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斗不过赖清德,朱立伦斗不过赖清德,侯友谊斗不过赖清德,郭台铭斗不过赖清德,韩国瑜斗不过赖清德,蒋万安斗不过赖清德,洪秀柱斗不过赖清德,卢秀燕斗不过赖清德,郑丽文斗得过赖清德。她不仅斗得过民进党,连党内反对她的赵少康,照样也不是对手。 马英九执政时主张两岸交流,可民进党一句“卖台”就让他缩手缩脚。朱立伦想走中间路线,结果被绿营骂成“蓝皮绿骨”。 侯友谊政绩不错,却在选举时被贴上“空心菜”标签,支持率怎么都上不去。郭台铭倒是带着企业家光环参选,可“突袭式宣布”让党内一片哗然,最后连初选都过不了。 韩国瑜更惨,高雄市长当得好好的,被民进党一通操作,硬是给罢免了。蒋万安年轻有为,但资历太浅,面对绿营攻击时显得力不从心。 洪秀柱敢说敢做,可“一中同表”的主张在党内都引发争议。卢秀燕在台中干得不错,可一到全台性选举就像被捆住了手脚。 这些政治人物各有各的本事,却在民进党的系统性操弄下,纷纷折戟沉沙。 这时候郑丽文出现了。她不是那种光会喊口号的政客,而是把政策研究得透透的。 当民进党炒作“抗中保台”时,她直接列出数据:这些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比多少?两岸贸易给台湾带来多少就业?这种用事实说话的方式,让绿营的宣传不攻自破。 最精彩的是她和赵少康的交锋。赵少康是资深媒体人,在国民党内说话很有分量。 有次政策辩论,赵少康批评国民党路线太软,郑丽文当场掏出厚厚一沓资料,里面全是民进党贪腐的案例。 她问赵少康:“这样算软弱吗?”把对方问得哑口无言。 还有一次党内会议,赵少康主张加强两岸交流,郑丽文却提醒:“先守住主权才能谈合作。”这话既点出了要害,又保持了底线。 慢慢地,党内开始流传一句话:“听郑丽文的,不吃亏。” 郑丽文的厉害之处在于,她既懂政治操作又坚守原则。 她不回避敏感议题,但总是用理性方式表达。面对民进党攻击,她不骂街而是摆事实;面对党内质疑,她用实绩说话。这种务实的政治风格,让她在复杂局势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老百姓要的从来不是互相攻击,而是能解决问题的领导人。郑丽文的出现,或许给台湾政治带来了一股清流——不搞意识形态,只谈怎么让生活变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