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理想人格:委曲求全

文化的足迹 2023-08-01 07:19:21

委曲求全,这是出自老子之口吗?

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二十二章》:“曲则全。”不过,这句话的本意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委曲求全”,有根本的不同。

从解义上说,也有很多分歧。

多种解释,孰为正解?

问题是,曲何以能成全?

有人解释为“曲率”,这成了几何学的解释,曲率的终点就是全。先秦时墨家对这类几何学的理解足以支持这种解释,不过,老子的文化源头更深远,“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这是古人的话,于是,又有人从从字源上去解,“曲”这这字从造字上说包含了阴阳的概念,从而成了太极图中的中曲线,阴阳之合则为全。

其实,不用那么费力考证了,老子自己的行文就是“曲则全”的注解

曲则全说的是返朴归一

什么是曲则全?

也就是一个道理,“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第二十二章》。这些都讲的是一个理:归一而万(全)。什么是“全”,“全”就是“归一”,

“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这里说的“一”是老子最重要的治世理念。

什么又是一呢?

正确的解读是“朴”,“朴”是未分的根木,这个“未分”就是老子特定的逻辑。以一为整,以缺为全,以少为得,都是以本性上的朴与对应现实中的华。所以,我更倾向于把“曲”解读为一种生成方式,曲是曲尺的朴,一幅完整的图腾,要用无数的曲线去完成,一味直线展开,这全图就画不出来了。而道之于万物,也是由未分的无序化成出无数的有序,如同曲尺绘形。

那么,”曲则全“用在人的行为上,能不能说是委曲求全呢?多少有点似是而非。从全文看,还是归一返朴,不是什么委曲不委曲的事。

得一委曲吗,不委曲,既然是为了求全,也就无所谓委曲。古之王者如少昊,是部落联盟领袖,但是,部落联盟领袖是族源,却生而不有,为而不持,并不占有胞族的土地,胞族也不是臣民,各自是独立的,可是依然是一个联盟整体,这就是”少而得“。周王朝失去了朴,开始有分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结果天下反而分裂了,诸侯在兼并中开始强大,周王朝衰败了,这就是”多则惑“。

与系辞的表达贯通

《系辞上传》:”范围天地之化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这个曲成万物,也是说天地化生万物,是一个从无序曲成为有序的过程,是从曲尺之形的表意上说的。

追究字义为曲尺之形,追究义理为归一之朴,这是道生万物的视角,与委曲不委曲的角度是不一样的。

所以,“曲则全”说的是王者求朴不求华,朴如一,朴如曲、朴如少,朴如敝,却是与天下万物合一的基本方法——式。

退守不是逃跑,是返朴归一,得天下式

从表面上的字义看,老子的哲学是一种退守的哲学,所以,鲁迅对老子的学理评价不高。鲁迅充满了批判精神,与儒家比较,孔老夫子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颇有点夸父逐日的精神;而老子的东西,在鲁迅看来太空泛,只是一味地退守。

但是,我还是喜欢老子,道行之而成,只有经历过了,再去读老子书,同样的语言,同样的章节同,感受却完全不同,无尽的感慨如清晨林中的朝菌,于“空泛”之中一下冒了出了,叹息人生多一些“退守”,本来是可以少一些磨难的,追赶彩云,不如静守朴木。

当然,这个“曲则全”也不是老子的话,“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老子.第二十二章》。这一句古语,实在说的不像是曲率之曲。“诚全而归之”,只要你真心地践行就能达成。为什么要诚呢?因为大道至简,朴对的是华,对君王而言,则是对着天下百姓。

那必须诚,不诚心,空说口号是感动不了天下百姓的。

1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