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清同治元年),河州(今甘肃临夏)回民为响应陕西回众暴动而发动叛乱,叛军于翌年9月攻占狄道城。1864年,河州叛回军在头领马占鳌的率领下直捣河州城,一举攻拔之,使它逐渐成为甘肃叛回军的四大据点之一。
左宗棠在督军攻伐马化龙的回军时,已经为进剿河州之战做了多方准备。1869年夏天,他派吴士迈、李耀南率南路清军由陕西开往甘肃秦州,兵锋直指狄道州、河州。当年底,他派翼长周开锡统辖南路军,并派兵攻占巩昌,在宁远、礼县交界处大破叛回军,趁势进占渭源。
1871年夏季,周开锡病死军中,南路诸军改由陈湜统率。左宗棠命陈湜抓紧准备渡河用船只和架设浮桥所需材料,以便大军进攻河州时能顺利飞渡洮河天险。同时还命诸军整修道路,以利部队行军和转运辎重、粮草。
在此前的1871年3月,河州叛回军1000人趁清军专注攻打盘踞金积堡的马化龙叛军之机,从安定出击,突袭通渭、秦安、清水等地,却被清军杨世俊、张仲春部击败 。在固原东西两山打家劫舍的一股土匪武装与回军残部取得联系,欲伺机夹攻清军。魏光焘、周绍濂等觉察后率部昼夜追赶,屡次挫败叛军、马匪,颇有斩获。 但这伙人大多为惯匪,他们侦知清军大举来攻时,便分散藏匿于山谷洞穴中;待清军回营,他们又出山袭扰。这些游匪还与河州叛回军会合,袭击南路清军,给清军造成不小困扰。当年4月,一股游匪武装渗透进秦安、徽县等地,另一股则窜至宁远、伏羌(今甘肃甘谷)。杨世俊、李辉武等奉命率部分路堵击,回民游军被击败后溃退到会宁。5月,金顺、张曜合兵攻破纳家寨,周开锡率部击溃阶州的回民游击部队。
7月底,左宗棠殚精竭虑备足大军所需的3个月粮草后,调集各军向河州发起总攻。其中,中路军以凉州镇总兵傅先宗率鄂军由狄道城出击,一半兵力西渡洮河后挖壕筑垒,构筑防御工事,另一半兵力则驻守洮河东岸;左路由记名提督杨世俊、提督张仲春率领,经南关坪直趋峡城;右路由刘明镫部从马盘往攻红土窑,再入定安,以扼守康家崖,徐文秀率楚军(老湘军)从静宁州取道会宁节节推进。待中路军将洮河西岸的深壕高垒修筑完毕后,左、右两路渡河前进,直扑河州。为防万一,左宗棠还将黄鼎部8个营步兵和副将蒋锡帧的3营骑兵交予徐占彪率领,由中卫南下靖远,剿灭会宁、安定两地的叛回军机动部队,以防止回军偷袭、骚扰兰州。
8月,各路清军分道进发。左宗棠于9月中旬由平凉奔赴安定, 经仔细查勘地形后,他认为河州形势“以太子寺、大东乡为总汇,以三甲集为门户”,随后和徐文秀、刘明镫商议,决定先攻康家崖 ,作为攻取河州的前沿或依托。
彼时清军已经攻下狄道,左宗棠就命右路军于9月中旬攻击康家崖,很快顺利攻下,迫使河州叛回军主力全部退守洮河西边的三甲集等地。10月初,左宗棠下达渡河作战的命令。中、左两路清军在狄道渡口搭设浮桥,6000将士渡河抢占有利地形,构筑工事,在洮河西岸有了立足点。随后在中、左两路清军的火力掩护下,右路军在康家崖一带强 渡洮河,叛回军凭借早已构筑好的壕垒顽强抵抗,使清军好几次渡河均未成功,还损失了不少兵马。
11月中旬,福建布政使王德榜等率军经狄道浮桥强行过河,配合中、左两路已渡河清军猛攻回军黑山头阵地,右路清军趁机在康家崖一线渡过洮河。渡河成功后,清军于11月下旬分道进攻河州重要屏障——三甲集。清军装备明显优于回军,早就列装了德制火炮和后膛枪,火力配备具有压倒性优势 ,激战中 ,回军被打死数千人,余众被迫退守太子寺。太子寺位于河州以东约50里处,是河州的重要门户、要隘。叛军在此设有重兵,重点防守,挖有一道长壕 ,并在四周险要处构筑了许多堡垒。
1872年1月,清军从东、北两个方向进攻太子寺,但面对回军精心设置的交叉火力,均未能得手,且伤亡惨重。后来,清军吸取教训,转而从南面发起进攻,集中了40多个营的兵力密布于太子寺以南20里的新路坡,声势浩大, 志在必得。
2月12日夜,叛回军利用月黑风高偷偷潜进新路坡,并构筑成3座坚固堡垒,截断了其清军的粮道。次日天亮后,傅先宗率部猛攻叛军坚垒,未能攻克,随后又与杨世俊部联手分三路进击,捣毁叛军设置的木栅。 叛军枪炮齐发,大批清军死伤,傅先宗身先士卒,中炮身亡。叛军趁势发起反攻,杨世俊督军拼死抵抗,缓缓撤出战场。2月15日,徐文秀率部驰援,协助杨世俊将叛军击退。傅先宗部因痛失主将,群龙无首,被撤往后方守护粮道。仅剩杨世俊部死守石梁坡,兵单势弱。叛军乘势加紧进攻,杨石俊力战不支,只好率部撤出石梁坡,在险要处扎营扼守。
2月19日,忽然刮起了猛烈的沙尘暴,视线很差,叛回军趁机攻打后撤休整的傅先宗余部,被闻讯赶来的徐文秀部击败。双方僵持到黄昏时分,叛回军主力赶至,旋即发起猛攻,清军难以抵挡,相继溃逃,一发不可收拾。徐文秀羞愤已极,独率300勇士浴血抵抗,无奈寡不敌众,他本人多处负伤, 血流遍体,仍死战不退,直到伤重而死。
左宗棠接到兵败的报告后大为震惊,立刻让人飞骑传檄让沈玉遂接替徐文秀的指挥权、命王德榜统领傅先宗残部,为严肃军纪,他还传令将傅先宗麾下带头溃逃的6名将官处决,命各部稍作休整后即缓缓推进,择地扎营。
在与清军的反复血战中,叛回军的伤亡也很惨重,其精锐更是减员过半。马占鳌听说左宗棠失去好几名爱将后悲愤异常,正调兵遣将接踵而来,加上西宁等地的回变军大多已接受招抚降清,他左思右想,深觉“官军之不可力抗”而“去路已绝”,为了保住身家性命以及追随自己的回民精壮,他决定向左宗棠乞降。计议已定,他派人到三甲集向清军“乞抚” 。
左宗棠接到部将奏报后,结合当时清军艰难进剿的不利战局与状况,指示属下:
“办回之道,不外剿抚兼施,如果马占鳌等诚意归降,应网开一面;如其反复无常,就要细细查问 ”。《左文襄公全集·奏稿》
为保险起见,做事精细的左宗棠派已经投降的陕西回民首领陈林,西宁回首马桂源等人前往太子寺详细探查、摸底,直到确定马占鳌“顶经誓不反复”后,才让官兵收缴马占鳌叛军的炮械马匹。马占鳌还派自己的子侄前往安定向左宗棠献良马,实际上是送去人质以表投诚的决心,左宗棠并未留质而是让他们回去收缴河州回变军的火炮、枪械、刀矛和战马。他认为借 马占鳌投诚缴械之机,正好开展安抚回众的工作,但一定不能重蹈金积堡马化龙投降却不缴械之覆辙。因此,他下令将马占鳌降军打散重编,隔离安插,及时送到各安置点屯垦耕种。他通过“散其党,分其势,收其权”的方法,谋划西北回民管理的“久远之图”。此外,他还指示——
“河州从教(信回教)之民,宜勒令改汉,将来即以兵屯之地与之”。
以此削弱新教(哲赫忍耶)对回民的精神控制,更便于清廷管制。
【配图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