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纸旧影话九江|良友——“新中国”干部之摇篮,1937年

冯晓晖 2024-07-05 23:44:34

文 / 冯晓晖

"故纸旧影话九江"系列深入挖掘报刊书籍、档案文件、照片地图等原始史料,以当代视角进行解读,多维度地展示九江近代的历史风貌。

【本篇资料】

来源:《良友》第一三零期,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月十五日

标题:新中国干部之摇篮

摄影:蒋仲琪

出版:良友图书印刷有限公司

【背景说明】

《良友》是20世纪20年代起在中国出版的大型综合性摄影画报,1926年2月创刊,至1945年停刊,出刊期间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画报。1945年后曾多次复刊,但影响已非从前。《良友》在民国时期的画报中刊行时间最长,印刷精美,又极富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现代新闻出版史、摄影史等多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良友》共出版174期,有20多期介绍了庐山及周边的风景名胜、社会生活、政治人物活动和军事战争等。编者对其中部分报道、图片进行了整理解读,分多篇发布。

本篇组照共13幅,占两个版面,其中第一个版面介绍了牯岭三大建筑中的大礼堂和传习会所,第二个版面介绍了山南海会寺庐山军官训练团。这些照片的历史文献价值很高,大多未曾出现在当代庐山文史资料中。

摄影师蒋仲琪,中央社记者,曾担任蒋中正的专职摄影师。

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标题将“新中国”三字加上了引号。

【正文】

新中国干部之摇篮

SCHOOL FOR BETTER OFFICIALS

具有复兴民族意义之庐山暑期训练团,第一期已于七月九日开学,受训人员约万余人。特为暑期训练而建之庐山传习学舍,建筑历时年余,所费达七十万。伟大精美为庐山冠(蒋仲琪摄)。

庐山传习学舍之壮观。

The recently completed school build ing, with Lushan, that famous summei resort as its back ground.

传习学舍之内部设施,至为完美。上两图即该舍之学员宿舍,每一宿舍容二十人或四十人不等。

传习学舍之建筑,宏伟壮丽,其中如大礼堂,宿舍,图书馆等,亦具备。上图即该舍之大礼堂。

The big, magnificently constructed Assembly Hall.

团部办公室(Office of the staff.)

学员会客室与阅报室(Reception room and newspaper room.)

讲堂(One of therooms.)

大礼堂内部(Inside the As- sembly Hall.)

【解读】

本篇名为新中国干部之摇篮,实为面向中高级军官的庐山军官训练团。

1933年,为了实施“剿共”计划,提高部队技战术水平,蒋介石在庐山五老峰下的海会寺开设了庐山军官训练团。在1934年和1937年,又开设了两次,训练军官多达2.5万人。国民党军队的大多数将、校级军官,都曾在庐山受训。本篇介绍的是1937年度训练团(改称为暑假训练团),因七七事变,训练团只开设了两期,培训军官约7500人。

在山下的海会寺训练基地建设的同时,蒋介石下令在牯岭建设一个主要面向高级军官和理论学习为主的培训基地,并承担政府会议等职能,这就是后来名闻天下的“庐山三大建筑”。

“庐山三大建筑”中,传习学舍(今名庐山大厦)于 1935 年动工兴建,1936 年落成,实现住宿功能;庐山图书馆(今名庐山抗战纪念馆)于1934年8月开工,1935年8月5日举行落成典礼,集图书、教室、会议室于一体;庐山大礼堂(今名庐山人民剧院、庐山会议旧址)1935 年年底开工,1937 年竣工;承担礼堂、食堂功能。

现在的“三大建筑”外观改动较小,内部变化较大。其中庐山大厦的内部走廊还有些老样子,二十至四十人的宿舍都改成了标准间,门口还都挂上一批著名将军的名字,也不想想他们在庐山的都有别墅,实在是不伦不类。庐山抗战纪念馆中的大会议室复原了当年庐山谈话会的场景,其余都改成了展馆,除了展板还是展板,空荡荡的。庐山人民剧院复原了1970年第三次庐山会议的场景,一楼是介绍庐山会议的展览馆,观众绝对想不到这里是食堂。

本组中三座建筑的内部照片很有价值。\

【正文】

The governmental institution at Kuling for the training of officials under the personal supervision of Generalissimo Chiang, during the summer.(政府机构设于牯岭,在夏季训练官员,由蒋委员长亲自监督。)

蒋委员长演讲(左图)

全体教官及学员向蒋委员长致敬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 bowing before Gen. Chiang.

蒋委员长,暨戴季陶,吴稚晖,俞飞鹏、吴鼎昌等与参加开学典礼后留影。

Gen. Chiang poses with other high officials after the opening ceremony.

演讲后之蒋委员长,举手宣读军人读训

The German Pavilion on the opening day.

下图为何团副健,与陈教育长诚

Generals Ho Chien and Chan Ching, vice-president and deen of the school respectively.

【解读】

戴季陶(1891—1949年),原籍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曾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长期任考试院院长。1948年任国史馆馆长。后在广州自杀。戴季陶是中华民国国旗歌的作词者。有蒋介石的“国师”之称,是蒋介石的忠实“智囊”。

吴稚晖(1865—1953年),江苏武进人。中华民国开国元老。国民党内著名的右派人物,是蒋介石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后基本上脱离了政治活动的前台。1949年赴台湾。

俞飞鹏(1884—1966年),浙江奉化人,早年入北京军需学校。后追随孙中山,曾任粤军总司令部代理审计处长兼黄埔军校军需部副主任。因与蒋介石同乡,成为蒋嫡系亲信。先后任交通部部长、后方勤务部部长、公路总局局长等职,1947年晋升陆军上将,1949年去台湾。

吴鼎昌(1884—1950年),浙江吴兴人。清末官员,进士,民国初期金融界人物,企业家、官僚。新记《大公报》投资人,社长,后任南京政府实业部部长、贵州省政府主席。

何团副健:何键(1887—1956年),湖南醴陵人。民国时期湖南省政要,曾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二级上将,以在湖南积极对付中国共产党而闻名,曾下令处决毛泽东和朱德的夫人。

陈教育长诚:陈诚(1898—1965年),浙江处州府青田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是中国国民党的党、政、军首要人物之一。陈为蒋之心腹干将,曾任军长、兵团总指挥、集团军总司令、军政部长、湖北省政府主席、国防部参谋总长等要职。到台湾后,历任台湾省主席、行政院长、副总统和中国国民党副总裁。

本页面内的照片全部拍摄于海会寺暑假训练团基地。训练团团长由蒋介石兼任,陈诚、何健等人任副团长,陈诚并担任教育长,统管训练团各项工作。训练团注重政治教育,一批国民党军政界元老、文化界名流来此发表演讲,故戴季陶、吴稚晖等人出现在训练团现场。

【编后记】

编者之前一直以为,“庐山三大建筑”就是它们的统称,读完本篇才知道,三大建筑的统称是传习学舍。传习出自《论语·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王阳明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是《传习录》。蒋介石称《传习录》为其终生喜爱之书,称其为“终生的精神食粮”。昔日庐山传习学舍之名为蒋亲笔所题。

0 阅读:10

冯晓晖

简介:旅行、摄影、码字,多个职业,多种角色,多一种维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