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宁浩和葛优跟喜剧已没什么关系了…

影视独舌 2024-10-05 15:04:01

国庆档三天下来,票房大势已见。首日影市飘红,但之后单日票房下降较快,很难说扭转了暑期档以来的颓势。也的确有很多现象之下的规律显现出来,值得一说。

《749局》吃了什么红利?

《749局》是国庆档预热期最安静的电影,也是国庆档第一天最风光的电影。

10月1日当天,《749局》以1.72亿元拿下了票房日冠。但第二天就被《志愿军:存亡之战》大幅反超。到第三天又被《浴火之路》反超。

开始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只能说,中国观众盼国产重工业电影如大旱之望云霓。

国庆档纵然密密麻麻排了十部电影,实际上算重工业电影的只有《749局》和《存亡之战》。而《存亡之战》是《志愿军》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早已揭下神秘面纱。

在艰难困苦中孕育八年,投资断流后导演垫资拍戏,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研究机构,《749局》的BUFF叠满。就连低调的宣传,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饥饿营销。

还有“怪兽片”这个极有诱惑力的标签。好莱坞电影近些年在内地的票房每况愈下,怪兽片是仅剩的能打的类型。从《阿凡达2》《哥斯拉大战金刚2》到《巨齿鲨》《异形:夺命舰》,有怪兽的地方就有票房。

《749局》延续了《九层妖塔》的怪兽路线,同样构成了对观众的显在吸引。

国产片中的上一部重工业电影是谁?是魔幻大片《封神第一部》。再上一部是科幻大片《流浪地球2》。

这是非进影院不能领会其视听震撼的片型,也是拍好了能催生极大国族自豪感的作品,更是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绝对不能或缺的产品。

可是随着疫情的突袭,票房的蒸发,资本的退潮,国产重工业电影就快断顿了。所剩不多的几个选手,其实都是疫情前就已经上马,但因为各种原因而迟迟不能上画的。《749局》就是其中的一部。

不管在走进影院时带着多少狐疑,你得承认《749局》是被当作国产工业大片来期待的。它的类型、造价、场面、叙事,也毫无疑问是奔着这个目标挺进的。观创之间在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首日的票房井喷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然而电影早已走过了“口碑大好撑一月,口碑不好卖一周”的时期。口碑不好的影片实际上只有一天半的热卖期:未见真容时的题材红利,开画头一天的高票房吸引的次日预售。

口碑的发酵可能需要三天,口碑的崩塌一天就可以完成。《749局》的票房走势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观众对重工业影片的偏好,被谁接过去了呢?《存亡之战》。

虽然大致轮廓已心中有数,但这毕竟也是一部视效大片。而且这一部明显比第一部更好看:叙事更集中,战法更精良,爽感更澎湃。目前看,它将成为国庆档的最大赢家。

《爆款好人》吃了什么亏?

宁浩+葛优,《爆款好人》三天过去只有1400万票房。这不能不让人感觉惊悚。

不过一想,宁浩的上一部电影《红毯先生》,主咖是刘德华,票房也没能达到一个亿。

说葛优和刘德华老了,宁浩过气了,都是很难辩驳的理由。但问题恐怕不是这么简单。

两部电影我都亲测过,不能说是创作上的精品,但都不差。10分制打7分,我不觉得亏心。

《红毯先生》首映后,曾留下一个金句,说这部电影“平等地创飞了内娱的每一个人”。

《爆款好人》也可仿照这个句式描述一下:它平等地创飞了短视频内外的每一个人。

宁浩的电影,总是在滑稽或者搞笑之外带着一丝“责任感”。所谓责任感,就是不平于社会现状而进行讽刺。“创飞”实际上就是讽刺,就是该死的责任感的外化体现。如果他对一切甘之如饴,还会刻意制造“交通事故”吗?

早年间的宁浩电影,《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心花路放》,虽然也暗藏机锋,但自带没心没肺和癫狂恶搞,共鸣者甚多,而且上升时期的社会氛围也经得起黑色幽默的讥刺。

后来的宁浩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红毯先生》《爆款好人》,虽然也贴了喜剧的标签,无一不是在诊断严重的时代病症。忧心日甚一日,哀叹日甚一日。虽然还想给观众带来笑声,其实已经力不从心。

我甚至觉得,宁浩现在拍的不是商业片,而是文艺片。宁浩已不是在用社会素材烹制喜剧大餐,而是在用电影思考沉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网络时代中人类的种种异化和恶变。

《红毯先生》里,提前来到公共场合,亲自把自己的人像调整到C位的影帝,不也是无时无刻不在社交媒体上秀自己的芸芸众生吗?在非公共场合,一见到红点就要贴胶布的明星,不正是石家庄民宿“针孔摄像头”事件的预言吗?

《爆款好人》里,以“维权”为业的张北京(葛优 饰),处处都有鲜花笑脸相迎。而一旦转入带货的赛道,马上就因为“目的不纯”而人设崩塌。社死瞬间千夫所指,他的脸恨不得成为人类公敌。几天过后走在街上无人问津,还归素人一枚。

这不就是我们见怪不怪的只有七秒记忆的网络生活吗?

如果你不能投入地加入其中,就不太可能到位地搞好服务。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观众都是来做情绪大保健的,不是来听人叭叭讲课的。

目前能做好这件事的,是《抓娃娃》的闫非、彭大魔+沈腾、马丽,《热辣滚烫》的贾玲+雷佳音,《年会不能停!》的董润年+大鹏。

一个喜剧导演到了一定年龄,有了一定成绩,往往会越来越严肃,甚至失去赖以成名的搞笑的本领。之前有周星驰和冯小刚,现在又有了宁浩。

这其实也不限于喜剧导演。很多商业片导演成功了以后都有奔向更加深刻、复杂赛道的内驱力。暑期档的《解密》,就是陈思诚走出舒适区,主动上难度的进击。

无可如何也罢,主动求变也罢,不能按照未落纸面但观众心里早就签约的路线走,票房上很难取得成功。这是铁的事实。

但作为评论者,我能看到更加“文艺”的宁浩和陈思诚的可贵价值。也许,在电影已经作别“金元”时代之后,他们拍这种忠于内心表达的电影,首先要做好预算的控制。

比情绪更有价值的是什么?

《浴火之路》的票房后劲尚可。虽然不大可能追上《存亡之战》,但以其体量和成本而言,很可能是这个档期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电影。

国庆档票房前三名排定后,这个档期成就了类型片的胜利。过去几年,不管是“我和我的”系列,还是《热辣滚烫》《孤注一掷》,大家都说是情绪价值的胜利。

情绪价值也不是万能的,今年中秋档的几部话题电影《野孩子》《祝你幸福!》《出走的决心》情绪是拉满了,票房价值有限。

个人觉得,情绪价值是特定社会氛围下的票房利器,电影的长治久安还得回到千锤百炼的类型化之路。

《存亡之战》和《749局》是重工业电影,妥妥的类型片。《浴火之路》是现实题材,它采取的是现实主义和类型化相结合的叙事策略。

都是失独和打拐题材,十年前陈可辛执导的《亲爱的》是标准的现实主义风格,一悲到底,摇动人心。

《浴火之路》则一半一半,美术置景造型是追求现实质感的,失子的悲怆也真真的。尤其是潘斌龙扮演的老侯在得知儿子已死的情况下,直接选择坠亡的那一幕,让人悲从中来。

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则是离地三尺的。肖央扮演的赌棍和刘烨扮演的杀手,都不是生活的常态。沉重的现实因为类型片的加持,有了情绪的出口和暴烈的爽感。类型片因为现实底色的浸润,有莫名其妙的临场感和代入感。

出狱的混混,惶急的杀手,危险的女人,荒凉的大地,《浴火之路》有着标准的西部片的气象。只是碍于那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世上没有法外之地”的框框,人物的走向早早就要铺垫,手上有人命的老赵(刘烨 饰)是不可能活到最后的,而另一个主角老崔(肖央 饰)不能也挂了,就得和杀人情节处处切割...

这种教化当先的前置立场,实际上是情节冲高的心理负担,也是影片成色的拉低者。

这固然逼出了一些巧夺天工的创设,比如《边水往事》创造了一个“你没有见过但又不觉虚假的世界”,但更多的时候带来了无法回避的套路和品质的损伤。

价值导向的把握,不是只能在结果上做文章。管理者要相信观众明辨是非的能力,观众也要认同戏剧的假定性。这些创作上的结解开了,生产力就解放了。

【文/李星文】

0 阅读:41

影视独舌

简介:此用户有点懒,还没有正式介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