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李杨导演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拍了一部电影叫做《盲山》。
这部电影的故事内容很简单:
一个女大学生叫白雪梅刚刚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她,被人骗到大山里,随后被人贩子以7000元的价格给卖掉了。
而为了逃出大山,这个女大学生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
直到她最后绝望的时候,父亲终于带着警察来救她了。
而最后的结局有两个版本:
国内的大结局是警察把白雪梅给救了出去。
但是她的2岁孩子,永远的留在了大山里。
国外的版本呢,就完全不一样。
警察走了以后,山里人要带白雪梅走,还要打白雪梅的父亲。
为了救父亲,白雪梅选择了一刀砍死了自己的“丈夫”。
其实这两个版本,我都觉得挺合适的!
第二个版本,虽然血淋淋了一些,但是这却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
第一个版本的结局呢,看起来大团圆,实际上,也有导演李杨背后的思考。
特别是警察不仅仅把白雪梅救走了,还救走了几个同样被拐卖来的妇女。
可是到了中途,这几个妇女,因为舍不得孩子,再次跳车回到了大山里面。
可以说这个结局,更有深意,更有思辨一些。
不过这次我看完《盲山》,却不想只给大家分析一下这部电影的结局如何如何,这次我想跟大家聊聊,为什么白雪梅几次都逃不出去?
第一次白雪梅逃跑,她没带钱,就不用多说了。
关键是后面几次逃跑,白雪梅为什么会失败呢?
比如白雪梅和黄德诚那一次,明明黄德诚是有能力救白雪梅走的,为什么他们却没有成功呢?
其实这就得分析黄德诚的为人了,看起来是一个老实人,看起来是一个有知识,有水平的人,看起来和山里的人不一样。
实际上呢,他到底和山里的人一样:愚昧,无知。
甚至可以说他比山里人还多了一层“道貌岸然”。
因为他并不是真的想带白雪梅走,也并不想救白雪梅。
他只想一直和白雪梅保持偷情的关系,他只想一直和白雪梅在一起。
所以在后面,白雪梅的“婆婆”发现黄德诚和白雪梅偷情以后。
黄德诚是二话不说,背上行李就离开了大山。
这个动作就说明了他的内心,就是一个渣男。
而这次逃跑的失败,真的给了白雪梅沉重一击,谁能想到,黄德诚这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和这大山里的人也一样愚昧,也一样无知呢!
当然在我看来,这部《盲山》最最精彩,最最高能的一幕,还是白雪梅终于靠自己的身体换来了钱,终于找准了机会,坐上了离开这里的汽车的时候。
她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解放,她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回家了。
可是谁能想到,坐在班车里面,她还能被抓走。
从司机,到班车上的群众,再到过来维持秩序的交警。
可以说所有人共同用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间接阻止了白雪梅的逃生之路。
所以说,这部电影讲的不仅仅是“盲山”,讲的还是“盲心”,讲的还是人性。
但凡是有一个人出手相助,但凡是有一个人站出来问一句,白雪梅都能被救出来。
可是集体的“袖手旁观”,群体的“迷失”,确实让悲剧发生了!
为什么最后导演会安排李青山这个小孩子,给白雪梅寄出去信呢?
其实李青山这个角色的出现,就是纯真,美好的象征。
虽然大山里的大人,愚昧无知。
但是李青山这个孩子,却还是白纸一张。
他想读书,他想了解外面的世界,他想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所以在白雪梅教他读书写字那一天开始,李青山就注定了会帮助白雪梅。
最后白雪梅的那封求救信也确实就是李青山给寄出去,而且他还说了一句:“没有任何人看到他!”
这就说明了李青山才是这个大山里最与众不同的一个人。
他是希望,他是新生,他是未来。
他就是白雪梅生命中唯一的一点光亮。
只是,正如前文所说:在国内版本里面,白雪梅最终是被救走了,但是她的孩子却被留在了大山里。
虽然她的故事看起来结束了,可是她的故事实际上并没有结束。
就像那两个跳车再次回到大山的妇女,也许未来的某一天,白雪梅也还会再回来。
因为那个婆婆说了一句实话:等你当了母亲,就能理解我了!
这就是真相,这就是这部《盲山》,无论多少年后再来看,都能给人无限冲击的根本原因。
不止讲真实的故事,也讲真实的人性,李杨导演这部电影,确实值得回味!你们觉得呢?
文/晴晴的娱乐日记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晴晴的娱乐日记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