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处除三害》 这部电影自三月一日上映起便广受人们的讨论,其不仅拥有丰富的内涵,同时也贡献了不少和枪械相关的名场面。借着这个契机,我们可以看看影片对于枪械和枪支方面的选择,以及部分情节规划的合不合理。当然,本文尽量不剧透电影情节,也不讨论剧情暗示、内涵,或者像“枪在这部电影中象征着什么”之类的抽象话题,就聊聊枪。
众所周知,电影中的枪械都会或多或少的带有拍摄的地区特色,而这部电影也在选材上参考了台湾省较为流通的部分枪械。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开始分析,首先轮到的,便是在开场刺杀黑帮老大(铁头)中使用的CZ75。
△ 使用CZ75的陈桂林
陈桂林在这里使用的应该是一支CZ75B,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省并不像我国的其他省份一样,拥有有实际约束力的控枪法案。台湾的控枪法案对于非法持枪,制造,贩卖等行为制定了严格的处罚。有期徒刑七年起步,犯罪致死无期或死刑。但这个条例的实际约束力,就跟乐事薯片包装袋上的薯片,红烧牛肉面里面的牛肉一样,仅供参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台湾的黑白数量众多,权力极大,影片中的陈桂林便是一名黑帮的枪手。台湾黑帮的实力大到了需要专门的“枪击要犯集团“来承担与暗杀,枪击相关的事件。这些组织负责招雇各种亡命徒,为其提供枪支弹药,并在事后提供庇护和金钱。这种组织类似”疾速追杀“里面的杀手组织,不过这两的区别,就相当于加勒比海盗和索马里老炮的区别。陈桂林手上的这支CZ75,便很可能是他的组织提供的武器。台湾地区的武器黑市及其发达,能够找出一支CZ75易如反掌。
△ 陈桂林开枪的时候,枪口离群演的耳朵非常近,定会对听力造成损伤,考虑到导演不至于完全弃群演的身体健康于不顾,我严重怀疑这是一支以CO2气瓶或冷媒气体为动力的bb玩具枪。
△ 发生枪击事件后迅速部署的台湾警察,在台湾,警察和黑帮的关系较为密切,政治、金钱和权力的诉求导致二者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
而第二支枪,则是陈桂林从追捕的警察手中抢来的(清嗓子)“由德国卡尔.华瑟公司生产的Walther PPQ M2九公厘半自动手枪“,不得不说,湾湾对武器名字的执念不是一般的深。
△ 使用PPQ M2手枪的台湾省刑警
△ 台湾省警方于2015年列装的PPQ M2手枪
这玩意是为了取代台湾省警察装备了许久的史密斯威森5904和6903两款手枪。在设计之初,PPQ的目标人群便是警察和执法部门的成员,其名字正是来源于Polizei Pistole-Quick(快速警用手枪)。其最大的改进便是使用了新式的Quick defense trigger(快速防御扳机),拥有一个类似格洛克系列的扳机保险。在台湾省警用手枪的招标中,其与陶鲁斯PT92、西格绍尔P250和格洛克19一同竞标。PT92因资历不符被取消资格,西格绍尔中途退出了竞标,最终PPQ M2 和格洛克19一起入围,并因价格更低取胜(每支手枪267美元)。
△ 使用4英寸枪管,单双动击锤,14发弹匣的史密斯威森5904,6903则是一个偏紧凑的型号,二者的关系应该类似于M17/M18或者P226/P229的搭配
而最后,则是贡献了名场面的格洛克17,套筒前端没有倒角,可以判断是G17 Gen3/4型。个人感觉,连续的击发失败有几个可能。一是枪械本身的故障,考虑到在排除两发故障弹后开始乱杀,我个人觉得并不是枪械本身的问题。而第二个可能性则出在弹药上。台湾黑市的武器种类繁多、产业发达,但其中有个问题便是枪多弹少。好的军规子弹价格昂贵,且大多是从军警部门的存货中“报失“或者偷出来的。而剩下的则是廉价且性能不佳的复装弹。根据台湾法律,弹头、弹壳、火药和底火四个单独存在都是合法的工艺品,但一旦组合,便跟枪弹爆炸物为同一个性质。因此,台湾的复装弹”工厂“都是以流动的形式,等客户到了再复装弹药,减少被抓的风险。而在储存的过程当中,本就质量不佳的底火则更可能受潮失效,导致击发失败。
△ 埋藏在地下的G17
△ G17的套筒上未见倒角,可以排除Gen 5,至于是Gen 3还是Gen 4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