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新四军3师7旅被包围,好不容易跳出包围圈,谁知旅长彭明治却突然下令:

微笑着前行 2025-10-31 19:33:44

1941年,新四军3师7旅被包围,好不容易跳出包围圈,谁知旅长彭明治却突然下令:“日军人数不对,跟我打回去,全歼日军!” 1941年夏,日军为了消灭重建的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便调动了1.7万人,对盐阜根据地发起了大扫荡。 新四军军部在代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的指挥下艰难转移,新四军3师7旅奉命护送军部往阜宁方向突围。 这一路上,7旅打了不少恶仗。 但在旅长彭明治的指挥下,7旅还是摆脱了日军。 彭明治敢在突围后下令回攻,绝非一时冲动,这与其深厚的军事素养密不可分。他出身黄埔军校,其麾下的7旅承袭了八路军115师344旅的血脉,有着红二十八团“攻坚猛虎”的基因,战斗力本就极为强悍。 突围过程中,彭明治始终关注日军的兵力部署,这是他多年指挥作战养成的习惯。当时日军采取“轻兵急袭”战术,常以小股兵力牵制主力,掩护大部队行动,这一特点早已被彭明治摸透。 他发现追击的日军兵力远少于情报预估,判断这只是敌人的掩护部队,且经过连日追击已显疲态。若放任这股敌人跟进,不仅会暴露军部转移路线,还可能引来更大规模的合围,这是他决然回攻的核心原因。 7旅战士虽经恶战疲惫不堪,但在彭明治的指挥下迅速调整部署。他惯用的“三三制”攻坚战术此时发挥了作用,迫击炮精准压制与步兵突击紧密配合,战士们依托盐阜地区的沟壕地形发起猛攻。 这场回攻战打得极为干脆,7旅不仅全歼了追击的日军,还缴获了一批重要情报。这些情报揭露了日军下一步的“梳篦式”搜剿计划,为军部安全转移争取了关键时间。 从这场战斗能看出,彭明治的指挥既严谨又果断,他对战场形势的精准判断,源于对日军战术的深刻理解和对部队战斗力的充分把握。这并非鲁莽之举,而是基于史实的战术决断。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微笑着前行

微笑着前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