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工智能OPC大会,首次提出“单人+AI即独角兽”未来产业形态】 如今的人工智能行业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竞争已经从技术比拼扩大到整个生态的博弈。 作为中国最强地级市,江苏苏州给出了的AI发展方案,在2025江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大会暨首届人工智能OPC大会上,苏州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提出“单人+AI”的OPC新范式,以500名顶尖高校学子为切入点,用扎实产业布局,构建起抢占AI高地的“苏州模式”。 OPC在2013年《英国公司法》定义的是“单人公司”。但是在AI时代,升级为“人类战略+AI执行”的全链路创业革命。 核心的逻辑在于,个体借助AI大模型,能独立完成从研发到运营的闭环,也能创造伟大的作品产品。 苏州敢押注这一赛道,底气来自硬核产业基底:全市集聚AI产业链企业近2500家,2025年1-8月营收增速达18.7%,9家企业上榜全球独角兽榜,20家获评省级独角兽,更有“模术空间”(营收259亿)、“具身智谷”(营收662.4亿)等四大集聚区形成“模型+”“机器人+”的生态矩阵。 AI是面向未来的产业,而个体+AI的模式,苏州也让大学生深度参与进来,堪称为妙笔“活棋”,足以应对未来发展的任何不确定性。 仅这次大会,就有500位来自北大、清华等院校的学子,带着创业经历或意向参与路演与辅导——路演环节。有元禾控股、苏数科等一线机构提供点评、辅导、融资建议等实战内容。 也许这500位大学生,就像500颗AI种子一样,也许未来能诞生几家AI产业的独角兽公司。 一个城市要想抢占AI桥头堡,不能只顾当下抢技术、抢企业,很要抢“未来的创新者”。 发展AI战略,苏州坚持的是长期主义,敢布局、敢于投入,已经准备了超1000亿AI领域基金、285个人才团队落地、86个人工智能人才项目立项。 AI人才,来了就是苏州人。 苏州这个模式和政策的高明在于,按照第一性原理,直接抓住AI竞争的本质是“人才密度决定产业高度”。 果然,人工智能创业首选苏州,OPC发展首站在苏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