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红楼梦,又续三国缘。
对王扶林来说,他真的没想到,拍完《红楼梦》,他还会接着拍另一部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上世纪80年代,央视先后把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西游记》搬上了电视荧幕,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欢。
对于《三国演义》因为战争场面太过宏大,技术和资金一直不够,所以,筹拍工作一再被搁浅。
到了1989年,《三国演义》的拍摄,终于被提上日程,央视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专门研究《三国演义》的拍摄问题。
经过层层研究,领导小组最终决定,由拍过《红楼梦》的王扶林,再次拍摄《三国演义》。
当时王扶林还在安徽农村拍一部农村戏,制片主任任大惠风尘仆仆找到王扶林,王扶林听了这个消息后,说了三个字,“我领情。”
至于拍不拍,怎么拍,等回去再说。
回去后,王扶林接下了这个任务,和当年拍摄《红楼梦》一样,王扶林再次向央视领导提出,拿出一年的时间,专门研究《三国演义》原著和各种文献资料。
一年后,对《三国演义》有了足够了解的王扶林开始准备筹拍,建组选演员。
《三国演义》和《红楼梦》不同,场面宏大,人物众多,还有大量的战争场面,怎么拍呢?
这时候,王扶林想到《三国演义》开篇的几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王扶林把这句话,反过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所谓“合”,就是王扶林找来蔡晓晴、张绍林、孙光明、张中一、沈好放这5位导演,大家聚在一起,研究剧本,集体认识罗贯中,认识小说。
王扶林写的《导演构思》,六个导演都要同意。
然后是“分”,就是“分兵作战”,五位导演分别负责拍摄部分剧集,三个小组拍摄,两个小组准备,每位导演有自己充分的自主权,王扶林导演绝对不干涉。
最后再是“合”,导演们把自己拍摄的片段,粗剪一下,把带子交给总导演,由王扶林最终定夺。
因为是由五位导演拍摄,所以,对于演员的选定,王扶林也有自己的原则。
这个原则,就是他只跟两个人见面。
王扶林说,当年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孙权、周瑜这七大主演,是他们六位导演一起商定的。
只要有一位导演认为其中哪个演员不合适,就不能通过。
而他必须要见到的两个人,第一个,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诸葛亮有这样一段描写:“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扮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对于这个角色,开拍半年多,剧组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诸葛亮出场比较晚。
对唐国强来说,好像冥冥之中有一种东西,引导着自己。
当时唐国强的一个朋友,对他说,央视的《三国演义》想让你去演周瑜,唐国强一听84集,太长了,就有点犹豫。
其实是这位朋友想去演,非拉着唐国强一起,去了剧组。
当时的唐国强,和诸葛亮根本就不相符,当时他被大家称为“奶油小生”,他想演的是周瑜。
到了剧组后,唐国强化了一个周瑜的妆,看着还不错。
但王扶林想,《三国演义》电视剧要生活化,论年纪,周瑜比诸葛亮大,周瑜要挂须,如果诸葛亮不挂须,怎么办?
于是,导演就让唐国强挂上须,看一下。
唐国强这一挂须,大家眼前一亮,都觉得他演诸葛亮行。
于是,导演就让他戴上八卦帽,穿上八卦衣,手摇羽毛扇。有了合适的服装,打扮,造型,就成功了一半。
这个造型出来之后,和唐国强之前的形象,就有了很大的区别,更加接近诸葛亮了,大有罗贯中书中所描述的“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扮鹤氅”的诸葛亮形象。
王扶林还考虑到当时唐国强一直被称为“奶油小生”,戏路很受限制,急需一个这样的角色,来转型。
所以,唐国强就成了“诸葛亮”的扮演者。
当唐国强演诸葛亮的消息,被观众得知后,受到很大的非议和质疑。诸葛亮这样一个人物,怎么会让被称为“奶油小生”的唐国强扮演呢?
广电部的领导收到了很来信,质疑这件事情。
但王扶林坚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诸葛亮,非唐国强演不可。
一是他有丰富的影视经验,拍《三国演义》之前,他已经主演了很多电影,还进过电影学院的学习班,加强深造。
二是他知道《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诸葛亮这个角色,可以让他从低谷中走出来,重新进入影视圈。
所以,王扶林坚信,唐国强必定会把诸葛亮演好,有再多的反对,他也不会理会。
幸运的是,央视领导很尊重创作人员的意愿,没有干涉导演的创作自由,给了王扶林极大的信任,没有强加干涉。
不得不说,王扶林有慧眼识珠的能力,唐国强的诸葛亮是成功的。
王扶林导演要见的第二个人,就是曹操了。
曹操。和诸葛亮一样,曹操也是《三国演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是王扶林非常重视的角色。
王扶林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要和未来的曹操,谈上三天三夜。
原本王扶林相中了一位很有名的演员,打电话让他来试戏,可这位演员一听要试戏,立马拒绝了,说试戏的话,自己就不演。
这样狂妄的态度,王扶林很不满意,不试戏的演员,他是不会选的。曹操可以狂妄,但演曹操的演员,不能狂妄。
分导演沈好放看过鲍国安的话剧《麦克白》,觉得他的气质,很符合曹操,就向王扶林推荐了鲍国安。
当鲍国安接到剧组让他来试戏曹操的电话,他先去书店,买了一套《三国演义》,好好读了一遍。
之后,他来到剧组,试的“煮酒论英雄”的戏。可是,他刚介绍了一下自己,还没开始演,两旁的专家和学者,就让他下去吧,回去等消息。
这让鲍国安非常郁闷,觉得自己根本没希望了。
没想到的是,回家后,他接到一个电话,,告诉他在家等着,王扶林马上会去他家。
这就是王扶林导演所谓的“家访”。
王扶林到了鲍国安家中,和鲍国安聊了不到一个小时,一个字也没提曹操。
他只是和鲍国安闲聊,东拉西扯, 通过和鲍国安的聊天,王扶林观察他的性格,脾气和可塑性。
谈完话之后,王扶林决定了,曹操,就是鲍国安了。
就这样,鲍国安成为曹操的扮演者,鲍国安也没有辜负王扶林的期望,演出了一个淋漓尽致的曹操,获得了飞天奖最佳男主角。
无论是87版《红楼梦》,还是94版《三国演义》,王扶林都展示了自己强大的选角能力和眼光。
从陈晓旭,邓婕,再到唐国强,鲍国安,即便当时备受非议和质疑,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眼光和选择,才成就了这两部电视剧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