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谈妥了?美国放弃对华加征100%关税,道理很简单,加不起,中方算准美国底牌出尽,没有继续胡闹的资本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0月26日,中美经贸团队在吉隆坡结束了为期两天的磋商,美国财长贝森特宣布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关税。 这个消息一出,全球市场都松了一口气,很多人好奇,美国怎么突然就软了?其实道理很简单,加不起。 特朗普政府这次玩的套路并不新鲜,先给你扣个帽子,制造一个威胁,100%关税的大棒举得高高的,然后坐下来谈判,最后把帽子拿掉,就说自己做出了巨大让步。 但美国国内的经济现实摆在那里,高利率环境撑不下去了,降息又会引发通胀担忧,制造业那点产能根本满足不了自己的消费需求,货物不会从货架上凭空长出来。 100%的关税意味着什么?除了少数奢侈品,绝大多数商品都会涨价涨到消费者承受不了,美国人自己也不乐意,毕竟日子还要过。 贝森特在会后的表态很有意思,他提到要用“平等、尊重”的方式与中国化解分歧,这个措辞放在以往的中美会谈中,基本看不到。 美国一贯强调的是“基于规则、从实力出发”,现在愿意说平等尊重,说明他们心里清楚,中国已经不是那个可以随意施压的对象了。 这次谈判的过程并不轻松,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透露,美方在芬太尼关税、船舶收费等敏感问题上态度非常强硬,会谈气氛一度很紧张,但中方在维护国家利益上绝不让步,最终形成了初步共识。 中方手里的牌其实很明确,稀土出口管制让美西方谈之色变,这是高科技产业的命脉,中国买家转向南美大豆,让美国农民叫苦连天。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美国农民看大豆卖不出去,改种玉米,结果大家想法一致,今年玉米产量预计达到4.27亿吨,创历史新高。 丰收本该是好事,但产量过高导致价格暴跌,农民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亏损,这一切的根源,都是特朗普发起的关税战。 中方算准了美国的底牌已经出尽,道琼斯指数在10月初一度下跌近千点,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 金融市场对关税威胁的反应如此剧烈,特朗普政府必须拿出点实际成果来稳定预期,明年还有中期选举,共和党需要给选民一个交代,如果再不挽回中国买家,美国农民可能真要揭竿而起了。 这份框架协议的达成,本质上是美国被现实逼到了墙角,经历了三年的高通胀和供应链混乱,美国经济已经无法承受更高的贸易壁垒。 特朗普希望通过阶段性协议来换取喘息空间,同时为可能的中美元首会晤营造正面氛围,政治算盘打得很精,但经济规律不会因为谁是总统而改变。 中方的态度始终审慎从容,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这不是外交辞令,而是客观事实。 中国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原则,在稀土、农产品、出口管制等问题上毫不含糊,这种务实理性的谈判风格,恰恰体现了大国的自信与定力。 当然,这份框架协议只是初步成果,真正的执行还需要两国元首确认,美国政治环境复杂,特朗普的贸易团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部分鹰派官员还想维持高压政策。 芬太尼合作、技术出口管制这些敏感议题,后续磋商中还可能引发新的摩擦,所以中方保持谨慎,没有急于宣布全面协议。 从更长远的视角看,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不会因为一次磋商就消失,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目标提前了整整15年。 未来10年,中国将在更多高新技术领域与美国持续竞争,特朗普政府现在的让步,更多是为了争取时间和空间,给必要时刻的调整做准备。 这次谈判不是博弈的结束,而是新阶段的开始,美国突然做出大幅度让步,不是良心发现,而是没有继续胡闹下去的资本了,中方看穿了这一点,在谈判桌上寸步不让,最终迫使对方回到现实。 这就是实力带来的底气,也是战略定力的体现,对抗没有出路,合作才是唯一选择,这个道理,美国人终于开始明白了。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