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怪国旗!49年国民党大员认为国旗图案不吉利,于是改成一笑柄

历史有小狼 2024-09-13 18:00:53

提到毛人凤,对近代以来历史较有关注的人们都知道他是国民党大特务头子,作恶无数罄竹难书。但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新中国即将成立、国民党败退台岛的前夕,他还一度客串过“迷信的平面设计师”,设计过一面自以为十分吉利、会带来好兆头的新国旗,当然,随着国民党的兵败如山倒,这个设计方案并没有付诸实现的机会,而是成了被遗忘在历史中的笑柄。

中华民国的国旗

要说到国民党官方承认的“中华民国国旗”,大众最为耳熟能详的当然是“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国民党先后曾经使用过若干种不同旗帜,这一旗帜尤其在抗战时期大放异彩,伴随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英勇壮举,成为了一个特殊时代民族精神的图腾之一。

而且,这一设计本身就是“国父”孙中山最中意的设计,他不但和陆皓东共同参与了这面旗帜的设计定稿,更是多次力主,认为它是最适合作为中华民国国旗的方案。

陆皓东一手设计了被称为“青天白日”的革命标志——白日拥有灿烂的光芒,象征着革命进程不可阻挡;周围设计了十二道光线,代表着一天有12个时辰、一年有12个月,勉励国人要抓紧每一刻光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自强不息。

后来,经由孙中山亲自提议,把出自陆皓东之手的“青天白日”放到整个旗面的左上角,整个旗面的底色定为红色,这就是“满地红” 的由来。

关于这三种颜色的象征,革命人士冯自由曾经专门撰文解读,认为红色是鲜血的颜色,表明自由必须经过流血才能获得;青色是天空的颜色,代表公正和平等;白色则代表着清洁,意谓人心清洁然后方可博爱。

总之,旗帜上的三种颜色也对应着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亦象征自由、平等、博爱。

为了配合使用这面旗帜的升旗礼,国民党元老戴季陶、著名音乐家黄自还合作了一首专用的“国旗歌”,其中有“守成不易,莫徒务近功”、“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句子,也正证明了这面旗帜的设计意蕴深远,并不是随随便便就决定的。

玄学爱好者:戴笠和毛人凤

当国民党控制整个中国、势力兴盛时,其党内都觉得使用这面旗帜作为象征是理所当然的事,也没有谁想过要对旗帜的设计或者寓意加以挑剔。

但到了1949年,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解放全国的当口,一部分处于穷途末路的国民党大员,却开始找这面旗子的麻烦了。他们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迷信的“运数”,认为旗帜的设计“不吉利”才会导致国军节节败退。

在这些人中,就包括了担任国民党保密局局长的毛人凤。

毛人凤原名毛善余,与戴笠既是同乡又是相差一个年级的同窗好友。因为这重关系和他本人被称为“笑面虎”的特殊性格,他在国民党军统体系从建立到发展的过程中一路仕途得意。1946年军统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毛人凤就担任了副局长之职,到了1948年更是升上了局长的位置。

他的仕途道路与戴笠关系密切,个人看法也深受戴笠的诸多影响——他追随戴笠,重视军事、重视情报工作,全力将“特务头子”这个工作做到极致;不过与此同时,戴笠对种种“玄学”的迷信也深深地影响了毛人凤。

戴笠一生中多次请人算命,并对算命者“命中缺水”的说法深信不疑,他甚至连给自己取化名,都要使用一些带“水”的字眼。1946年初,戴笠乘坐的飞机撞山失事,戴笠本人当场身亡。这一事件对毛人凤造成了极大影响,他认定戴笠之所以遭遇空难,一定是出于什么玄学的原因。

戴笠之死,在军统内部留下了权力的真空。毛人凤全力收揽人心、借机上位,一方面继承了戴笠的政治遗产,另一方面也继承了对方痴迷玄学和风水的行事风格。

毛人凤和当年戴笠一样,开始频繁地找人算命,希望能够趋吉避凶、保住自己的生命和地位。听说军统局的办公场所是“不吉之地”,他很快就推动全局搬迁,搬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好不容易在新址安顿下来,他又每天都率领属下搞各种祈求好运的仪式,甚至连自己的办公桌上都放满了密密麻麻的各种风水摆件和符咒等等。

毛人凤设计“新国旗”

随着国民党的统治日落西山、岌岌可危,毛人凤依赖迷信的心理越来越浓烈。1949年9月,毛人凤亲自飞到了昆明,指示得力手下徐远举、沈醉等人四处搜捕,一天一夜抓捕了四百余人,并要求云南省府卢汉立即批准处刑,这就是臭名昭著的“九九整肃”。

卢汉当时已经有了别的想法,暗中接洽起义行动的同时也仍然保持着与蒋介石一方的联系。他接到了毛人凤的催促,既不敢拒绝、也不愿承担这个“杀害进步人士”的黑锅,于是找出各种借口和毛“打太极拳”,不肯在处刑名单上签字。

毛人凤待在昆明,忙于迫害进步人士、催促卢汉的同时,内心深处的迷信因子又冒了出来。他认为当前使用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大不吉利——象征共产党的红色占据了大部分面积,而象征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标志却被挤在上角一隅,这不正象征着国民党被共产党包围?用这样不吉利的旗子作为精神图腾,怎么可能不失败?

想到就干,毛人凤深觉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于是立刻开始思索解决之道。最后,他决定把青天白日的图案放大到整个旗面,而“满地红”则缩小成为一个小红点,这就“预兆”着国民党将共产党包围起来并加以消灭。不仅如此,他还对身边的人连连感叹:“这么不吉利的国旗早就该换掉!现在太迟了、太迟了!”

用后人的视角来看,毛人凤这种心态是相当可笑的——国民党的失败原因应当放在历史的角度去考量,怎么能推给一面旗子的设计?但当时毛人凤却十分慎重,他下令将自己的新设计整理成方案,打算正式呈递给蒋介石。不过这个方案还没来得及递出去,蒋介石已经逃到了台湾,这个全新的“中华民国国旗方案”也就成了一个永远的笑谈。

题外话,甚至直到自己也逃到了台湾,毛人凤在余生数十年内也仍然没有放弃对迷信的“热爱”。有传言甚至认为,他后来染病越来越重、很快就一命呜呼,也是因为迷信所谓的“风水高人”、不肯接受正规医疗所致。

近代中国国旗的来源

那么,被毛人凤认为“不够吉利”的中华民国国旗,到底有着怎样的渊源?

“国旗”这一事物,本身并非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而是带着一些“舶来品”的意味。在中国古代,旗帜多用于战场上识别敌我,但要说到礼仪、外交、出使等场合代表国家形象,大多数封建王朝并没有这样的传统。

一直到了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强行轰开了旧中国的大门,清廷不得不按照列强的规矩和对方打交道,为了不失面子才认真考虑起“国旗”这回事。

1862年,由总理衙门提请,清政府将三角黄龙旗定为中国水师和官船的用旗。黄色本身有代表中国的含义,龙又是清朝皇帝的象征,因此黄龙旗逐渐成为大清国的代表。沿用二十多年后,清廷又为了顺应国际潮流,将原本的三角旗改成了长方形。

对于孙中山及他的追随者来说,黄龙旗是他们立志要推翻的满清政府的象征,自然谈不上有什么情怀可言。

铁血旗

1911年武昌起义,革命军确定的信号是一面被称为“铁血旗”的旗帜:红底上放置自中心放射的九条线,每条线的两端各有一颗小星,共计十八颗星,含义为“十八省”。起事之前,共进会机关因为装配炸弹出现意外而遭到搜查,搜到了多面做好的旗帜,但负责搜查的俄国巡捕不知此为何物,报告中称之为“黄星国旗”。

待武昌起义成功后,军政府谋略处宣布中国为中华民国,以铁血旗作为革命军旗。等到数日后《申报》将这面旗帜的样式刊登上报,直接称为“中华民国国旗”。因此,对于热切期望推翻清政府的志士而言,铁血旗是最早受到认同的旗号。

同一年11月的上海起义,使用了红白两色的军旗,其中白旗是事先约定的信号,红旗就是“上列十八星”的铁血旗。

到了年底筹组中央政府的研讨会上,关于国旗的意见众说纷纭:推崇武昌起义纪念意义的湖北代表提议铁血旗,南方代表建议用青天白日旗,江浙一带代表认为以五色旗为宜。五色旗的设计者是赵凤昌,由五种颜色的横条排列组成,象征着“五族共和”的寓意。

在这个阶段的商讨之后,初步形成了国旗是五色旗、陆军用铁血旗、海军用青天白日旗的折衷方案。

从“五色旗”到“青天白日”

在当时,不同地区的革命军习惯了不同的旗帜,因此即使孙中山一直都力主应以青天白日旗为民国国旗,但在1912年民国成立时,他的这个愿望并未实现。由于五色旗有对应五行、五族、“彩虹旗”等多重意蕴,在各地国民心目中也很有地位,最终是五色旗被认同为中华民国国旗。

1921年,为推翻北洋政府,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将青天白日红旗定为国旗。直到1925年,以中国国民党为首的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随后发动北伐,北伐军所到之处,都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到了1928年北伐成功,青天白日旗也完全取代五色旗,确立了其中华民国国旗的地位。张学良的“东北易帜”,其实说的也是不再使用五色旗,而代之以青天白日红旗。

到了1946年底,《中华民国宪法》通过出炉,在这部宪法的总纲中明确规定了中华民国国旗的标准——“红地,左上角青天白日”。

这样一看,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从正式被实际确定为民国国旗,到被毛人凤拉来当作“局势不利”的替罪羊,也不过二十年时间。旗帜设计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但反动分子的色厉内荏却让他们把自己失败的原因推到“玄学”上,自然也就难逃成为笑柄的结局。

2 阅读:648

历史有小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