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时下的中国人,多数不会学习,这一点从国人的阅读量可以看出。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几年前四川的一名高考生。传说中那位哥哥自觉得数学方面比较出众,即使数次高考落榜,依旧初心不改,硬是参加了十六年高考去考数学系。本来吧,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可是,十六年的高考没有一次成功,让人质疑这句名言是否可靠,同时也怀疑这位老哥是否真的热爱数学而下了苦功夫。很明显的一点是,这位老哥的功夫下得不够深——因为比较探索数学世界而言,参加高考应该是难度小的选择。
当时,我通过时评给这位老哥指了条明路:如果真的喜欢数学,何不放手专门买些书籍研究数学一门呢?何况现在是个知识与信息高度开放的互联网时代,要专门去探索数学领域,各种资源还是挺多的。即使遇到学术瓶颈、凭自身难以突破的困境,也可以想尽办法去找高校里著名的教授请教——那应该不是难事。毕竟,对于学者而言,正常的学术交流还是比较受欢迎的。与其把十六年的光阴耗在高考上,真不如花十六年去专门研究数学。不知道当事人是否看到我的文章,十六年高考后再也没有那道身影,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我们也没看到他在数学领域里的成就到底如何!
通过这件事,却看到一个事实——中国人真的不懂得该如何学习、提升自己,许是受应试教育误导。
其实,当代中国的应试教育,也就开启于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在这之前,科举制度统治思想领域几百年,民国时期的新思想运动开启的是新教育,动荡的战争年代,教育发展一度是缓慢的。文革之后,新的应试教育逐渐萌芽并巩固、发展。对于当代的学界而言,科举制度、民国新教育的影响并不深,老一代的思想者、科学家与教育家几乎随着时光远去,留下的多数是应试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一代。
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的学科框架给中国当代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毕竟,曾经的科举时代学科并没有如此完备。然而,对于我们而言,在多元文化功课的操作上却也存在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
比如人才观。时下教育,只是看重于考试关键的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考试之外,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培养、丰富的艺术文化熏陶以及一些传统的民间工艺传承,往往被思想比较落后的乡村教育忽视。
同时,当代的教育界也很难想象到: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建筑大师鲁班、李春、教育家孔子、药王孙思邈、华佗等等,外语肯定没学过,当代的语文、数学应该更不用说,理化生、政史地?那时候都没有吧?为什么没有应试制度却能够成长出千古留芳的文化大师?
很明显,对于教育之道而言,时下的应试教育并不一定就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方案。
其实,对于当代的教育界而言,无数的知识领域已经在我们面前打开了一个无限遐想的空间。各个领域都去涉猎一番?明显是成人都很难做到的。尤其,伴随各个领域的知识不断被开拓、进取,对于个体而言,要去充分涉猎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贪求过多,很容易造成门门都稀松平常。
况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会有优点、有不足。与其把时间耗费在补充短板上,真的不如细心地选择一个或几个擅长的领域去深入研究。
同时,教育对人的评价,又何必执迷于多门功课的肤浅分数?
大学之道,在于明白自身所长,更在于明白如何取舍。尽管,有时候我们可以在多个领域里发展起来的,然而,生命分配给我们的时间却是一定的!既如此,何不在真正擅长的一个领域里放手一搏?
大学之道,不在于多杂,而在于精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