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李诗集《风的肋骨》出版发行

宣传战士 2023-02-03 14:40:52
作家李李诗集《风的肋骨》出版发行

来源:绿色文学

近日,青年作家李李诗集《风的肋骨》由陕西新华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

该诗集收录作者140余首诗歌,分为“土豆花”“空房子”“陶盆鱼”“风的肋骨”“半封情书”五辑,分别按作者生活的地理环境和情感变化所做的划分,每辑诗的主题意象是理解本辑诗意的钥匙,是作者在五个题材领域的探索,也是五种情感园囿开出的诗意花朵。

李李的诗歌语言不晦涩,其诗歌意象明快舒朗,始终有一种内置的从容与大气。她的诗歌用词准确,干净,具有内在的一种节奏感,所表达的思想则是澄明和坦荡的。诗人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互问与互切,从而让诗歌空间得到有效延展和无限联想,她的词语的情感强度和韧性也得到了考验。李李的诗,平静中隐含激情,对生活场景有一种难得的高敏感度,并保持警觉。她善于捕获天空的光线、雨水和雪花,以及流过天际的风和鸣声,这些在她的诗歌中都有巧妙的发现,并与她的心境互为印证和呼应。这本诗集中,每一首诗都是结实的,由此也可以推断诗人严谨的创作态度。

“倍尝人间苦与甘,生花妙笔写大千。”这本诗集,是李李用生命,在不断追求和探索中的人生感悟,是情感和智慧的结晶。本书设计精巧雅致,插图匠心独运,装帧精美考究,捧读,让人爱不释手。无论您是异乡寻梦者、求学者,还是事业有成者,一定都能从中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和心灵启迪。

李李作品赏读

重逢

雨落了整整一个早晨

头顶的灯上,布满了蚊虫的尸体

可我依然在梦中——

我起身,坐在桌前

和旧时的我彼此纠缠

思绪在一些闪光的句子中停留

身体像一滴透明的雨

越来越轻轻

我看到我爱的男人,抱着我的影子

他一再俯身低头

气息泛着光泽,睫毛在眼睫上

微微颤动

湖边柳

走到湖边,就停了下来

并不是被湖面的金箔或涟漪所吸引

而是被那棵柳树

和树下的一个人绊住了目光

他侧身卧在水泥凳上枕着帆布包

几条柳枝摇晃着视线

似乎正将所有的艰辛和浮躁一一拂去

他的帽子已经滑落

这个午后,风依旧不紧不慢地吹

可就是吹不掉他身上的斑驳

肇事者

松鼠逃窜

撞上鞋子,我跺脚

惊叫

它呲溜一闪,钻进了草丛

连蓬松的灰色尾巴也没有留下

现在,在事故现场

这片草地

只指认了

我,唯一的肇事

黄昏

黄昏,鸟雀在十几层的脚手架上

叽叽喳喳,一群灰色的身影

压低了暮色

风,从天空的高处出发

想要取走盘旋的雀群

顺道取走那些喧嚣和苦痛

夜晚降临的时候

风声渐息,鸟鸣渐远

你突然而至的悲悯

掩于夜色之中

芦苇秋日白

在黄昏。风吹响了芦苇

秋天就白了头

那些被天空取出水分的羽毛

正被风带去陌生的地方

没有犹豫。沿着河流的方向

蜿蜒而去

落到地里又会长出另一个春天

撞在心上就会开出诗意的花朵

即使到了万物萧瑟的季节

又在镰刀的邀请中潜回久别的村庄

拥抱取暖。一堆堆篝火

点燃了暗夜

轻轻托住老人们的腰疾

或者梦境

没有一片叶子是多余的

幕墙外

夕阳为他们裹着神圣的光

他们像两片风中的树叶

划过的地方阳光更加灿烂

这是腊月的下午

梧桐树举着光秃秃的枝桠

他们隔空喊话:儿子五年级

是块读书的料。说到了某个女人

缒下的绳索剧烈摇晃

风的时速和力度丝毫没有减弱

日子,学费,水电费,医疗费

还挂在城市的一座悬崖边

站在阳台

我欣慰,一片叶子吹动另一片叶子

当风将他们放开

巨大的玻璃幕墙上,夜色的抹布

正一点点将他们擦掉

岁末书

越来越迷恋旧的事物

诸如怀念

触摸伤疤或打开记忆

不觉间又把自己磨旧了一层

暗夜里,继续学习写诗

文字依旧单薄,抵挡不了风寒

忍住心绞痛

目睹火车日夜不停地奔跑

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无名小站偶然就扮演了终点角色

就像对某人的爱和恨,都没有理由

日子平淡而简单

水养的一株风信子

开出了三五朵粉色的花

没有蜂蝶光顾,兀自喜欢也是欢喜

爱在时光深处

路过罔极寺,女儿一声惊呼

雪,突然就下在了头顶

不得不承认

又到了告别旧年的时候

我紧紧挽着女儿,她欢欣的模样

让岁末

有了新的含义

草坡

跨过河岸

大片的野草

要穿过石头与石头之间的空隙

爬上黄昏的高处。一天

就要结束

中年男人将鼓鼓的工具包

换到右肩

蹒跚的脚步和粗重的喘息

渐渐附身草尖

但那是不能忽略的生活

每次回家要爬这段陡坡前

他习惯坐下歇一会儿

草们和远处的河岸趁机又长高一点

没有什么比飘浮物,更让人不安

雪花、柳絮、枯蝶、微尘

脱离了原本的生命轨迹

奔赴未知

看着它们无序飘泊的样子

我默然。

这么多年

无数次穿过高楼、车流和寂静的清晨

挂在裤腿上的烟火和露水

依旧哺育不了的根脉

我知道风力几级,也懂得风向的威力

相比一只鸟儿

我总显得过于谨慎

让自由在风里寂静生长

——《风的肋骨》解析

文 l 陈啊妮

李李的诗集《风的肋骨》面世,整卷诗集分五辑,一位生长于陕西的女诗人,字里行间带着她对生活和生命的理解和清亮明彻的气息。李李的诗歌根植于厚实的生活,对生活的体验也没有停留于表层的感喟,而是温婉细腻的,乐观向上的。她是个安静的人,但内心是沸腾的。面对喧嚣嘈杂的生活,我们也许更需要李李这样内敛的轻声细语,每一个字自有精神重量。如同她在《芦苇秋日白》中写的:“那些被天空取出水分的羽毛/正被风带去陌生的地方/没有犹豫/沿着河流的方向/蜿蜒而去/落到地里又会长出一个春天/撞在心上就会开出诗意的花朵即/使到了万物萧瑟的季节/又在镰刀的邀请中潜回久别的村庄/拥抱取暖”,在我看来,对一个有觉悟的诗人,潜入生活,也是潜入自然的细枝末叶处,沿着粉碎的花朵,寻求自由的散漫。所以,李李的诗跳动着一种敏锐,对旷远洪荒或迷茫重雾的刺穿,对细微处的光焰的发现:“松鼠仓皇/树荫一小片一小片/接受中年的思想/野草的韧性/枯黄/又枯黄了一些/放轻脚步。”(《寂静满山》),李李在轰鸣的尘世的背面呢喃着,“有人坐在秋天的脚印里/用另一种存在诉说”。

如果说李李诗歌只属于纯情的抒发一类就错了。她的诗歌单纯澄澈的一面之外,另有一种斩金截铁之气,这对一个女诗人来讲,多少难得。她自有激感和陡峭,但她又总能把情绪放到更广阔和温暖的地方,从而得到消解和变奏:“锅碗瓢盆弹奏的日子/简单又凌乱/猪栏旁/那棵树举着云朵/期待/生活向甜”(《酸李子》),这个世界并不仅局限于个体生活的挣扎和苦难,从大场面上看,只是芸芸众生奋力奋发的一个缩影。这一类的诗,李李写了不少,如《如果天空干净》《槐花盛开》等,从“风中晃动着的是明亮的笑声”,“那断断续续的嘶鸣/突然挣脱了/黑暗中”,“风在摇晃/一树又一树的白/正在抬高夜空”,她总能从眼前和身侧的物象扩展并透视开来,把一切的零乱衬着天空和地平线考察,就能看到绮丽的光斑。总有些欲说还休和不言自明的部分,就在一阵摇晃不定里,仿佛有一种生命的真义在闪烁。

李李怀乡的几首诗都写得撼动人心,在于她独特的视角和切入点。她和一般诗人的怀旧诗不同,其诗歌阴郁的成份很少,照样以明亮为主,也就是说,如果有苦楚,如果有伤痕,就亮在阳光下。她的怀乡诗更不是大呼小叫,或故作激越的一类,情感的“烈度”一直按捺得很准,反而显示出了真切之情,如“这些夹杂泥土气息的名字/渐渐陌生/或淡忘/又在某年某月回老家的路上/突然跳出来/只喊一声/怀揣多年的乡情就泪光盈盈”(《乳名》),李李的写作,很容易从“特写”一下滑向天空,或从天空直接与地上某物联接,这造成了电影摇镜的特效,不止是一种情景切换,更是一种境界的增生、加密或提升。如“从远路归来的人/长跪树下/除草/烧纸/磕头/纸灰沉落/扶腰起身/那人头顶已落下一层雪”(《有关梨花》),这在李李诗作中,“天空”以及来自天空的事物,是她复杂情感最终的一个落实,也是个诗化。这一手法看似单一,但在她诗歌的反复抵达中,从虚空不断获取一种意味:天空不是真正的空,天空意味着生命。所以阅读李李的过程,也是理解她的这一“天地交合”的过程,如《土豆啊,土豆》,写的是怀念父亲的文字,回忆自己和父亲一起刨土豆的情景,土豆在土里,但诗人的情绪的高潮点仍然飞溅升空,形成了一种绝美的可供读者想象的空间:“挖着/挖着/父亲自己也成了一颗土豆/邻里乡亲将父亲种进后山的那天/下了一场雨”,“天空很低/我看见/父亲从土里长出来”,这里的“天空”既是自然,又是一个拟人物,这种人和自然的双向隐喻,在动态中呈现了生命的意义。再如“光线悄无声息地撤离/“妈!”一声呼喊从背后扑来/摇落了柿树上几粒鸟鸣”(《冬日暖阳》),这一声“妈!”来自何处,可以说来自远方,更似来自天空。诗人的一组《节气帖》,则是诗人“天地合一”手法的集中体现,当然这里的“地”包括地面上的人们。

诗人的《空房子》和《陶盆鱼》两辑,让我读到李李的哲思和她生活中零星的感悟,让我读到了一种从容、轻盈和透彻。写这类诗的诗人很多,要写得出色,必然要有独特的发现,而且这种发现是自然的,自发的,而非为诗而诗的虚情假感。我感觉到她的诗歌纯然发自内心,是一种自然表达,是自己和自然静默的相互观望中,突然涌动的诗写诉求。李李诗歌在创作的时候,是坦然打开的,她对诗歌的理解同时也是对生命的认识,很显然她是因诗写的快乐而写诗的,这也才能让她诗这一类诗如同从她体内淌出来的一样。李李从这些诗中,进一步寻找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真相,寻求爱的价值,如飞蛾趋火,如咬茧化蝶。所以她的诗歌绝少灰暗阴沉的文字,也很少那种情感的绝决与奋不顾身,仿佛一个成熟而知性的女人,已经在心灵上有了结实的安顿,一切的负重和烦忧,经由她内心的化转后,呈现出希望的微光,甚至旭日的礼赞。但我不认为李李的诗歌因此而缺乏现代主义成份,她的很多诗歌从另一侧面,向我们折射出现代派的“锋芒”。如《黄昏》:

“黄昏,鸟雀在十几层的脚手架上

叽叽喳喳,一群灰色的身影

压低了暮色

风,从天空的高处出发

想要取走盘旋的雀群

顺道取走那些喧嚣和苦痛

夜晚降临的时候

风声渐息,鸟鸣渐远

你突然而至的悲悯

掩于夜色之中”

这是诗人无意中采集到的一个图像,黄昏里的麻雀本身就是个不凡的意象。这首诗有苦痛,诗人作了幻象化处理后,就更为生动。这首诗一定融进了诗人自我的处境,诗末的“你突然而至的悲悯/掩于夜色之中”,既是一种弥散,也是一声嘶鸣——但诗人不愿那么写,她对事物的咏叹,并不愿意触及火焰,也不流连于生命体的诞生和衰落,她有她此刻独立的感受,但也不明说,而把脸转过去,让你对她模糊的背影揣测不定,让风吹她的身影,让双眸明亮如星。再如:“别忘了/请再给她一个窗口和次第熄灭的灯火/用来对话/那些看见和看不见的魂灵”(《银杏黄了》),写的是阴阳两界的灵魂的交会,但诗人拿捏得很稳,轻盈又妙曼。

诗人的“空房子”和“陶盆鱼”是两个强烈的意象,与自己的生活境况的转化密切相关。这两个词,一定意义上构成了李李情感意识的“空间美学”。李李对“空”有独特的体验,总在有意无意中地把一种虚无的本质加以揭示,但是徒劳的,因为“空”本身就是深不可测的,即一切的疑问不在事物的密集里,而在事物的虚幻中。李李对“空”甚至有种“奔赴”,但前景莫明:“我在变空/如深渊/却沉重无比/是虚空的重量/还是一切皆为幻象?”,从乡村来到都市生活的诗人,会凭空产生这样的空幻,是可以理解的,缘于“我被甩进了都市的喧嚣”,所幸诗人后来在喧嚣中找到了宁静的诗:心灵的乐园。一种“生活”在陶盆彩纹里的鱼,它的游动是象征性的,却是永恒的象征,其游动也是定格的游动,诗人借此暗示寻求某种“永恒”的方式:“它跃出赭红的弧纹/很快/就在有缘的泥土里隐身/只有波光潋滟的清水河不疾不徐”,实则是诗人用诗构建的一个生命意义的意象。至于诗人的《空》这首诗,写到了另一种“空”和另式“永恒”,诗人虽言语平和,但读来仍惊心动魄:

“近乎号叫,却是在自言自语

似笑 非笑

突袭的倒春寒,一夜间

将她城堡里的鸟语、露水、花朵

和星辰统统噤声

追撵孩童,落下一只鞋子

飞来的呵斥和小石子,没人理会

痛 或不痛

旧玩具,木梳,水杯,小人书,布娃娃

搂在怀里……一刻也不曾松开

不远处,填埋的

那口废井,似一只受伤的眼睛”

通过这首叙述意义的诗,我们依稀看到一个女人寻找丢失的孩子的惨景。当然读者也可以有其它联想,但无论如何,最终绕不开那口井,那个“空”。

《风的肋骨》这一辑里的诗,让我进一步领略到诗人内心的嶙峋,甚至有一点“冷”,但仍不能掩盖李李诗歌明亮和温婉的主要底色。如《秋天的白桦林》:“窗外/风又一次吹过秋天/吹过桦叶沙沙地响/天黑的时候/她的伤口/再次衳露出一根根骨头”,再如《青龙寺》:“我坐下来/一棵小草/等待风吹过”,还有《想起风时》:“我想起风时/风来了/又去了/像极了一个人的一生”,在这些诗里,诗人用“风”喻示了一种流逝和无奈,或一种等待,任何时候我们都处于激荡的风的漩涡,在风里生长,也在风里衰老。读了这一辑的诗,越加感到李李和诗歌是“共命运”的关系,诗歌是她的生存空间,也是她飞行的天空,敏感多才的诗人,终于可以在诗歌里安顿并快乐,正如她在《诗歌是最适宜的住所》写的:“一直觉得/诗歌/是人最适宜的住所/干净的阳光/自由地呼吸/奔跑/漫步/思绪蓝得出窍/夜晚/伴着月光/在日渐深邃的眼神里/不掩饰/一份寂寞或忧伤”,我相信这是诗人心底的声音,是对自己的轻声细语,是自给自足,甚至是自立自强。

如让自由在风里抽芽生长,亦或安静行走,李李的诗歌语言不晦涩,其诗歌意象明快舒朗,始终有一种内置的从容与大气。她的诗歌用词准确,干净,具有内在的一种节奏感,所表达的思想则是澄明和坦荡的。诗人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的互问与互切,从而让诗歌空间得到有效延展和无限联想,她的词语的情感强度和韧性也得到了考验。李李的诗,平静中隐含激情,对生活场景有一种难得的高敏感度,并保持警觉。她善于捕获天空的光线、雨水和雪花,以及流过天际的风和鸣声,这些在她的诗歌中都有巧妙的发现,并与她的心境互为印证和呼应。这本诗集中,每一首诗都是结实的,由此也可以推断诗人严谨的创作态度。当然李李的诗歌仍可以在题材和生命意识的深刻性上,作更多跋涉,从而让自己的诗歌更丰润厚实,境界更高——相信她很快会做到。

李李笔名陌小小,陕西商洛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绿风》《诗潮》等刊。有作品入选多个年度选本。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