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肠烧得软糯,赭红色的浓汤,咕嘟着小小的泡,肥肠切成匀称的段,像一个个吸饱了汤汁的软玉枕头,颤巍巍地堆在碗里。 用筷子夹起一块,小心地吹一吹,然后整个送入口中。 先是那层韧韧的皮在齿间抵抗一下,随即宣告臣服,内里丰腴的油脂与醇厚的汤汁便“噗”地一下在舌面上漫开。 咸烧白的软糯,白萝卜丸子汤的清甜,是这出肥肠大戏里恰到好处的配角。 我们的九寨沟之旅,以肥肠开篇,然后一头扎进了川北那叠嶂的山峦里。 去了九寨沟,去了黄龙,九寨沟还进去了两次,沿途的美景美不胜收。 九寨沟的秋天,是另一番不食人间烟火的境界,是一种被神灵精心调弄过的、过于奢侈的颜色。 九寨的水,是静默的、冷艳的。 那孔雀蓝、翡翠绿、琥珀黄,层层叠叠,交相辉映,像是仙女打翻了的调色盘,沉在亘古的冰川与林木之下。 阳光一照,波光粼粼,每一片闪烁都冷冰冰的,拒人于千里之外。 黄龙的古寺默立在五彩池畔,飞檐勾着纯净得发蓝的天,有一种遗世独立的孤高。 黄龙的美,美得让人不敢高声喧哗,那一片仙境,是眼睛的盛宴。 几日下来,竟隐隐怀念起那口粗野而热络的肥肠味儿来。 回成都的时候,我们特意在江油稍作停顿,吃晚饭,同样,是吃当地的特色菜。 不过,这一次不是单一的红烧肥肠,而是各种肥肠系列。 比如,土豆烧肥肠,土豆绵沙,吸尽了肥肠的荤腥; 大葱卷肥肠,葱的辛烈巧妙地化解了肥肠最后的腻; 洋葱干锅肥肠,在烈火烹油中爆出冲天的焦香; 蒜薹的清脆,香菇的肥厚,各自与肥肠纠缠出不同的口感。 这一桌,不再是肥肠“独奏”,而是一支喧闹的、色彩纷呈的肥肠“交响乐”。 我们大快朵颐,欢声笑语,几日来被仙气涤荡得有些空灵的肠胃与精神,一下子又落回了这踏实、滚烫的人间。 至此,我忽然明白了。 九寨与黄龙的美,是形而上的,是悬在云端、供人仰望的画卷。 而江油的肥肠,是形而下的,是扎根泥土、冒着热气的生活,它熨帖肠胃,也安稳了灵魂。 这趟旅行,始于江油一碗肥肠的滚烫烟火,也终于江油一桌肥肠的丰盛圆满。 整个旅程,因为肥肠,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啊。 欢迎关注@丁丁的慢时光 每日生活随手记 晒出相册最近的一张美食照片 分享你今天的午餐 分享每一日开心 可以分享你拍的美食照片吗 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仙境般的九寨沟,你们喜欢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