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内有“风邪”作祟,记住一个“少”字,比吃药管用!

灵松谈育儿 2024-11-23 14:58:48

在中医理论体系里,抽动症的产生多因肝火亢盛,进而引发肝热,当此热发展到极端时,便会催生风邪。

而孩子一旦呈现出诸如挤眼睛、摇头、耸肩缩脖、抽鼻子、甩胳膊以及踢腿等一系列表现,实则是体内有 “风” 在兴风作浪。

究其根源,此病症与饮食之间存在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主要是脾胃失和所引发,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不良饮食习惯所酿成的苦果。

现今许多孩子都存在挑食的现象,且大量摄入高热量食物。正如中医所云:“脾为生痰之源”。当饮食毫无规律可言时,脾胃虚弱之人便无法有效地运化水湿,致使湿气逐渐凝聚成痰。而痰湿一旦上犯,干扰心神,便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不良影响,进而致使抽动症状愈发加剧。与此同时,痰与热相互交融,便会形成痰火。

由于孩子频繁食用肉类及高热量食物,体内痰火不断积聚,变得愈发旺盛,这便是抽动症状迟迟难以改善的重要原因。

案例

一位10岁的小患儿,在医院被确诊为抽动症,然而前期治疗成效甚微,后经朋友引荐前来门诊求诊。

其具体症状表现为:频繁且不自觉地眨眼、嘴角抽动,还会发出吭吭的声响。此患儿格外怕热,极易出汗,大便周期较长,两三天才排便一次,甚至时常毫无便意,同时还常常伴有腹胀之感。夜晚睡眠质量堪忧,极为不安稳,多梦且频繁苏醒。情绪波动起伏较大,注意力难以集中。患儿母亲补充道,孩子日常挑食现象极为严重,对高热量食物与甜食情有独钟,饮食习惯可谓混乱无序。

经详细诊断,发现该患儿体型略显肥胖,腹部高高隆起,肌肉质地松软,面色微微泛红,舌苔呈现出黄腻之态,脉象弦数。

综合患儿的种种症状、舌象脉象以及饮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最终确定其为肝火旺盛、痰热内扰型抽动症。

治疗原则为:平肝熄风、清热化痰。

所开具的方剂如下:天麻、钩藤(后下)、石决明(先煎)、黄芩、栀子、半夏、陈皮、茯苓、竹茹、珍珠母(先煎)、炒麦芽、荷叶、山楂、泽泻。

并且,医生特意嘱咐家长,务必让孩子增加青菜、杂粮的摄入,同时尽量减少油炸类高热量食物的食用。

那么,治疗效果究竟如何呢?

在二诊时,便欣喜地发现孩子的抽动次数显著减少,大便也恢复了正常的排泄规律。于是,继续沿用原方进行巩固治疗,同时要求孩子始终保持清淡的饮食结构,持续用药。

至三诊时,孩子的抽动症状已几近消失,家属反馈治疗效果极佳,遂将用药方式调整为间断性用药。

在停药之后,进行了长达一年的随访观察,令人欣慰的是,孩子并未出现复发的情况。

下面,让我们一同来剖析一下这一治疗思路。

此患儿的问题核心在于饮食方面。由于长期大量食用油炸食品,极易在体内滋生内热,通俗来讲,就是所谓的 “上火”。而这股胃火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孩子对美食的过度偏好,青菜与杂粮摄入严重不足,而肉类食用过量。一旦上火,胃中积聚的过多热量便会顺势传入肝经,从而引发肝热。此时,孩子往往会表现出脾气暴躁、性情急躁等特征。若情况进一步恶化,这种热邪便会诱发中医术语中的 “热极生风”,也就是 “肝风内动” 现象。此时,体内的内风裹挟着痰湿上犯头目,最终导致了抽动症的出现。

再来看这一方剂的精妙之处。

其中,天麻具有平肝熄风之功效;钩藤能够清热平肝、息风止痉;黄芩与栀子可清热泻火;半夏与陈皮可燥湿化痰;茯苓能够健脾利水;珍珠母则可平肝潜阳、安神定惊。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许多家长出于对孩子的关爱,从小便为其提供各种滋补品,总认为孩子需要全方位、丰富多样的营养补充。然而,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自身并不缺乏这些营养物质。在此种情形下,若盲目地进行营养补充,反而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诸多潜在隐患。

因此,在孩子的饮食安排上,家长们应牢牢铭记一个 “少” 字,以清淡饮食为主导方针,如此方能有效预防抽动症等各类因饮食不当而引发的疾病。

0 阅读:2

灵松谈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