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东西,翻出一枚1938年抗战中的西北“黄埔军校”。 背面隐约看到“长沙xx”厂标落款,为何西北会是长沙造?请看以下历史说明: 中央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成立于1936年前后,其创办与国民党陆军第一师师长胡宗南有关 。 1936年前后,胡宗南率部驻防甘肃天水,为扩充部队、培养干部,经蒋介石批准,在天水成立了中央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 。该训练班内设有一个少数民族青年中队,包括回族五十多人,蒙族、藏族各四十多人,旨在为其以后进据新疆、内蒙、青海、宁夏等地区储备人才 。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胡宗南升任第一军长,并奉命东调参加上海战役,西北军官训练班遂停办 。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胡宗南以“中央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名义,招收京、沪、杭及皖南沦陷区来长沙的学生,共录取六百多名,编成一个大队 。(这里以章证史了)2月,由淮海沦陷区招考的八百名学生也相继抵达凤翔 。此时,中央军校指示,将在凤翔的学生分编为军校第十五期第二和第三两个学生总队 。 1938年春,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正式成立,其前身为中央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校址位于陕西凤翔,后迁至西安王曲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