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劲爆!15年前王国平导演《上海色彩》获两项大奖,开创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

上海热线侬好上海 2024-04-19 15:01:29

张芝华2009年,王国平导演《上海色彩》获第15届上海电视节SONY高清杯电视大赛一等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九届“百家奖”一等奖。

编者按

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说:“香港王导是用电影手法拍电视剧,上海王导是将电视拍成电影,两位王导各有千秋,异曲同工。”众人皆知香港王导是指王家卫,上海王导则是指上海土生土长的海派导演王国平,王家卫导演的《繁花》火爆全国,无意中激活了30年前王国平导演的海派电视剧《风情石库门》,这部被誉为“金奖中的金奖”和“世界一流电视剧”,大获专家顶格好评和网民超级点赞,因其无与伦比的浓浓上海味道和生活真实度、艺术高度、思想深度等众多成就,该片更被赞为“海派文化的里程碑”,王国平也被称为“海派文化的引领者”、“海派美学的开拓者”、“海派影视的扛鼎者”。

上海本土导演王国平在海派文化的长期浸润熏陶下成长,因而他深得海派文化的精髓,几十年来,他通过拍摄一系列海派题材的MV、宣传片、形象片、音乐片、纪录片、短视频、微电影、电视剧等微影视,从实践到理论,既石破天惊地率先对海派文化作出了最精准、最细致的定义,又特立独行地开创了具有鲜明王国平标志的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

今年恰巧是法国诗人布勒东《超现实主义宣言》发表100年,王国平开创的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其思想根源当然来自于超现实主义,但又超越老上海的新现实主义海派电影(如《马路天使》《十字街头》《乌鸦与麻雀》《太太万岁》等)。

王国平说他开创的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既纪录现实,但又不偏离现实;既扎根现实,但又不拘泥于现实;既反映现实,但又不沉湎于现实;既描写现实,但却不批判现实。总而言之,是超越现实,这就是超现实主义,既是真实的现实,又是梦幻的现实。

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源自于上世纪上半叶诞生的新现实主义海派电影,并与之一脉相承,它完全延续和汲取了新现实主义海派电影的精神和精髓,它将新现实主义海派电影的美学精神和叙事风格发扬光大,又赋予它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使新现实主义海派电影美学呈现出别有洞天、异想天开的景象。

王国平开创的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作品虽然看似表象与新现实主义海派电影相差无几,如都是在进行时态中拍摄,与生活零距离,人物鲜活接地气,故事精彩有烟火气,细节真实有生气,但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它根本上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其命题更多是探讨人生、人性的本质和生命、宇宙的真相,并已上升到哲学层面,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人情世故和社会问题,它已超越现实,超脱生活。所以,它绝不会像老上海电影那样去直接地揭露社会的黑暗和不公问题,也不会去辛辣地抨击人间的丑恶和落后现象;也不同于新中国新上海电影和改革开放之后的海派电影(如《女理发师》《女篮五号》《今天我休息》《股疯》等)仅仅去真实地表现时代的变迁和人间的冷暖及生活的酸甜苦辣等。

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的“超”和“新”,更多地是运用梦幻性、象征性、隐喻性、寓意性等非写实手段,并赋予哲学的思想深度和高度去表现人间和万物及世界的大爱和大美,其追求的是超凡脱俗的唯美优美完美的诗情画意和天人合一的意境,它大胆借鉴和创新融合一切艺术表现手段和形式,革故鼎新,发酵裂变,还原创首创独创了一系列全新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样式,以大无畏的精神突破传统电影、电视剧、纪录片、MV、音乐片、宣传片等样式的概念和边界,模糊和融解已成固定模式的影视的许多样式和形态,从而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影像思维逻辑和视觉表达系统,它会为观众带来完全有别于传统影视欣赏的一种新鲜冲动的审美享受和震撼惊诧的视觉震撼。

这就是王国平开创的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需要特别腔调的“美学”是其精神内涵,即王国平的创作是否是老概念意义上的故事片,或是否是用电影摄影机拍摄的电影,这些已不太重要,或不必计较,因为它们都是形式和技术上的表象。其实,说穿了,凡是运用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所创作和摄制的任何电影或电视片,它们的本质内涵都是一致的,其美学精神和视觉语言也是一致的。所以说,王国平已完全实现了技术和形式及表象层面上的彻底超越,并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影像表达思维和故事表述系统,这就是“超”和“新”,这就是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的真谛。

也就是说,王国平在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思想和美学精神的引领和指导下所拍摄的一切电影、电视、MV、形象片、音乐片、纪录片、微电影、短视频等任何形态和媒介的影像艺术,统统都可以归纳进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的范畴,再强调一下,这是美学的范畴,而不是表面和传统上电影和电视的范畴。

30年前的单本电视剧《风情石库门》就是王国平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的探索杰作;同样,15年前的《上海色彩》亦如此。当时称之为“艺术电视”还不是十分精准和贴切,今天,唯有用王国平于2024年4月8日最新定义的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方能说明王国平的许多探索创新之作。

《上海色彩》曾在2009年荣获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SONY高清杯电视大赛一等奖,还曾于同年荣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举办的第九届“百家奖”一等奖,更被中国广电协会和中央电视台及北京电影学院等领导和专家纷纷赞为是一部廿一世纪中国表现海派文化的先锋和巅峰之作。

今天,我们将此重新打捞出来,炒炒冷饭,是为了让更多全国观众和网民深入了解海派文化,最新了解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重新了解海派导演王国平。

国家一级导演王国平,既有30年前的另类奇葩《风情石库门》,还有15年前的先锋奇作《上海色彩》,更有数不胜数的海派微影视佳作,明天还将会有许多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新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国家一级导演

著名海派导演

王国平

王国平,国家一级导演,曾任上海电视台少儿学生科科长、音乐节目制片人、电视剧一公司制片人,自称海派导演,曾获评首届中国百佳艺术工作者、中国百优青年艺术家、60年新生活第一人·巨变时代探路者等荣誉称号。早在读小学8岁时就梦想当导演,中学16岁时参加上影导演宋崇(后任北影厂长)创办的业余电影编导班二年学习,全面系统学习了电影理论专业知识并参加拍片实践活动,所以,王国平实质上是上影人培养的上海本土导演,是上影精神的嫡传。大学时创办校影视协会,撰写并发表影评,还创作和发表了《太阳黑子》《英雄本色》等多部电影故事片、电视剧剧本,受聘《电影新作》担任业余编辑负责电影剧本投稿初审,1985年自行投稿无人推荐的大四毕业论文《论诗电影》,因其超高质量被《当代电影》一字不改破天荒全文发表。1985年大学毕业因这一届无进上影厂名额,只得分配进上海台任文艺部导演,从此就用电影思维和电影美学及电影语言(只是未用电影胶片而已),降维打击拍摄电视片,每拍一部电视片都破例象拍电影一样撰写导演阐述和分镜头稿,有时还画分镜头稿。1986年执导处女作《金色的旋律》获全国一等奖,石破天惊地开创了中国大陆MV先河,1994年拍摄的中国第一部大制作电影MV《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李双江演唱)因用三千米红布的大地艺术而轰动中外,影响巨大,王国平一举震惊影视界。之后还开创了故事类MV新风格,将M∨拍成小电影,如《又见茉莉花》《外滩寻梦》《三毛流浪》等都堪称经典,完全就是浓缩的故事片。稍后又发明了卡拉0K、微电影、短视频、快闪等微影视新样式,被誉为中国微影视第一人,迄今共导演了2000多部微影视作品,荣获中外大奖200多项。1994年用电影语言拍摄的海派电视剧《风情石库门》获全国金奖,被誉为“金奖中的金奖”、“世界一流电视剧”,瑞士第35届金玫瑰电视节破例为其召开个人作品研讨会。2006年导演的中国第一部8集旅游系列微电影《八仙南通寻根记》总时长共2小时,相当于一部电影故事片,获全球旅游视频大赛最佳奖。2008年导演的中国第一部城市微电影《上海色彩》获全国金奖,更是被电影专家赞誉为是一部从创意、叙事、结构、影调等各方面都超越完胜大电影的杰作。王国平继承新现实主义海派电影传统,不断开拓创立独树一帜的超现实主义新海派电影美学。专家称,王国平作品早就达到了威尼斯和戛纳及奥斯卡奖水准,因为王国平是一位十分罕见的真正拥有电影灵魂的海派导演。

2009年6月9日

王国平导演在第15届上海电视节

SONY高清杯电视大赛获奖作品赏析会上的演讲

文/王国平

首先非常感谢索尼公司生产的高清前后期摄录设备使我们拍摄的电视片上升到了一个新境界,因为电视创作是技术和艺术的结晶,没有高端技术的支持,再好的艺术创意也不能梦想成真。

第二我代表摄制组要感谢索尼高清影视技术学院举办的高清杯电视大赛,为我们电视人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很感谢评委对拙作《上海色彩》的溢美之辞和厚爱有加。

第三要感谢在场(举办地是上海电视节所在上海展览中心的展会大厅)的各位全国电视同仁,感谢你们浪费宝贵的时间来指教我的拙作并参与互动,听我扯谈创作心得。

《上海色彩》的创作拍摄凝聚了我多年的创作积累,是继十几年前导演《风情石库门》之后又一次艺术电视的亮相。《上海色彩》拍的很激动,很投入,我彷佛又回到了八十年代中期刚做电视人时,玩艺术的冲动、痴迷、陶醉状态,如同青春期的春心萌动和春心荡漾。

海派文化

《上海色彩》是我用影像语言,对海派文化作出的最新、最精确的诠释、注解和定义。

海派文化其实是中国江南文化的灵秀纤巧与西方欧陆文化的精致高雅的一拍即合和高度融合,它是中西二大类文化中最精美最精致的二种分支文化的交融汇合,合二为一,这就是海派文化的混合特质。由此,并形成了海派精神,即海纳百川,创新进取,又崇尚品位品质,精益求精,更追求格调情调,浪漫时尚,而并不是以前笼统地称海派文化仅仅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因为黄河文化或中原文化与欧美文化是绝对融合不出什么海派文化的。

我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本土导演,拥有不可替代、无可比拟的优势和视角,打个比方,本土导演拍摄的上海就像是陈年的黄酒,或是深藏地窖的葡萄酒,而外乡人拍的可能就是二锅头或啤酒。真正的上海味道只有上海人拍得出、品得出、或是香港导演拍得出,因为上海和香港都有半殖民地和殖民地文化的印痕,其城市精神和气质与北京、西安等大相径庭;其二,上海作为远东第一大都市,曾经深深影响着香港,香港人对海派文化向往崇拜,而不少香港文化人原本就来自上海。正是由于这二个根本的原因,才导致了香港人拍上海的成功和外地人拍上海的失败,从《上海滩》的万人空巷,到关锦鹏的《阮玲玉》,再到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等等都享誉国际,而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丁黑的《长恨歌》等等都差强人意。

上海味道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它要每个人自己去慢慢感觉、去领悟和品味。海派文化中最丰富、最宝贵的影像遗产无疑是三、四十年代一批优秀经典的老电影,如《十字街头》《马路天使》《太太万岁》《乌鸦与麻雀》《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其散发弥漫着浓浓的上海气息和味道是无与伦比和回味无穷的。试想,如果这些佳作不是上海本土导演郑君里等执导,而是由北派导演崔嵬、谢铁骊操刀,这些片子能有上海味道吗?能流传至今吗?一句话,今天的许多违反艺术创作规律的奇怪现象都是市场炒作的弊端,丁黑拍《长恨歌》的惨痛失败教训就在眼前,而贾樟柯拍《上海传奇》更让上海人心有余悸,贾樟柯擅长反映最底层原生态的生活状态并记录小人物命运,其类似生活流的影像语言虽然会受到某些老外的青睐,但却与上海城市美学里那种精致优雅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贾樟柯拍上海,好比叫小沈阳唱歌剧,上海人总感觉味道不对。

创意结构

《上海色彩》的灵魂和主题就是色彩,片中有关人物塑造、故事叙述、情节发展、悬念设计、细节呼应、道具串联都源于色彩,围绕色彩,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作为画家的男主人公是色彩的创造者,模特身份的女主人公则是色彩的代言人,女主人公的飘忽不定,若隐若现,神秘妖魅,就如同是通过画家笔下挥洒飞扬的流动色彩,她是色彩的化身,更是色彩的精灵,她赋予画家无穷的创作灵感,还给予男主人公浪漫的爱情幻想。

全片的贯穿主线是男主人公为世博会创作一幅油画,为完成画作,他去寻找新的工作室,去爷爷那儿看月份牌找素材,与模特合作人体彩绘找灵感,而最后依然舍弃旧作,更代表了他创意无限的艺术追求。

全片最匠心独具的是万花筒和红丝巾这两个道具的巧妙设计和串联。万花筒是色彩的符号和载体,它是故事的纽带,不断推动情节发展,从爷爷与奶奶通过万花筒一见钟情,到童年时代抢着看万花筒并对上海未来的梦想,一直到男主人公看万花简寄托对爱情的幻想,最后到男主人公在梦中掉进破碎的万花简中,寓意爱情的失落。变幻多端、神奇魔幻的万花筒象征着生活的复杂性和爱情的不确定性。万花筒对男主人公来说,既是传家宝,更是创作的源泉、色彩的大本营。全片中另一个贯穿道具红丝巾更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从男女主人公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到灵感进发,创作互动,直至女主人公不辞而别,决然出国,红丝巾每一次的悄然出现,既渲染了情感的浓烈燃烧,更象征爱情的赤诚单纯。

全片的结构更是以色彩来结构,每个段落,每个场景的不同色彩组合拼装便构成了丰富多元的上海城市色彩,就像魔方可以任意转换出千变万化的色彩图案。

创意园区表现的是艺术色彩和工业色彩;京剧脸谱派对表现的是传统色彩和文化色彩;橱窗秀表现的是时尚色彩和生活色彩;人体彩绘表现的是前卫色彩和先锋色彩;主题歌 MV表现的是建筑色彩和雕塑色彩;旗袍秀和月份牌画及老上海茶馆表现的是老上海色彩和怀旧色彩;上海旅游节花车大游行表现的是世界的色彩和狂欢的色彩;“1933”梦境表现的是梦幻色彩和浪漫色彩……《上海色彩》简直就像是一场色彩的视觉盛宴,五光十色,美不胜收,精彩纷呈,目不暇接。

影调技术

《上海色彩》前期所租用的是上海电视台技术中心电视制作部提供的SONY HDW-900R,灯光设备是租借先力公司的阿莱进口灯:高色温 1.2K2只、575W3 只、低色温射灯3只、追光灯2只等。

后期编辑机使用的也是上海电视台技术中心电视制作部提供的SONY 高清 2000P、苹果高清非编电脑、达芬奇TC高清较色,正是由于这些一流高清技术设备的保障,才使得本片呈现出非同寻常的超一流画质和影调。

全片的影调别具一格,用蓝灰色为主色调,以体现一种诡秘和妖魅的艺术气氛,而非通常新闻片、纪录片、甚至宣传片、形象片中的阳光明媚和万紫千红的艳丽。这种影调更具主观色彩,它代表了男主人公创作孕育期的忧郁、思索、彷徨,甚至压抑。

全片绝大部分镜头都是以夜景和内景为主,这是突破常规和破天荒的,即使在白天拍摄,也尽量选择清晨和阴天甚至雨天拍摄,偶尔一次拍摄主题歌《上海 clour》选择晴天,那是为反映男女主人公心花怒放、心心相印的欢快情趣而破例设计的。

全片在灯光运用上更是反其道而行之,不以画面明亮鲜艳为目标,摒弃正面光和大平光,而大胆运用侧光、逆光、轮廓光或束光、追光,甚至特殊效果光,使灯光的运用也意外地加入到全片的色彩打造上,为突出被拍摄主体的质感和凝重感及厚度和力度,导演刻意拉大光比,加强反差,使暗部曝光不足,以增强画面的黑暗部分,使明暗变化更有层次。

如“京剧派对”那场夜戏,京剧脸谱的神秘游动与两束追光的交叉晃动,共同组成了一幅千妖百媚、五光十色的众生相。

如“雨景”那场戏,窗外的自行车雨披队伍川流不息、五彩缤纷,巧妙地隐喻了主人公“落花流水”的失恋无奈心情。

而夜色中的霓虹灯倒影在水中的晃动色彩,迷离绮丽,如梦如幻,既令人心醉,更让人心碎。

最摄人心魄的无疑是画家在模特身上创作人体彩绘,闪烁的烛光似乎是颤动的心灵和燃烧的欲望的真实写照,而映衬在黄浦江夜景中的人体彩绘秀更像是怒放的礼花,瞬间定格,令人目眩。

另外,全片还有四处场景的拍摄,巧妙运用黄昏时晚霞光芒斜射进窗的特殊光影效果,金光灿灿的油画影调,勾勒出一种怀旧色彩,无论是爷爷的家,还是老上海茶馆或画展揭幕大厅及世博园老厂房都印证了历史的积淀和城市的记忆。

上海色彩是无穷无尽的,也是千变万化的,更是扑朔迷离的,它就像万花筒,要靠自己的转动,创造未来的色彩。我们拍的《上海色彩》只是上海城市色彩中的一抹亮色,一片色块,要真正描绘出上海的色彩,还需要我们每个人用心灵去感应,而真正永恒的色彩,即是用心灵创造的生命色彩。

《天天新报》2008年4月14日

“用艺术电视向恶俗节目宣战”

王国平执导《视觉上海》为世博描绘彩色

本报记者/霍燕妮/文

日前,由上海世博土地控股公司与上影集团合作拍摄的大型高清影视文化纪录片《视觉上海》摄制完成。

该片由8位海内外精锐导演拍摄的8部风格迥异的影片组成,沪上著名导演、中国 MTV开创者之一王国平也位列其中,他把目光对准了上海新兴的创意园区,用一组上海Colour描绘出了上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颜色。

首部反映上海创意园区艺术片

在上海有着很多的创意园区,不过却没有一部片子反映过它,很多创意园区对于观众而言,还是陌生的,或者仅仅只是个名字而已。王国平在接获《视觉上海》的摄制任务后,首先就把目标对着了这些充满着各种艺术色彩的新上海地标。这部片子延续了他一贯以来的风格,画面唯美、精致。

影片的开始,用一个万花筒带出了上海瞬息万变的“色彩”,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在争着看变幻无穷的美丽画面,接着画面一转,当初看万花筒的小男孩,已经成长为一个年轻画家,在似梦非梦的艺术馆场景中,他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女孩,并拾起了她遗落的红色丝巾。

王国平说,很难给这个片子划定一个具体的类型,说它是纪录片,但是里面的人物是虚构的,说它是故事片,不过里面的地点、发生的事情又都是真实的,我姑且叫它“电视艺术片”。

片中通过年轻画家在创意园区内遭遇的“加租风波”,以他骑着自行车奔走在上海各大创意园区寻找合适画室的线索,串起了这些散落在上海各处的创意园区。

“片中反映的'加租现象’,其实也是现在在各大创意园区中发展的艺术家们不得不面临的现状,我们想通过这部片子用虚构的人物反映出真实的现实。”王国平说。而在片中画家们因为“加租事件”而不得不考虑搬家,并聚在一起吃散伙饭的场景,王国平则选择在莫干山艺术区拍摄。

为了能够反映出过去与现在上海的色彩,在创意园区的选择上,他也特意选择那些由老厂房等改造而成的园区,“比如曾经是钢铁厂的城雕中心,过去是屠宰场的'1933’等,把刚性的东西与最柔性的艺术结合在一起,能够产生一种刚柔相济的美感。”

用“色彩”连接时空

《上海 Colour》中,万花筒成了连接上海各个时期色彩的纽带,从爷爷手中获得万花筒的画家,因此了解了老上海的“色彩”与风情,与红衣女孩相遇后,万花筒又成了两人的爱情见证,幻化出现在的上海“色彩”,而当女孩为了理想远赴他国后,画家在失落中,一度以为失去了生命的“色彩”,但却在梦中进入万花筒的世界,获得艺术灵感,要涂抹上海未来的“色彩”,为世博献礼。

王国平说:“万花筒在片中代表色彩的符号,而男主人公的画则作为一种色彩的载体,你既可以在片中欣赏到上海这座城市的美景,也能够欣赏到上海各个时期的艺术'色彩’,里面有上海最时尚的派对场景,宾客戴着京剧脸谱出现在时尚派对中,展现着传统与现代色彩的融合,而男主人公与模特兼设计师的女主人公的相识,也因此带出了最前卫的人体彩绘艺术……片中不光为展现色彩而展现,而是色彩与情节相结合,每个场景与'色彩’都是紧紧相扣,而男女主人公无缘相见的上海旅游节更是一场色彩的盛宴,用真实的事件与虚构的人物,串起了上海真实的色彩与未来的展望。片中,男主人公一直在为之准备的向世博会献礼的画作,最终并没有揭开画布,也预示着那是上海未来的色彩。”

整部片子虽然是用电视片的手段来拍摄的,但所呈现给观众的梦幻、唯美的镜头语言,却能与艺术电影相媲美。上戏教授吴保和在看过《上海 Colour》后直言,“也许从某一点上而言,该片的画面不差于张艺谋的《摇呀摇,摇到外婆桥》,情调不亚于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感觉不输于关锦鹏的《长恨歌》。

“艺术”也能创造高收视率

作为一名资深的电视导演,王国平坦言,艺术是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比如在其拍摄的《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中就运用了大地艺术,把红布盖满了整座山头,而在为廖昌永拍摄的《风雨同舟手拉手》中,王国平则创造性地把时尚的人体活雕运用在其中,一百多人的活雕群再现了中国革命史上的历次重大事件,规模之大也创下大世界基尼斯纪录。

对于现在荧屏上充斥的很多一味追求收视率的电视节目,王国平直言,艺术电视与之相比能够有更长的生命力,“电视虽然是快餐文化,要有眼球效应,艺术生命力是短暂的,但是把电视艺术化却能加长它的生命力。”他表示:“哪怕是最火的综艺节目,回顾过去五六年,观众都会觉得它老套、落伍,但是艺术电视就不同,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曾拍过一部艺术片《现代人》,用丰富的电视语言表达出抽象的哲学含义,人从哪里来,人之间为何会有隔阂,五六年后送去第 35届捷克金色布拉格电视节展评,依旧让人耳目一新,即便是今天,作为教材放给 80 后的学生看,他们还是觉得这部片子有新意。相比综艺晚会、超女等过眼云烟,电视艺术片的生命更长久。”

王国平表示,“电视发展应该唯艺术至上,而非唯收视率至上,现在一些观众的口味都已经被一心追求收视率的恶俗节目败坏了,电视节目制作者在一味抓收视率的同时,忽略了电视应该是起引导观众的作用,而并非一味迎合。艺术电视还能够提高大众的审美观。”他举例,通过电视的手段,其实可以把一些前卫的艺术平民化,而非恶俗化,“我之前就举办过一个人体布雕艺术,还拍成了电视片,把整个交响乐团的成员,都用绷带包裹住,题目就叫《凝固的音乐》,观众普遍都能够接受。”

他说,要用自己的电视艺术作品来向恶俗的电视节目“宣战”,“我相信艺术电视也能创造高收视率,这并不是神话。”

《旅游时报》2009年6月16日

王国平:创意上海城市影像

文/张敏蕾

2009 年6月9日,在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索尼高清杯电视大赛上,以《上海色彩》荣获一等奖的上海本土导演王国平发表获奖演讲时,对“海派文化”作了最新最精准的定义,从而引起了文化界和电视人的强烈反响,为此,记者近日专访了被誉为“形象传播大师”、“中国 MV 鼻祖”的王国平。

海派文化的定义者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崛起在上海本土的导演,王国平不断用自己一系列的影像作品为海派文化作出最鲜明和最生动的注解。从最早的政论片《城市人》、MV 剧《风情石库门》、形象片《上海电信》到前一阶段的上海城市形象片《婚恋篇》、上海旅游片《精彩每一天》、上海宣传 MV《在灿烂的阳光下》、区宣传片《花园松江》、镇歌 MV《江南古镇朱家角》《高飞的南翔》,直至最近的形象片《梦想安亭》《百年同济》和刚荣获大奖的城市宣传片《上海色彩》……可以说,王国平的电视镜头伸入到了上海的方方面面,大到城市和政府形象宣传,小到企业形象推广,其美不胜收的电视作品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派文化影像画卷,并见证了上海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发展变化。

王国平关注海派文化,研究海派文化,从实践到理论,对海派文化作出了最新最精确的定义,他认为:“海派文化其实是中国江南文化的灵秀纤巧与西方欧陆文化的精致高雅的高度融合,它是中西二大文化中最精致的二种分支文化的交融汇合,这就是海派文化的混合特质。由此,并形成了海派精神,即海纳百川,创新进取,又崇尚品位品质,精益求精,更追求格调情调,浪漫时尚,而并不是以前笼统地称海派文化仅仅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因为中原文化或黄河文化与欧美文化是绝对融合不出什么海派文化的。”

王国平的获奖作品《上海色彩》用奇妙的创意和新颖的影像对海派文化作出了最新最好的定义,正如评委对《上海色彩》作出的评语一样:“《上海色彩》以独到的视角、新颖的构思,换一个角度看城市。全片以一条故事线贯穿始终,通过合理适度运用辅助拍摄工具,以现代创新手段将上海色彩点点滴滴呈现在人们面前。全片色调控制独特,包括夜间光影繁复变化,令上海色彩脱颖而出。”

《上海色彩》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浮光掠影地去表现上海的光鲜亮丽,更没有简单图解上海的海派文化,而是用三棱镜似的独特视角,并通过一系列影像的对比,如新旧上海色彩的对比、传统与时尚的色彩对比,上海与国际的色彩对比等等,从而折射出一个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上海的复杂性和多元性,由此,我们也发现了创意无限的另一个新上海。

《上海色彩》领悟了海派文化的思想精髓,通过描绘苏州河畔集工业文明和艺术奇葩为一体的创意园区,来试图探讨工业与艺术的关系,寻找上海的真实色彩。此外,这也吻合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工业化是现代城市的标志,而对艺术的追求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巧妙地将城市与生活的关系,通过工业与艺术的融合来表现出来,这足见导演的独具匠心。

从拍摄的内容来看,似乎每个片段都可以独立出来,自成一部短片,但导演却别具心裁地用几条并行的故事情节将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故事情节来看,总的是主人公要为世博会画一幅画;其次是寻找上海的色彩;再次是男女主人公略带伤感却唯美的爱情故事;最后是创意园内艺术家们所遇到的房租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值得一提的是,导演用象征着热情、又象征爱情的红丝巾,和象征变化丰富、同时又象征对多彩生活的渴望的万花筒,作为贯穿全片的重要道具和线索,同时,也因为它们,使得男女主人公的生命轨迹有了交叉点。它们不仅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还表达了导演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这几条线索相互穿插,互为交融,使得故事情节与画面错落有序、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上海色彩》可以说是近年来拍摄上海城市最具创意、最为精彩的经典之作,它以令人目眩的影像和层出不穷的创意彻底颠覆了概念化的上海固有视觉模式,从而发现和挖掘了一个另类的上海、多情的上海、诡秘的上海,其原创的新城市美学令人拍案叫绝,其散发的浓浓上海味道,更让人有一种久违的感觉。这对于近年来上海影视界的盲目崇外和本土原创优秀作品的缺失不啻是一个福音,它既唤醒了许多有关城市的文化记忆,更催生了许多有关城市的创意灵感,它还表达了上海本土导演的重新崛起。上海戏剧学院吴保和教授则对《上海色彩》如此评价:“也许从某一点而言,其画面不差于张艺谋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其情调不亚于王家卫之《花样年华》,其感觉不输于关锦鹏之《长恨歌》,其味道不逊于李安之《色·戒》。”

上海味道的诠释者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表城市——上海,正受到全世界的关注,以上海为题材的影视剧更是层出不穷。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即将召开,上海更成为全球的焦点,表现上海的作品,前有张艺谋成功拍摄的申博片,今又有陈凯歌以世博为主题拍摄的《魔幻都市》,现又有贾樟柯拍摄的《上海传奇》,对此,上海本土导演的佼佼者——王国平说:“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世界的上海,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上海,全国级、世界级导演纷纷来拍上海,这对打造上海城市形象,宣传上海建设成就,无疑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王国平可以说是上海味道的最佳诠释者之一,他每一部作品都融人了他对上海的热爱,对上海文化的深谙,是上海这座城市最真实的还原。如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风情石库门》就率先把上海弄堂游戏“扯扯铃”和弄堂童谣“小巴辣子开会了”等创作成歌曲并拍成 MTV,由此最早打开了上海城市记忆的魔匣,原汁原味地将上海城市的生活质感首次呈现于世,瑞士第 35 届金玫瑰电视节破例为此片举办了专题研讨会。

2004年,王国平导演的以“我的上海、中国的上海、世界的上海”为主题的上海城市形象片在各大电视媒体播放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它以中国上海独特的海派艺术为核心,融人了浪漫、复古、现代等各种元素,片中独具上海特色的石库门风格和民族乐队在城市上空表演的现代气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这是一部能够完全反映上海城市面貌的形象片。

王国平既能将时尚的画面赋予上海味道,还擅于寻找上海城市文化的源头,来挖掘上海味道的来龙去脉。MV《江南古镇朱家角》在表现水乡秀丽美的同时,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生命轮回,爱情永恒”的创意,又通过象征中国文化的一把折扇来贯穿,从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由此把朱家角古镇上升到了艺术和文化意义上的高度。

上海味道是独一无二的,甚至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它要自己去慢慢感觉去领悟和品味。

城市影像的创意者

2010年世博会快到了,上海正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上海需要一鸣惊人。作为中国 MV 领军人物的王国平,擅长发挥 MV 的创意特长和独创的形象传播理论,正为宣传上海和推广旅游创造最精美的城市影像。

王国平说:“形象传播即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巧的手段、最佳的媒体进行形象策划和传播推广,让被包装的城市和景点立竿见影,一举成名。”

近在 2005 年,王国平为上海松江区度身定做了参加“绿色奥斯卡”——第九届全球花园城市大赛的形象片,最终使松江区在与全球一百多个城市的角逐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金奖第一名。《花园松江》片长10 分钟的每幅画面几乎都是精雕细琢。

在最近几年王国平导演的作品中,最大手笔当首推荣获 2006 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节目奖和上海市优秀创作成果单项奖的《在灿烂阳光下》,这是由上海市委宣传部策划出品的中国第一部交响合唱音乐电视。王国平创意的亮点在于将庞大的交响乐团和合唱团与壮丽的城市景观完美结合,从而形象地演绎了上海就是一部气势磅礴的“凝固交响乐”的主题。交响乐团转场之多,拍摄之难都堪称是中国音乐电视创作之最。

从十几年前享誉瑞士金玫瑰电视节的《风情石库门》到如今轰动上海电视节的《上海色彩》,王国平导演始终不渝,并专心致志地在创意上海影像和营造城市美学。作为本土导演,讴歌上海和纪录上海,对王国平来说似乎是天经地义的神圣责任。我们期待着王国平能在世博会来临之际,再向全世界,奉献出具有浓浓上海味道的影视作品。

《天天新报》2009年6月25日

王国平“上海色彩”获大奖,专家指出

——本土导演方能传递上海精髓

新报记者/茅中元/文

上海是什么颜色的?被誉为“形象传播艺术家”的上海导演王国平,在他为上海世博会拍摄的宣传片《上海色彩》中,富有创意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描绘了上海的变迁,也凭此片获得了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索尼高清杯电视大赛的一等奖。

日前接受记者专访的王国平对“海派文化”做出了自己的定义。他认为,海派文化是中国江南文化的灵秀纤巧与西方欧陆文化的精致高雅的融合。而不少专家也认为,只有上海本土导演或许才能拍出最原汁原味的上海味道。

创意:色彩描绘上海即是创意

《上海色彩》作为一部为 2010年上海世博会所作的宣传片获得了很高的赞誉。有专家认为,这部作品表现出了世博会的思想基础“进步”的两层意义——工业化和艺术的进步,通过描绘苏州河畔的创意园区,探讨了工业与艺术的关系,寻找上海的真实色彩,其本身就是一种创意。

此外,专家认为,该片的拍摄内容和情节也极富创意。从内容来看,每个片段都可以独立出来,自成一部短片,但创作者其实是用几条并行的故事将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使之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故事情节来看,总的情节是主人公(居住在创意园区的画家)要为世博会画一幅画而去寻找上海的色彩,其间穿插了男女主人公略带伤感却唯美的爱情故事,又结合了创意园内艺术家们租房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可以说是创意和现实的一次完美结合。

细节:“万花筒”里的幸福“红丝巾”

片中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小物件也引起不少专家的关注,一件是象征着幸福吉祥和爱情的红丝巾,另一件则是象征多彩生活的万花筒,这两件物品成了贯穿全片的重要实物和线索。

该片一开始,一群小孩在石库门里玩着万花筒,看里面色彩斑斓的世界。每个孩子看出的世界是不同的,突然有个孩子说他看到了明天的上海,让观众在脑海里自然而然地将万花筒与上海联系在了一起。

随后,创作者以“万花筒”和“红丝巾”为线索,描绘了多彩上海中的四个幸福故事。

画家一开始要为世博作画,创作了一幅色彩绚烂的陆家嘴风景画,但因和女主人公分手,他梦到一个奇怪的万花筒,随着自己的画与万花筒一起破碎,画家重新寻找灵感。而在寻找上海色彩的过程中,画家探索了新老上海的色彩。最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画家再次创作的过程中,红丝巾成为一个关键“钥匙”。

这个过程以两个梦来呈现,其间男女主人公在创意园内互不交叉地参观,最后女主人公留下了一条红丝巾,而画家拾起了它……

文化:海派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作为上海本土的导演王国平,用自己的影像作品为海派文化作了鲜明生动的注解。从最早的《城市人》《风情石库门》,到前一阶段的上海城市形象片《婚恋篇》和上海旅游片《精彩每一天》,再到此次获奖的《上海色彩》,王国平的镜头深入到了上海的每个角落,他的作品构成了一幅海派文化影像画卷,并见证了上海三十年改革开放的风俗人情和时尚变迁。

一直关注海派文化的王国平首先对海派文化做出了定义,他认为:“海派文化其实是中国江南文化的灵秀纤巧与西方欧陆文化的精致高雅的一拍即合和高度融合,是中西两大文化中最精致的两种分支的交融汇合,这就是海派文化的混合特质。由此,并形成了海派精神,即海纳百川,创新进取,又崇尚品位品质,精益求精;更追求格调情调,浪漫时尚,并不是以前笼统地称海派文化仅仅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专家:本土导演拍出上海味道

如今拍摄上海题材作品的导演并不少,其中不乏大家,前有张艺谋成功拍摄申博片,今有陈凯歌以世博为主题为东方卫视拍摄《魔幻都市》,现又有贾樟柯拍摄《上海传奇》。对此,作为上海本土导演的王国平认为:“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世界的上海,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上海,全国级导演、世界级导演纷纷来拍上海,这对打造上海城市形象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海戏剧学院的吴保和教授认为:“上海本土导演对拍摄上海的作品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本土导演拍摄的上海就像是陈年的黄酒,或是深藏地窖的葡萄酒,而外乡人拍的可能就是二锅头或啤酒。真正的上海味道只有上海人或香港导演拍得出,因为上海和香港的城市精神和气质一脉相承。”吴保和举例,海派文化中最宝贵的影像遗产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一批老电影,如《十字街头》《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如果这些佳作不是本土导演郑君里等执导,而是由北派导演操刀,能有上海味道吗?能流传至今吗?”

为此,也有人对贾樟柯拍《上海传奇》表示了担忧,“贾樟柯最擅长反映底层的生活状态并记录小人物命运,其类似生活流的影像语言虽然会受到某些老外的青睐,但却与上海城市美学中的精致优雅风马牛不相及。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贾樟柯拍上海,好比叫小沈阳唱歌剧,总感觉味道不对。”而王国平能拍出吗?!

《每周广播电视节目报》2009年12月10日

王国平:拍上海舍我其谁

文/泓子

在近期揭晓的“第九届全国百家电视台电视文艺节日展评”中,反映世博题材的电视电影《上海色彩》荣获一等奖和优秀摄像奖,这是策划、执导该片的王国平导演在 2009年获得的第三次殊荣。早在今年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上,他拍摄的《上海色彩》已拿下“索尼高清杯电视大赛”一等奖;在新中国60华诞前夕,他捧出的音乐电视《红旗颂》,又被《人民日报》评为“六十年新生活第一人·巨变时代的探路者”;时至年终岁尾,他为上海世博倾注心血的《上海色彩》再次摘得全国专业奖项。

据“六十年新生活第一人·巨变时代的探路者”评委称“王国平最大的成就,就是将原本是西方商业化的MTV本土化,并赋予其思想性、文化性及宣传功能,使其成为老少当宜、喜闻乐见的讴歌主旋律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新载体”。在揭秘这个“新载体”特性时,王国平说,其实他是抓住了国人喜欢看“剧”的审美特性,以情节作为MTV的结构支点,从而使作品衍生出“音乐电视剧”特性。

随着世博会脚步日益临近,大腕导演纷纷受邀拍摄上海题材片,前有张艺谋成功拍摄的申博片,后有陈凯歌以世博为主题的《魔幻都市》,接着又有贾樟柯拍摄《上海传奇》等,但作为本土导演的王国平却说:“拍上海者,舍我其谁!’此话听来有点“口出狂言”,但王国平以他对上海生活的熟悉和发掘,在《上海色彩》中,以“万花筒”和“红丝巾”这两个富有象征意义的小道具为线索,串缀了流逝的时光遗落给上海的4个幸福故事,在“画面不差于张艺谋之《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情调不亚于王家卫之《花样年华》,感觉不输于关锦鹏之《长恨歌》,味道不逊于李安之《色·戒》(上戏吴保和教授言)之余,又做到了上海风情的独自张扬。”

同样在音乐电视《红旗颂》中,王国平精心设计了新四军和小号、女红军和小提琴、小英雄与红旗、农民工与红旗等4个小故事,使《红旗颂》除了具备一般音乐电视的视觉冲击力,平添了能拨人心弦的情感震撼力。用原创故事与历史资料互补的手法来表现英雄主义精神,这在音乐电视创作中其称独树一帜。

《上海画报》2010年7月号

上海色彩——献给2010上海世博会

文/华文

上海有着怎样的色彩?是弥漫在立体设计中的一抹鲜红的艺术墙?抑或是在古朴楼宇中舒展四肢的精灵舞者?在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高清电视大赛上,上海本土导演王国平用一部《上海色彩》荣获城市宣传片一等奖。他不仅全面反映了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和创意园区,并且出色地诠释了海派文化熏陶下,这座大都市的别样色彩。

在片中,王国平导演独具匠心地将抽象雕像、拼贴画、先锋建筑等前卫艺术与 M50、1933、红坊、泰康路、田子坊等上海城市中的创意园区巧妙地融合起来,展现了一个用色彩打造的创意之都。画面中,有座女性雕像端庄典雅,身着东方旗袍,闭眼冥思,似乎看尽了人世浮华;有的抽象雕像则充满活力和青春气息,引来女主角回眸。正如评委们所述:“《上海色彩》以独到的视角、新颖的构思,换一个角度看城市。全片色调控制独特,包括夜间光影繁复变化,令上海色彩脱颖而出。

作为一部为2010年世博会而作的宣传片,王国平紧紧抓住了世博会的思想精髓——"进步”。在世博会的思想内涵中,艺术被视为推动工业革命、促进社会进步的精神源泉。《上海色彩》正是在探讨工业和艺术的关系中,找寻到了属于上海的真正色彩。

作为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家之一的王国平导演,2009 年被《人民日报》评为“60 年新生活第一人”(影响新中国 60 人之一)。他的成功几乎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先锋导演的王国平几乎与第五代导演陈凯歌和张艺谋“探索电影”开始同步探索电视了。1986年执导的青春音乐片《金色的旋律》荣获全国电视节目评比一等奖;1987 年执导的音乐探索片《青春颂》以 39%收视率荣登上海电视台当周榜首。

上世纪 90 年代初,原创MTV剧《风情石库门》更是用音乐和视觉语言生动展现海派文化,全剧50分钟无一句对白和旁白,堪称奇特,此片除囊括中国音乐电视大会串金奖、导演奖、摄像奖等外,还受瑞士金玫瑰电视节特邀参加为其破例召开的专题研讨会,扬名国际电视界。

21世纪,王国平导演的《花园松江》获第九届全球国际花园城市大赛金奖第一名;新神话风光片《八仙南通寻根记》再获全国大奖:原创旅游诗歌MV《诗韵松江》轰动旅游界。而今,创意上海的先锋之作《上海色彩》, 更是攀登上了新的高度,连续夺得国内外电视节多项大奖,由此将艺术电视的发展推至一个新境界。

《天天新报》2012年4月12日

王国平:海派电影需要本土导演

新报记者/茅中元

【人物名片·王国平】

王国平,中国 MV创始人,曾连续四届荣获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奖,代表作《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曾轰动荧屏,已成为中国特色MV的标志作品。王国平曾被中国视协评为首届“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家”,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百优青年艺术家”,被人民日报《环球人物》评为“60 年新生活第一人·巨变时代探新者”。

多年来,王国平一直致力于海派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其早年执导的电视剧《风情石库门》最早将弄堂游戏和路边童谣“小巴辣子开会啦”拍成影像,影响深远,多次荣获中外大奖。近年来,执导上海旅游片、上海形象片、世博宣传片、世博 MV、杭州休博会宣传片、无锡市歌《太湖美》、上海新八景 MV、《红旗颂》《诗韵松江》等屡获国内外大奖,尤其是反映创意园区的电视电影《上海色彩》,勇夺上海电视节索尼高清杯城市宣传片金奖和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百家奖”一等奖,该作品更被誉为“海派文化的先锋之作”。为表彰王国平对电视语言创新所作的贡献,瑞士第35届金玫瑰电视节曾破例为王国平举办国际专题研讨会。

上海曾经是中国电影的“半边天”,当前海派电影的现状和导演人才储备情况却不容乐观。日前,本报记者专访了被称为“中国 MV(音乐录影带)第一人”的海派导演王国平,就上海电影创作与人才培养等问题展开讨论。

本土导演匮乏影响上海电影创作

新报记者:在观众心目中,似乎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导演和新生代导演中,已无上海人的踪影?您是海派导演的代表人物和艺术电视的领军者,对这一现状您怎么看?

王国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核心就是人才问题,此次中央专门提到了文艺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了优秀的人才就会有一流的创意,就会有成功的作品。中国目前不缺资金,不缺市场,就缺人才,上海影视剧导演人才更是到了青黄不接几乎断层的严重程度。正因如此,才会产生上海题材的影视剧和纪录大片由外地导演和外地演员掌控的现象,如《长恨歌》《上海,上海》等作品因缺乏上海味道而备遭受上海人诟病,这与曾经是中国电影发祥地和中国电视剧重镇的上海地位已完全不符。

上海民营影视公司与北京相比不强大、不活跃,上海更缺乏一批有魄力、有实力的企业家投资影视剧,还缺乏挖掘和培养本土导演的意识和责任。由于上海本土优秀导演的匮乏,最终导致上海电影人才的流失。

上海电影的概念即是反映上海题材、表现上海故事并由上海本土团队制造的电影,而绝非是上海投资,不少在国内外获奖的电影佳作虽有上海投资,但却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上海创造和上海制造。

上海题材的电影其实源于海派文化,是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派文化中最丰富、最宝贵的影像遗产无疑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批优秀经典的老电影,如《十字街头》《马路天使》《乌鸦与麻雀》《太太万岁》《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等,其中浓浓的上海气息和味道是无与伦比和回味无穷的。试想,如果这些佳作不是上海本土导演郑君里等人执导,而是由北派导演崔嵬、谢铁骊操刀,能有上海味道吗?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许多经典电影就是海派电影的根脉,而海派电视剧的代表作则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上海的早晨》《上海一家人》《十六岁的花季》《围城》《孽债》《婆婆媳妇和小姑》等等,前一阵的上海题材影视剧与当时相比,里面的上海味道就不那么地道了。究其原因,这些片子的主创团队均非出自上海本土,如《老马家的幸福往事》这部片子讲的故事不错,但片中石库门的天井太大,搞得像北京四合院一样,就是缺少一种海派文化的味道。

以“三结合”方式推动海派电影重新崛起

新报记者: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需要有一批原创的上海制造的影视剧大作、力作来支撑,更需要一批上海本土导演的不懈努力,请问上海导演群如何才能突出重围,重新崛起,再创辉煌?

王国平:首先,希望上海的影视机构要抛弃舍近求远、崇大求外的急功近利投机思想。对本土导演熟视无睹,不管什么题材,不论什么样式,只要请到大牌导演挂帅,不管他合适不合适、擅长不擅长,先拍了再说。如周兵虽是中国纪录片第一导,《故宫》等力作震撼荧屏,令人赞不绝口,执导《外滩》也的确大气凝重,非常成功,但情景再现时找来扮演周璇的演员,却是浓眉大眼、外向奔放的北方风格,丝毫不见秀丽妩媚、精致优雅的江南气质;另外,有些著名导演,虽名扬国际电影节,为国争光,但其电影语汇与海派电影也是格格不入的,他们的气息与海派电影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海派影视剧的再创辉煌唯有靠上海本土导演群的崛起才能实现。

新报记者:那应该以何种途径、何种方法才能实现海派导演群的重新崛起?

王国平:我认为要用“三结合”的方法——创意与资本的结合、导演与机构的结合、明星与市场的结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创意为先,资本为王,再好的创意如没有大的投资作支撑,永远只是纸上谈兵。而再大的导演如没有强大的机构作后盾,孤军奋战的英雄即使天下无敌,难免也会像关公一样被人取了首级,如冯小刚背靠华谊兄弟,张艺谋有张伟平撑腰等。而明星的市场号召力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没有明星吆喝便没有票房,而大明星更是票房和收视率的保障。上海从来就是明星的摇篮,如今,上海出生的当红明星风光无限,如冯绍峰、陆毅、胡歌、何琳、黄圣依、孙俪、马伊琍、黄奕等,而老明星潘虹、奚美娟、陈冲、张瑜、赵静、张芝华、王志文、王诗槐等依旧活跃在荧屏上,如何整合上海明星资源,产生集聚效应,引爆市场热点,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上海的资本实力虽然非常雄厚,但却缺之有魄力有活力的民营资本一掷千金;上海的影视机构虽然历史悠久,实力强大,但却鲜有本士大导演领衔。总而言之,唤醒上海本土导演的觉悟和雄起是当务之急,发现和凝聚上海本土导演并形成群体力量更是重中之重!

MV 是培养影视导演的重要方式

新报记者:在您看来,一部好电影的标准是什么?

王国平:我认为当今最有价值最值得追求的就是艺术和商业完美结合及高度融合的影视作品,而纯粹的实验电影、纪实电影或伪文艺电影,因影像粗糙.画面随意,与海派文化追求的“唯美,优美,完美”电影风格完全相悖。另外,低级庸俗、搞怪雷人的喜剧电影虽票房火爆,也与海派电影追求的美学意境背道而驰。以前谢晋的许多经典作品《芙蓉镇》《牧马人》《天云山传奇》等,张艺谋早期的电影《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等,以及奥斯卡的历届获奖电影,即是商业性和艺术性合二为一的优秀电影,这是电影金字塔的最顶端,它既获观众认可,又获专家好评。而有些片子虽在国际上获奖无数,但观众并不喜爱,同样,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和陈凯歌的《无极》等虽也有较高票房,但却遭非议。所以,如今国际获奖的电影只说明该片有个性、有特点;同样,票房火爆的电影也只说明该片有很强的大众性和娱乐性而已,只有艺术性与商业性结合的最好的电影才能长久不衰,成为永恒经典。

新报记者:过去有很多优秀电影导演都是从 MV导演转行,这是为什么?现在这种现象为什么变少了?MV和电影有什么共同之处?

王国平:拍 MV与拍影视剧是一回事,MV就有“小电影”之称,不少优秀影视剧导演也是拍 MV 起家的,如第六代导演张元早年就因拍摄崔健摇滚 MV《让我在雪地里撒点野》在美国获奖而一炮走红;《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导演张一白以前更是 MV 圈的一线导演,其 MV 代表作包括田震的《好大一棵树》《执着》、毛阿敏的《同一首歌》,均曾获金奖。最鲜为人知的则是张国立,早年北漂时,也曾在 MV 圈打拼,其 MV代表作有董文华的《长城长》、解晓东的《咱今儿真高兴》等,最为经典的则是屠洪刚的《霸王别姬》。海外导演中也有类似的例子,担任过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主席的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就是拍 MV 出道的。拍 MV 是一种历练,一种积累,因为 MV 出身的导演更注重影像造型和视觉美感,这是 MV 导演转行拍影视剧的天然优势。有报道称岩井俊二已加盟尚世影业,成立纯爱电影工作室,说明上海已真正拥有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胸襟,它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艺术家亮相的舞台,如同上影成立贾樟柯工作室一样,都是令人欣喜的现象。但同时,也反而更说明了上海本土影视导演的严重匮乏,令人揪心。

上海要建立本土导演人才梯队

新报记者:很多的青年导演都在试图还原自己的上海记忆,例如黄凯的《上海公园》、舒浩伦的《乡愁》,您觉得“80后”甚至“90后”的新导演能否扛起“上海电影崛起”的大旗?

王国平:其实,任何一个导演和导演群的成功及崛起都是不可复制的,它是主观和客观原因的结合,是必然和偶然的结合。如第五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等通过优秀作品在国际获奖,闯出了一条“墙外开花墙内红”的成功路径,于是多少人削尖脑袋,前赴后继纷纷效仿投国际电影节评委所好,锲而不舍地参赛拍片。这些导演以参赛获奖为终极目标而拼命拍片,使电影创作的原则和动机已发生了根本质变,一切为了获奖而获奖,许多电影人因此误入怪圈。

我认为,上海青年导演追求成功,要坚决杜绝这类恶习和歪风邪气及投机心态。参赛可以,重在参与,获奖则锦上添花,但不必为了获奖而投其所好,牺牲创作原则,背离电影初衷。因为电影本质上毕竟是大众艺术,它的最大存在价值和生命意义必然要在电影院里放映并获得多数观众的认可,这是电影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背离了这个最起码的准则,则是对电影的亵渎。电影诞生至今,还未曾有过一部成功的电影却只有两三个人喜欢的纪录,电影不同于绘画艺术,更不同于前卫艺术,谢晋导演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和滕华涛的《失恋三十三天》给予我们许多震撼和启发。上海青年导演的追求应着眼于市场,着眼于观众,源于生活,源于真实,而不要老是盯着国际电影节,幻想有一天“黄袍加身”。获奖固然可贺,但有时获奖并不能证明你就是万能的全才导演,获奖片也并非是完美无暇的经典。我相信海派文化的艺术力量,我更相信海派电影能再创辉煌,海派导演会重新崛起。上海导演群的重新崛起,也不仅仅是青年导演的崛起,而是整体几代导演的崛起,张建亚、江海洋、彭小莲等老当益壮,中年导演胡雪桦、郑大圣、李欣、李虹、傅东育、梁山、夏晓云、吴天戈等可作中流砥柱,“80、90 后”新生代导演黄凯、舒浩伦等可冲锋陷阵,包括我在内的 MV 导演也会考虑转型贡献一部分力量……如此,上海导演群才能产生集束效应和整合力量,才能重整旗鼓,撑起中国影视剧的半壁江山。

0 阅读:4

上海热线侬好上海

简介:上海老牌门户网站,为网友提供新鲜有趣的上海本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