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养老金的计算,很多即将退休的朋友,都希望知道自己的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自己的养老金计算是不是正确的,有没有错误,始终不是很放心。但是如果自己知道了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需要哪些数据,那么自己可以计算自己的养老金,心里感觉也比较踏实。
要了解养老金的计算办法,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己的养老金包括哪些内容。对于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来说,多数人的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
对于有视同缴费年限,或是在个人账户建立之前具有实际缴费年限的人,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在机关事业单位办理退休的人,现在办理退休的人,多数人都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此外,各个地方还有一些增发类的养老金,比如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的增发养老金等。比如四川的增发养老金不但包括了独生子女父母、还有企业取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取得科技进步突出贡献的人员,在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人等。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为:养老金计发基数加上本人的指数化缴费工资除以2,乘以缴费年限,乘以1%。换句话说,基础养老金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作为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是由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来支付的,大概占了整个养老金金额的三分之二左右,也是养老金的大头,也就是单位缴费部分在养老金中的体现。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式为:个人账户存储额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储存额包括本人缴费的8%本金,还有历年形成的资金利率两个部分。个人账户储存额可以通过参保地的手机APP进行查询。相对应的计发月数,是按照城市平均寿命来确定的。比如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55岁退休为170个月,50岁退休为195个月。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从个人账户中支付,个人账户支付结束以后退休人员还健在的,由统筹基金继续支付,个人账户还未支付完去世了的,余下的部分家属可以继承并一次性支取。个人账户养老金占基础养老金的三分之一左右。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为:企业职工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办法各个地区之间不同。总体上分为两种计算办法。一是普遍采用的计算办法,即养老金计发基数乘以视同缴费指数,乘以视同缴费年限,乘以过渡系数;二是养老金计发加上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除以2,乘以视同缴费年限,乘以过渡系数。
根据上述介绍,大家对养老金计算有一个基本的概念。养老金计算和其他数学题一样,要准确计算一个人的养老金,首先要保证数字的准确性,只要有了准确的数字,人人都会计算自己的养老金。
在养老金计算中,根据计算公式,需要这几个数字。
一是退休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是根据上年度职工全口径统计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多数地区已经实现了全省统一。但也有少数地区还没有完全统一,今后实现全省统一是大趋势。比如四川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8079元,上海市为12185元,江苏为8613元等。
养老金计发基数是由省级人社部门、财政部门联合公布的,这是公开的数据。养老金计发基数是计算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最重要的数据,计发基数越高,养老金就会越高。
二是平均缴费指数。平均缴费指数是根据历年本人的缴费基数除以社保部门公布的缴费基数的比例相加,除以累计缴费年限而来的。平时的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指数就会越高,退休时的平均缴费指数就会越高。在退休时的养老金核算单中,都会有平均缴费指数这个数据,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也要计算到平均缴费指数之中。
三是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是计算平均缴费指数的依据之一,同时也是用来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视同缴费指数的确定办法,全国各地是不统一的,在有的地方,企业职工的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实际缴费指数确定;机关事业单位是按照职务、职级和专业技术职称来确定。
四是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之前国家承认的工龄,在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后的缴费年限确定为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为退休时的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五是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储存额主要用于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包括比人缴纳的本金和利率两个部分。本金部分是本人缴费基数的8%,缴费基数越高,个人账户本金就会越高;利率部分人是每年计算一次,根据本金的高低来乘以当年的计算利率。个人账户储存额越高,个人账户养老金就会越高。
此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退休时还要计算职业年金,要计算职业年金就需要知道职业年金储存额是多少,职业年金存储额也包括本金和利息收入两个部分。计算办法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似。
综上所述,在养老金计算时,必须要知道养老金计发基数、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累计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职业年金储存额等基本数据,有了这些基本数据,套入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人人都会计算自己的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