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近代史,必然绕不开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是一次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的尝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大大促进了民众的思想解放,为下一轮真正的革命奠定了基础。
戊戌变法对于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有多深远呢?简单引用一下互联网上常说的一个段子:谭嗣同虽然就义了,但是他有两个厉害的徒弟杨昌济和蔡锷,而这两个徒弟又各有一位大神弟子教员和总司令,最终谭嗣同的两个徒孙帮他实现了理想,建立了一个新中国。。。这不完全是段子,基本属实。
回到戊戌变法本身,留给后人的印象更多是悲壮,这种悲壮不但是因为最后六君子被杀,以悲剧收场,还在于这场变法改革注定是无法成功的,后世从上帝视角看过去,到处都是糟点,然而当时的民族精英们就这样义无反顾地投身进去,留给后世浓郁的悲壮色彩。
其实仔细想想戊戌变法,疑点不少。。。
为何变法如此激进?
谭嗣同为何不跑?难道就是为了用他的血唤醒民众么?
袁世凯到底有没有告密?
为何慈禧非要杀掉这几人?
几个人的背景都非常厚重,为何没有实施营救?
所以整理本文,来简要梳理一下。为了便于阅读,分成下面的几个问题。回答清楚这几个问题,对于整个事件也就基本弄明白了。至于上面的那些疑问也就想清楚了。。。
1,为何要变法?
2,计划如何变法?
3,变法的过程如何?
4,变法为何会失败?
5,为何非要杀掉六君子?
6,六君子关系都很给力,为何没有营救?
为何要变法?
简单来说,就是不变不行了。再不变就要亡国了。
1895年4月,清政府打输了甲午战争,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割让了大片土地,还要支付几亿两白银的赔款。这是继鸦片战争之后,国人受到的再一次的巨大刺激。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等待这个国家的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彻底沦为列强的殖民地,甚至被瓜分。
鸦片战争之后,国人被狠狠打了两巴掌,天朝上国的梦已经醒了。不过那一次,感受最深的是士大夫阶层,对于普通民众,大部分仍旧是茫然无知。
官员们已经感受到切肤之痛,纷纷上书,推动变革,后来朝野形成了共识,搞洋务运动来救国。
洋务运动的核心就是两句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
呵呵,显而易见,士大夫还是舍不得放下他们的吃饭家伙,说是变革,其实主要还是夹带私货。
那变革能搞成才叫见鬼了,果不其然,热热闹闹搞了几十年,搞出了南洋造船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轮船招商局,兰州织呢局,最后还搞出了北洋水师这个亚洲最强海军,然后甲午战争居然连小日本也打不过。。。
要知道,日本是个弹丸小国,上千年来一直都是在学习中国的文明,现在反手狠狠抽了中国两巴掌,这让国人怎么忍?
那只能说明前面几十年的路走错了,至于后面该怎么走,干脆抄作业吧。看看人家西方列强是怎么做的,日本是怎么做的。。。
西方列强也不是一直都那么强,英、法、美、德等都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进行了变法改革,然后才快速崛起的。
曾经被西方欺凌的俄国和日本,也是通过变法才摆脱了困境,也成为了列强的成员。
既然有样本,我们照着描就是了。当时的很多有识之士就是这么想的。
如何变法?
既然是抄作业,那就比较容易了。能想到的维度都对比一下,不一样的咱就改。
1、文教改革: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立译书局,派留学生到西方和日本留学;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人家都是大学,咱也设立大学,要学习西方,翻译,留学必不可少,人家从制度上鼓励科学,咱也照着做。。。
这些还都好说,就是废八股,兴西学这一项阻力极大,因为动了读书人的奶酪,还不是说分蛋糕,是直接要把桌子给掀了。
2、经济改革:设立农工商局、路矿总局,提倡开办实业,修筑铁路,开采矿藏,组织商会,改革财政,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这一项反对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不太懂,弄懂了的暗自窃喜。因为能在朝中参加讨论的人,都是有机会参与分配这块蛋糕的。换句话说,这是个发财的好机会,你早点弄懂,就能早点参加分润。如果你一直懵懵懂懂没搞清楚状况,那对不起,你就继续吃你的老米饭吧。。。
3、军事改革:改用西洋军事训练;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筹设武备大学堂;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这一项其实早已开始试行,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练的就是新军。新军的编制,武器,装备,训练方法统统沿用西方体制。这时看起来确实是强兵,至少在国内是没有对手的。
到好多年之后才发现,即使是这一项,也只是学到了表面,真正该学的根本没学会。。。
4、社会改革:将城乡许多祠堂、庙宇改为学堂,破除迷信。
这一项在基层反对的声音很大,主要是触碰到了乡以下的乡绅阶层的核心利益。。。
5、政治改革
(1)开放言路。光绪皇帝下诏,允许报纸指陈利弊,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又下诏,凡院、部司员欲条陈意见,均可上书,通过本衙门的堂官代传。普通百姓可以通过都察院呈递;
(2)精减机构。撤销詹事府、通政司等六个中央衙门,各省也做相应裁减;
(3)任用新人。任命维新派杨锐、刘光第、谭嗣同为“军机衙门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
(4)仿效康乾旧制,开懋勤殿,使之实际上成为皇帝与维新派讨论制度改革的核心机构;
政治改革的内容最多,也是最硬的一块骨头。开放言路,任用新人,都是皇帝你说了算,不过要我们支持那不可能。
另外如果你要精简机构,甚至裁撤机构,那就真得好好说道说道。。。
所以你看,改革就是这样,没改到自己,怎么都行,改到自己的话,就是不可以。
实际上变法的核心人物康有为,还有好几项新政没敢发表出来,不知道是他自己不敢,还是被光绪或者其他人给叫停的。不过看看这些内容,确实够吓人的。。。
比如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及教会,以孔子纪年,制订宪法,开国会,满汉平等,君民合治,皇帝亲自统帅陆海军,改年号为维新,断发易服及迁都上海等。。。
要说这康师傅真是一个妄人,啥都敢想,啥都敢说,啥都敢干。。。上面这些,弄成任意一条都得无数条人命才行,他倒好,嘴皮子一嗑,全秃噜出来了。。。
变法过程如何?
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创办了《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鼓吹变法,并组织了强学会。
康有为,梁启超是鼓吹变法最为卖力的两个人,尤其以康有为最为热衷。康正好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当年,在北京参加考试,还考中了进士。
当时他联合了1300多名来京赶考的举人一起上书,请求变法,这就是有名的公车上书。
事实上,这不是康有为第一次上书了,六年前他来京参加乡试时,也上过一次书,不过那次基本没啥水花。
康师傅每来京师一次,都不空手,必须折腾一把,在利用舆论方面绝对是个天才。。。
1896年8月,为了宣传变法,把持舆论,《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开办《国闻报》,成为北方宣传维新的重阵。
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创办了《湘报》。
谭嗣同在长沙先办了时务学堂,后办了南学会。和谭嗣同一起办学的是他的生死之交唐才常。蔡锷是时务学堂的学员,确实算得上是谭嗣同的学生;杨昌济参加过南学会,最多算是认识谭嗣同,还不能说是师生关系。蔡锷后来担任云南讲武堂教官,朱德是第三期学员,这是实打实的师生关系;杨昌济和教员,那就更加没得说。
所以,网上那个段子说得也没错,确实是谭嗣同的两个徒孙帮他实现了理想。
1897年冬,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在严重民族危机的刺激下,变法救亡的呼声迅速高涨。康有为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迫在眉睫,如果再不变法,不但国亡民危,就是皇帝想做老百姓都要做不成了。光绪帝接见康有为,表示自己不做“亡国之君”,请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诏书中重点提到创办京师大学堂,变法正式开始。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了上百道变法诏令,大力除旧布新。
光绪皇帝太急了,几千年的传统指望在几个月之内就完成除旧布新。
这个和他的个性有关,他本身就是有些操切的性格;也和他太年轻有关;当然更多还是因为康有为的鼓动。
维新派对他们自己和对手的力量完全没有清晰的判断,贸然出手,过于儿戏。
1898年6月16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连下三道诏书,把人事任免和京津地区的军政大权重新控制在自己手里。变法开始后,守旧派不能容忍,开始频繁给慈禧太后上书,要求杀了康有为、梁启超这些乱臣贼子;奕劻、李莲英跪请太后恢复“垂帘听政”;御史杨崇伊多次跑到天津去和荣禄密谋,内外传言四起,都说将要废除光绪,另立皇帝。
慈禧本来是观望态度,既然已经让光绪亲政,从法理上皇太后已经不可以干政。慈禧尽管很强势,对祖制多少还是有些敬畏。
但慈禧从未真正放开权力,所谓让光绪亲政也只是有限放权给他,真正的核心权力始终掌握在慈禧手里。
慈禧对于权力的边界感以及分寸感是光绪远不能比的,慈禧在这方面属于无师自通的天才,晚清论权斗的本事,除了曾国藩,其他人在慈禧跟前连两个回合也走不下来。
被新政影响利益的保守派官员多次到慈禧面前告状,哭诉,还屡次离间慈禧和光绪,让慈禧认为光绪掌权后有对她不利的企图,这个对于慈禧影响很大。
1898年7月3日,光绪帝批准《遵旨筹办京师大学堂并拟开办详细章程折》,京师大学堂成立,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由中央政府直接创办的综合性大学。
1898年7月30日,光绪帝颁密诏给杨锐,嘱维新派妥筹良策,推进变法。密诏中提到:“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它?”
在京师大学堂之前,洋务派已经在天津,上海等地,陆续创办了一些大学,比如南洋公学,北洋公学等。
关于密诏,光绪你信得过杨锐,和他关起门密谈,说多少都行,写下来可就不保险了,万一落到别人手里,有可能成为自己的把柄。。。
至于这份密诏是何时给杨锐的,说法不一,也有说九月中的密谕其实就是这份密诏。可以确定的是,这份密诏是确实存在的,也确实是光绪交给杨锐的。至于杨锐是怎么传达给其他人的,说法更加是五花八门,有说杨锐改了几个字,让密诏看起来像是一份求救的信件,以此激起维新派的怒火。。。
1898年9月1日,礼部主事王照疏请光绪帝游历日本等国,以考察各国情况。怀塔布、许应骙不肯代送。王照弹劾他并到堂亲递,怀塔布不得已允许其代奏。许应骙则上奏弹劾王照“咆哮署堂,借端挟制。”
1898年9月4日,光绪下令将怀塔布、许应骙、堃岫、徐会沣、溥颋、曾广汉等阻碍变法的礼部六堂官革职。王照赏给三品顶戴,以四品京堂候补,用昭激励。
安排皇帝出国访问,这事确实是破天荒,礼部肯定不敢接,单看这事倒不是存心阻碍变法,只是正常反应而已。
光绪一口气撤掉了礼部2个尚书,4个侍郎,等于礼部六个堂官,一下子全拿掉,确实是有些冲动了。满人尚书怀塔布本来就算是慈禧的嫡系,一手提拔上来的,老婆还和慈禧是亲戚。那肯定不会轻易认栽,跑去找慈禧哭诉。
于是慈禧把光绪找来,一通呵斥,让他承认错误,认真检讨,收回成命。。。
但事情发展到这时,还是有限的冲突,算不上不可收拾。
1898年9月5日,光绪召见谭嗣同,并命谭与刘光第、杨锐、林旭以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军机章京上行走,就是到军机处临时到职办理文书事务的官员。简单来说,军机大臣相当于皇帝的秘书,军机章京行走就相当于军机大臣的秘书。
这个职务品级不高,权限很大,有了这个身份,见光绪就会容易很多。
1898年9月11日,光绪帝召直隶按察使袁世凯进京陛见。湖南举人曾廉上书请杀康有为,以正视听。
1898年9月13日,光绪帝拟开懋勤殿,设顾问官,慈禧不允。光绪帝手谕杨锐以变法之难,命康有为等详细筹议。
懋勤殿是乾清宫西侧的一座配殿,原为专供皇帝读书的地方。康有为等维新派建议以开设皇帝读书的懋勤殿为名义, “选集通国英才数十人,并延聘东西各国的政治专家,共议政治制度,将一切应兴应革之事全盘筹算,定一详细规则,然后施行。”
伊藤博文也在康有为建议聘请的专家之列,要说光绪的胸怀很不错。不过这事在保守派那儿,就成为一顶实打实的帽子,给扣到了光绪头上。
开懋勤殿,名为议政机构,实为决策机关。维新派打的主意就是通过这种架构,架空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当于形成了一个事实上的新的权力核心,而这个核心的关键人士全是维新派。这是慈禧绝对不能接受的。她怒斥光绪说: “小子以天下为玩弄,老妇无死所矣。”
帝后矛盾开始激化。。。
这份手谕中最重要一节的原文是: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废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废,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负圣意。尔等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审度,再行办理。
里面最要命的一句话是‘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从上下文来看,光绪帝的本意是说:你们不要太激进,否则连我都保不住皇位,还谈什么维新呢。你们还是多想想更妥当的办法。。。
按理说这是很合理的想法,问题是维新派那帮人刻意曲解光绪的意思,认为光绪帝帝位即将不保,需要维新派紧急救驾。。。后来的一切行动都是由这份曲解为源头。。。
看来九月中旬,光绪给杨锐的密诏更合理一些。
至于后来康有为逃亡之后,到处宣扬他手里有光绪给他的衣带诏,纯属是胡扯,他也始终拿不出来。他所提到的一些内容,应是从这份密诏引申附会出来的。
1898年9月14日,袁世凯抵北京。前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经天津抵京。
1898年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新建陆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任他为侍郎候补。另一方面,直隶总督荣禄以英俄开战,催袁急回天津。毕永年与谭嗣同议软禁太后事。
一见面就封官,意图太明显,后党立刻意识到光绪这是想要抓军权。那慈禧肯定不能点头同意,荣禄催袁世凯离京,必然是慈禧的授意。
毕永年和谭嗣同,唐才常都是好友,都属于比较激进的维新派。毕永年在围园劫后这件极端机密的大事上,是执行者的角色,他的任务是一旦发动,他将带领100多死士冲进颐和园。
1898年9月17日,光绪帝再召见袁世凯,命与直隶总督荣禄各办各事。光绪帝命康有为即离京赴上海督办官报局,传通过杨锐带给康有为密诏。
袁世凯看来这时还有些犹豫,仍在观望之中。不然的话,上司催促,肯定应该第一时间离开京城。而光绪当时,看起来也没有收拾荣禄的意思,至少他在见袁世凯时没有丝毫表露,只是让袁世凯和荣禄各办其事,各管一摊。
催康有为离京赴沪办报,用的是明谕,也就是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公开信。这个很不寻常,通常是很大很重要的事情,才会用这种方式。有可能是光绪已经预判到风险,让康有为赶紧避险,毕竟他才是保守派最痛恨的一个。至于其他几人,光绪大概没觉得慈禧会有那么狠,一口气全杀了。
光绪是法理上的皇帝,慈禧身边必然也有忠于光绪的人,所以光绪能够提前获取相应的信息,一点都不奇怪。
1898年9月18日,御史杨崇伊上书慈禧,称大同学会蛊惑士心,紊乱朝政,引用东人,深恐贻祸宗社,吁恳皇太后即日训政,以遏乱萌。
这就是拿伊藤博文说事,反正就是扣帽子,一抓一大把。。。
1898年9月19日,慈禧于傍晚时分,突然离开颐和园,返回大内。光绪帝自是日起迁居瀛台。康有为访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请英国公使相助,不成;又访伊藤博文,请游说慈禧太后。当晚黄绍箕劝康有为迅速离京;深夜,梁启超、康广仁等恳求康有为尽快出走。
慈禧这时大约还没计划对光绪动手,只是有所防范…
1898年9月20日,凌晨康有为携仆人李唐离京。光绪皇帝第三次召见袁世凯,之后袁返天津。光绪皇帝又接见了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亲密交谈。慈禧太后垂帘旁听,极为不满。当天深夜慈禧接到荣禄密报,说光绪帝欲软禁太后。据袁世凯的日记,谭嗣同于9月18日去法华寺夜访袁世凯,透露慈禧联同荣禄,要废除光绪的帝位,并提到皇上希望袁世凯可以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并包围慈禧居住的颐和园。袁世凯回到天津后的次日晚,听闻杨崇伊从北京带来的政变消息,以为他和谭嗣同的密谋已经泄露,为洗白自己,遂将谭嗣同的计划向荣禄报告。也有一种说法是,袁世凯离京前密告给军机大臣礼亲王世铎。
关于袁世凯是否告密,何时告密,向谁告密,是争议最多的一部分。
袁世凯日记中提到的,18号谭嗣同找他密谈,20号返回天津,21号晚他听说北京政变,当晚向荣禄告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袁世凯岂会安然无事?你一个带兵的重臣,听到这种造反的图谋,隔了三天才报告,还是在听到政变消息以后。你袁世凯当荣禄慈禧都是傻瓜么?
所以必然是在离开北京之前,已经告发了,至于是通过世铎还是荣禄,大概率还是荣禄,荣禄在那几天也在北京。
袁世凯曾给其兄袁世勋一封家信,更加是胡扯:盖缘皇上急欲变法图强,擢用康有为、梁启超等一班维新之士佐治改革。康梁遂设立保皇党以资号召,知余统练新军,诱引入党,密奏皇上将余破格超升授为候补侍郎。余思保皇本为臣下之天职,慨允入党。其党纲以革除腐败老臣、施行维新政策为宗旨。不料太后在颐和园得此消息,立召荣相并满汉大臣商议,欲废皇上为庶人,另立端王之子傅俊以承大统。事机不密,为康梁所探悉,急奏皇上,降密旨命余提兵围困颐和园,将太后软禁,荣禄等一班奸党一律逮捕监禁。
弟接旨后颇觉进退两难,不奉诏是欺君逆旨;若提兵软禁太后,是助君为不孝;逮捕荣相,是以怨报德。自问天良,弟无荣相特保,安有今日之势位?若派他人杀之囚之,弟可不问;由我督兵捕之,天理人情均嫌不合。此中委屈,后世明眼人自能谅之。弟彷徨终夜,此种重大机密又不能与幕友磋商,直至天明,决意提兵入京,见机而行。
及抵京师,屯兵城外,孑身入宫,面见皇上,授余密诏,捕拿太后羽党,荣相列首名。余只得唯唯而退。行近宫门,正遇荣相入宫,拦路问余带兵来此何事,弟被逼辞穷,只得以实情详告。荣相立带弟入颐和园面奏太后。此非弟卖君求荣,实缘荣相是余恩师,遂使忠君之心被天良所战胜,断送维新六君子之生命,弟之过也。皇上遂遭幽居。荣相入京掌理朝政,保弟护理直隶兼北洋大臣。但弟资格太浅,断无真除之理。如此反复图功,必受后世之唾骂。若然拘囚太后,后世又将责弟助君为不孝也。
按袁世凯给他哥哥的信件里所说:他听了谭嗣同的劝,出于忠君爱国的想法,带兵入京,然后又幡然醒悟,迷途知返,悬崖勒马,弃暗投明。。。最后还觉得非常对不住六君子,可是他也没办法。。。总之就是各种好话都往自己身上堆就是了。。。
单是带兵入京这一条,就绝不可能,有正式诏书么?有兵部调令么?没有的话,和谋反有何区别?
无非是找各种借口给自己开脱,顺便再贴贴金。。。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直入光绪皇帝寝宫,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戊戌变法”失败。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下令捕杀在逃的康有为、梁启超;逮捕了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
连夜行动,说明最要命的情报是9月20号当晚才获取的,很可能是袁世凯20号当天密报荣禄,荣禄马上报告给慈禧,慈禧一刻未停,立马行动。
1898年9月24日,刚毅奉太后谕令开始搜捕四军机章京等变法份子。杨锐、林旭当日被捕。刘光第投案自首。杨深秀因诘问慈禧太后为何罢黜光绪帝,在闻喜会馆住处被捕。
1898年9月25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所有新政措施,除7月开办的京师大学堂外,全部都被废止。
为何变法会失败?
原因太多了,随便列几个吧,排名不分先后。
(1)守旧派势力强大,掌握实权,维新派人数太少,又没有实权;
(2)维新派缺乏合理的整体策略,没有逐步推进,而是一股脑得罪了除维新派之外的所有人;
(3)维新派没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基本是一盘散沙;
(4)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过于冒进,缺乏变通;
(5)变法的理论基础不牢靠,只有康有为的两本书,《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难以服众;
(6)维新派始终没有放弃幻想,以为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就可以完成变法;
(7)部分激进的维新派自行其是,安排围园劫后,整个过程如同儿戏;
为何六君子会火速被杀?
1898年9月21日,凌晨,慈禧太后突然从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将光绪皇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然后发布训政诏书,再次临朝“训政”,并下令捕杀逮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徐致靖、张荫桓等人。
1898年9月24日,杨锐、林旭,杨深秀当日被捕,刘光第投案自首。
1898年9月25日,谭嗣同在浏阳会馆被捕。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徐致靖处以永远监禁;张荫桓被遣戍新疆。
25日抓齐,28日就行刑,这个是严重违反大清法律程序的。
刑部官员出身、通达律例的刘光第在临刑前质问监斩官刚毅:“未讯而诛,何哉?”“祖制,虽盗贼,临刑呼冤,当复讯。吾辈纵不足惜,如国体何!” 这是当事人提出的直接质疑。
刚毅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注重程序的官员,他无法回答,只能含糊其辞。
为回应朝野暗流涌动的质疑,清庭在行刑次日发布了一份上谕,可视之为正式文件。其中解释六君子罪名涉及“纠约乱党,谋围颐和园,劫制皇太后及朕躬”,而“旋有人奏,若稽时日,恐有中变”、“倘若语多牵涉,恐有株累,是以未俟复奏,于昨日谕令将该犯等即行正法”。
里面要害的一句是‘倘若语多牵涉,恐有株累’。毫无疑问是六人中有人讲了一些让清廷分外害怕的事情,他们怕他再多讲下去,恐怕无法收拾。所以只能快速结案。
这个人是谁?他讲了些什么?这个没有明确史料。
六君子关系都很给力,为何没有实施营救?
首先,不是六君子,而是七君子,最早上了杀头名单上的是七个人。另一位是官至二品的礼部右侍郎徐致靖,是七人中官阶最高的一位。
其次,他们七人中,也不是都有通天的关系。
谭嗣同的父亲曾做过左宗棠的幕僚,时任湖北巡抚;徐致靖的父亲和李鸿章是同科进士,又有着很深的私交;杨锐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得意门生;刘光第通过杨锐搭上张之洞的关系,很受张之洞赏识;林旭是两江总督刘坤一的人,也是沈葆桢的孙女婿。
而七人中的其他两位,康广仁纯属是给康有为顶罪的,他本身根本就不是啥维新派;杨深秀是位言官,他并不是因为参与变法被抓,而是在戊戌政变后为四章京辩护,当庭忤逆慈禧而下狱的。
没啥硬关系的康广仁和杨深秀自知必死,其他几人还抱有一线希望,在刑部当差多年的刘光第还安慰大家,按照流程,怎么都得几个月,足够外面的大佬救咱们了。。。只有谭嗣同另有想法,他是一开始就抱着必死之志的。
他肯定是有以死明志的想法,不过还有其他原因,梁启超计划逃离时,力劝谭嗣同也快点先逃出去再说,谭嗣同摇摇头:我没法跑,我父亲还在湖北做官,我跑了一大家子怎么办?
谭嗣同让毕永年赶紧出京,他自己回到会馆,连夜模仿他父亲的笔迹,写了七封信,信中都是严厉斥责的口气,并宣称要和谭嗣同断绝父子关系。而他父亲真正的来信则被他烧掉。做完这些,他就静坐等在会馆中,直到抓他的人到来。
奇怪的是,谭嗣同差不多是最后一个被抓的,这就说明在清廷眼里,谭嗣同不算是罪名最重的,应该是他之前的策划还没有暴露。
这就产生一个让人很疑惑的问题,如果是谭嗣同和袁世凯密谈的,如果是袁世凯告密的,那为什么谭嗣同这个始作俑者反而能在会馆中安坐三天才被抓捕?这几个环节中必有蹊跷。
有一种可能,和袁世凯谈的,并不是谭嗣同。从光绪那拿到手谕的是杨锐,内容是他传达给其他人的,手谕也一直在他手里。如果去和袁世凯谈,这么大的事,不可能空口白话,肯定得带着手谕去吧?所以有可能是杨锐去谈的。
如果是杨锐的话,就能解释得通为什么慈禧一定要快速杀掉他们几个,其实只是要快速杀掉杨锐,其他几个属于是搂草打兔子。
杨锐的背景是张之洞,位高权重,如果不快杀就杀不掉了,反过来杀了也就杀了,你张之洞还能造反不成?
这个可以参照江南刺马案,谁都知道是谁干的,可是又能如何呢?
事实上从得知杨锐和刘光第被捕的那一刻起,张之洞就不停向京中发电报,想要救下两人,却没能成功。
李鸿章为救徐致靖,找到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荣禄帮忙,有荣禄这样的大红人帮忙说情,徐致靖最终逃过一劫。
是李鸿章的面子比张之洞更大么?不至于,可能还是因为杨锐的问题更严重。
那为啥后面都把这个事安到了谭嗣同头上去了呢?因为在受审时谭嗣同说了很多骇人听闻的话,把所有人都吓住了,不敢继续再问下去。他这么做,也成功地把他自己在七君子中的排名快速爬升到最前面。既然你排名靠前,锅当然让你背最合理。。。
谭嗣同说了些什么呢?不知道。根据事后各方的反应,他大概率是做了一回死间,离间了光绪和慈禧的关系,让他们两人从此结下死仇,永远不可能和解。
他这么做的目的,无非是希望通过这种极端的手段,豁出一条命去,让清廷早点垮台。事实上他成功了,经此一变,清廷再无复兴的可能。
至于谭嗣同的父亲没能实施援救,他是湖北巡抚,这官听起来挺大,其实权力有限,至少在中枢那帮人眼里,不算个啥。像张之洞这种湖广总督,才是真正的实权派。
连张之洞都搞不定,谭继洵就更不行了。
不过以谭嗣同之前的问题,也用不着伪造好几封断绝关系的信件,谭继洵本身就是左宗棠的人,又是在湖北做官,长江沿线都是湘军的地盘,没人敢去把他全家抓走。最多是惩罚他一人,还不会太重。
除非谭嗣同还有图谋,兹事体大,他必须做好和家人的隔离,然后慷慨赴死。。。
戊戌事变的过程大抵如此。。。
六君子被杀的第一个余响是在2年之后,那一年义和团兴起,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当时沈瑜庆受刘坤一委托在主持上海吴淞清丈工程局,沈瑜庆就是沈葆桢的四子,林旭的岳父。他和盛宣怀考虑到“东南半壁华、洋杂处,万一有变”,则“全局不堪设想”,因此“宜与洋人定约,租界、内地,各担责任”,以确保东南安定。两人遂致电湖广总督张之洞,沈瑜庆赶到南京面见两江总督刘坤一,最终促成了“东南互保条约”的签订。沈瑜庆还作为刘坤一的代表,在上海与各国领事签约。
可以说沈瑜庆是东南互保的最主要的推动者,东南互保这事一出来,清廷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也就被扯下来了。自己治下的东南各省,联合起来,和自己的敌人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听起来是不是很有些魔幻?
本来还可以假装维持,实际上从江南刺马案开始,就已经是维持状态了,现在戊戌六君子被杀,那就彻底维持不下去了,索性就一拍两散吧。
慈禧这时候反倒又怂了,装着什么事情也么发生的样子,事后根本没有追究在东南互保这件事上的任何人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