决定制作足够的棉衣保证军队过一个温暖的冬季。

两人查明军区的经济情况后,发现尽管经费紧张,但还能保证基本的冬季物资和药品购买。他们初步决定拨出2000大洋用于改善士兵的生活条件。然而,就在他们准备执行这一决策的第二天,杨志成后勤部长带来了毛主席的亲笔信,请求借用2500大洋以解决中央红军的基本生活需求。

面对这一请求,程子华和徐海东陷入了两难。他们必须权衡是否应先确保自己部队的需求还是支持中央红军。最终,他们选择留下2000大洋确保本军团的冬装需求,同时剩余的5000大洋用以支援中央红军。

这一举动深深印在了毛主席的心中,成为他多年后依然频繁提及的佳话。程子华的这种大局观及牺牲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得以进一步体现。他与吕正操在冀东抗日根据地共同抗敌,两人协作无间,屡次打击日军,巩固和扩大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他们的战斗兄弟情谊在共同居住和作战的日子里进一步加深。一次当敌机轰炸他们的住所时,程子华和吕正操一同躲在床底下幸免于难。轰炸结束后,他们互相呼唤,确认彼此安全。这一惊险的经历成为他们日后回忆中的一个重要片段,象征着他们在共同的战斗中建立的深厚友谊和相互扶持。

解放战争期间,程子华担任过东北军区第二兵团司令员和四野第13兵团司令员,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若按照他的军事经历和贡献,程子华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本应至少被授予上将军衔,由于1949年被调离军队至山西担任地方工作,他未能参加授衔仪式。这一决定与他在1948年的一场关键战役中的行为直接相关。

1948年平津战役前夕,杨成武的兵团执行了对张家口的佯攻任务,成功吸引了傅作义手下精锐的第35军。在这关键时刻,毛主席下令程子华的先遣兵团秘密穿过东北,迅速越过密云、怀柔、顺义,直接进攻延庆、怀来地区,目的是断绝郭景云35军的撤退路线。这一战略意图清晰,意在一举剿灭敌方主力,为后续的平津战役铺平道路。

程子华在接到指令后,决定攻打密云,这一行动与上级指示大相径庭。密云之战虽经三日才告成功,但此举严重耽搁了战略计划,差点使得郭景云的部队逃脱围剿。毛主席对此表达了极大的不满,批评程子华缺乏全局观念,对其指令执行不力。

尽管程子华在此后的行动中有所补救,且其他部队的及时介入堵截了敌军,避免了更大的战略失误,但这次行为已经影响了他的军事生涯。作为四野第13兵团司令员的程子华在广西战役尚未结束前就被紧急调回,转而赴山西担任地方职务,此后未再返回军队。这次调动标志了他军事职务的结束,也使得他在1955年的授衔中无缘上将军衔,错过了一次荣誉的巅峰时刻。

1978年,程子华被任命为民政部部长。在一次地方考察中,他得知了革命烈士董存瑞家庭的困难情况。程子华深入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还为董存瑞的妹妹争取到了民政部的一份工作,以此表达对烈士家庭的关怀和支持。

就在那个时期,三年困难时期才刚刚结束,58岁的程子华迎来了自己的女儿程海燕。可能是因为晚年得子的缘故,程子华对小海燕格外疼爱。每当夜深人静时,一旦听到程海燕的啼哭,程子华总是第一时间抱起她,轻声安慰。小小的海燕依偎在父亲温暖的胸膛里很快便能平静下来。

程子华的战友们,虽然年纪都与他相仿,他们的孩子都已经成年,有的甚至已经是祖父了,大家对大院中突然出现的小海燕都特别喜爱。李富春经常带来营养品探望,吕正操也时常拿着玩具来访。小海燕亲切可爱,总是笑脸迎人,让访客们都感到温馨。

在公务繁忙之余,程子华经常带着小海燕一起出行。一次邓小平和贺龙到西南三线视察,程子华也带着3岁的程海燕一同前往。小海燕虽然年幼,不明白眼前这些人的重要性,但她能感受到每位来访者的慈爱和温暖。

程子华在日常生活中也展现了他细腻的一面。知道小海燕喜欢烤地瓜,每当路过地瓜摊,总会停下脚步,精挑细选几个最好的带回家。当小海燕生病时,程子华会用自己的额头贴着她的额头,温柔地检查她的体温。

教育方面,程子华采取严而有度的方式。由于搬家,程海燕需要从育英学校转至四中,尽管需要经历入学考试,但程子华坚持让她凭借真实能力通过。他严肃地提醒海燕:“考试是你自己的事,必须靠自己的努力。”结果,程海燕凭借优异表现顺利通过。

每逢假期,程子华会带着海燕一起进行考察,拓宽她的视野。他们走到哪里,程子华的老朋友总希望见到他,而他总是热情接待每一位。这种父女同行的情景一直持续到程子华晚年。

90年代程海燕因工作原因短暂出国,与父亲相隔遥远。每次通电话,她都与程子华长谈,分享生活的点滴。1990年程海燕回国探亲时,程子华特意准备了她喜欢的菜肴,表达对女儿的深深思念。

北京的北海灯会时,程子华已是年迈的老人,需女儿的陪伴。程海燕推着他的轮椅,手拉手共度时光,那是他们最后的温馨时刻。一年后程海燕再次回国,却只能面对父亲的遗容,这成了她永远的遗憾。

0 阅读:33

史在没有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