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后,郭沫若女儿见到她,一声妈妈让她泪流不止

风旭历史故事 2024-10-26 02:45:3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文 | 编辑 |云烟兮合前言

张琼华,一个名字背后隐藏着深深的等待与孤寂。68年的漫长岁月,她独自守护着曾经的婚姻记忆,直到郭沫若的女儿走进她的生活,一声“妈妈”唤起了她心中所有的酸楚与期待。这泪水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是一段被时代辜负的爱情还是一份坚守到最后的执着?

在古代社会,儿女的婚姻往往是由父母一手操办的,这种传统观念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即便到了近代,这种思想依然在某些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连那些接受了新式教育的青年,有时也难以逃脱这种命运。郭沫若,这位新时代的文化巨匠,便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郭沫若,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文学才华,成年后更是广泛接触新思想,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如罢课风潮和辛亥革命等。然而就在他全身心投入学业和事业的关键时刻,家中的双亲却开始为他的婚事忙碌起来。

在父母的传统观念里,男子到了二十岁左右便应该成家立业。而郭沫若的婚事,自然成了他们心头的一件大事。而这时有媒人向他们介绍了一位名叫张琼华的女子。张家在当地是颇有名望的大户,家境殷实,张琼华的父亲还曾是个秀才,而她本人也受过一定的教育。在郭沫若的父母看来,这无疑是一桩门当户对的好婚事。

但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新旧思想交替的动荡时期,人们开始倡导女性解放双脚,追求“自然足”的审美。郭沫若作为新思想的拥趸,自然也希望自己的伴侣能够与时俱进,成为新时代的女性。但遗憾的是,张琼华却仍然裹着一双小脚,这与郭沫若的期望相去甚远。

郭沫若的母亲深知儿子的心思,但在介绍这门亲事时,却有意无意地隐瞒了这一点。在1912年的农历正月初五,郭沫若迎来了他人生中的大日子。那一天,他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张琼华喜结连理。郭家和张家都是当地的望族,因此这场婚礼办得格外隆重热闹。

随着接亲队伍的锣鼓声响起,花轿缓缓进入了郭家大门。宾客们纷纷涌上前来,想要一睹新娘子的芳容。郭沫若此刻也是心潮澎湃,期待着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可当新娘张琼华抬脚走出花轿的那一刻,郭沫若的心却突然一沉。他清楚地看到,张琼华脚上裹着的,正是他深恶痛绝的小脚。

接下来的婚礼仪式仿佛成了一场闹剧。郭沫若失魂落魄地完成了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等一系列繁琐的礼节,最后被送入了洞房。按照习俗,新郎新娘要共饮交杯酒,寓意着夫妻同心、白头偕老。然而在这一刻,郭沫若却无论如何也提不起兴致来。他机械地在伴娘的引导下掀起了新娘的红盖头,匆匆一瞥之间,他的心彻底沉入了谷底。

多年后,郭沫若在他的文学作品《黑猫》中深情地回忆了那场婚礼,他将其形容为一场“受难记”。在他的笔下,张琼华给他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那“一朵被传统束缚的三寸金莲”以及那“引人注目的猩猩鼻孔”。他巧妙地运用了一句四川的俚语来形容自己当时上当受骗的感受:“如同隔着口袋买猫,本以为选定的是白猫,然而拿回家后才发现是只黑猫。

郭沫若的侄女郭翠鸾在后来的回忆中提到:“八婶张琼华并非丑陋,也非美丽动人,她只是一个普通人,这一点八爸也是认可的。”同时,张琼华的侄儿也为她辩护道:“我姑姑并不丑,她的鼻子也并非朝天鼻。只是姑父不喜欢她,所以在他的描述中,姑姑的形象被刻意丑化了。

在那时,郭沫若内心充满了对“才子佳人”的浪漫幻想,然而现实的落差让他感到极度的失落。新婚之夜,他甚至不愿意踏入婚房,直到夜深人静,家人们的催促声才迫使他走进了那个陌生的房间。那一夜,他唯一的伴侣便是一本《庄子》,这本书陪伴他度过了新婚之夜。

次日,尽管心情沉重,但郭沫若仍需按照传统习俗,与新婚妻子一同“回门”。张琼华的家境富裕,然而她的父亲张怀生却沉迷于烟草,张琼华也吸水烟,这一习惯让郭沫若感到更加厌恶。在岳父家的那一夜,他再次以一部古老的《文选》为伴,独自度过了一个无眠之夜。新婚后的第五天,郭沫若便以学业为由,匆匆离开了家乡。这无疑给张琼华带来了巨大的痛苦,然而她又能如何呢?只能在家中尽孝,同时默默地等待丈夫的归来。

郭沫若对父母的隐瞒深感痛恨,即使在暑假期间回到家中,他也宁愿选择睡在书房,而不愿面对张琼华。那段时间,无论是张琼华还是郭沫若,都深陷痛苦之中。郭沫若甚至在自己的文字中多次流露出对婚姻失败的无奈与哀怨。

1914年1月,得益于大哥郭开文的资助,郭沫若踏上了赴日本留学的征程。而张琼华在得知丈夫远赴日本后,尽管山海相隔,她依然多次寄出饱含思念与关切的家书。她甚至曾有过独自前往日本看望丈夫的念头,然而为了顾及丈夫的颜面,她最终选择了放弃。

她在信中写道:“回想来日本之事,千里迢迢,我作为年轻妇女似乎不便抛头露面,以免惹人非议。我夫的面子又往哪里放呢?总之,我夫定要回家,以满足二老对儿子的思念。家中老少都好,不必挂念……”这样的信件,张琼华不知写了多少封,然而她却从未收到过丈夫的回信。

作为妻子,张琼华自然渴望丈夫能在信中倾诉衷肠,然而郭沫若却吝于给予她只言片语。他最多只是在给父母或兄弟姐妹的信中顺带提及她。仿佛提及妻子的名字都会让他感到羞愧。尽管丈夫对她冷漠无情,张琼华却始终坚守着对丈夫的忠贞与爱意。她勤劳持家、孝顺公婆,与家人相处融洽。她将自己的不幸深埋心底,从不流露出任何怨言。幸运的是,夫家对她颇为善待,公婆更是将她视为亲生女儿一般疼爱。

然而在1916年郭沫若在日本结识了美丽的佐藤富子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被佐藤富子的美貌与气质所吸引,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为了追求佐藤富子,郭沫若经常为她写下动人的情诗,而佐藤富子也被郭沫若的才华所深深吸引。两人很快便坠入了爱河。

当郭家父母得知儿子在日本与一位名叫佐藤富子的女护士同居后,他们愤怒不已。佐藤富子为了与郭沫若共度余生,甚至不惜改名郭安娜,并与父母断绝了关系。郭家父母对此感到十分气愤,他们当即命令小儿子代笔写信责难郭沫若,并一度与他断绝了联系。直到郭沫若与安娜的儿子出生,郭家父母才逐渐平息了怒火,并责令郭沫若写信向张琼华解释清楚这一切。

在父母的压力下,郭沫若终于给张琼华写下了他离家出走五年来的唯一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我们都是旧礼制的牺牲品,我对你没有丝毫的怨恨,也希望你不要怨恨我。可怜的你只能在我家中作一世的客人,而我也无法解救你。”这封信中充满了无奈与撇清关系的意味,让人不禁感叹男人对于不爱的女人竟能如此理智与不近人情。

尽管郭沫若在日本与佐藤富子有了深厚的感情,并共同生活,但他与张琼华的婚姻关系却始终未能解除。郭沫若的兄长郭开文曾尝试介入,提出两个解决方案:一是让郭沫若与张琼华离婚,二是允许他同时维持两段婚姻。然而,郭沫若对此却表现出一种矛盾的态度。他回信表示,自己既不够新派到可以轻易离婚,也不够旧派到能接受二女同居。这种不新不旧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他在传统与现代、感情与责任之间的挣扎。

郭沫若之所以没有提出离婚,一方面是出于对传统道德的顾忌,另一方面也是担心张琼华的命运。在那个时代,被丈夫休弃的女人往往会陷入绝境,不仅名誉受损,生计也会变得艰难。郭沫若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宁愿选择维持这种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也不愿将张琼华推向绝路。

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改变了郭沫若的生活轨迹。他毅然离开日本,回到了祖国,从此与安娜失去了联系。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他的民族大义,也间接影响了他与张琼华的关系。

回到国内的郭沫若很快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并成为了国民政府政治部第三厅厅长。这时的他再次回到了家乡,与张琼华有了短暂的交集。面对西装革履、身份显赫的郭沫若,张琼华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她默默地站在远处注视着他,心中涌起的是往日种种的回忆和感慨。

病床上的郭父看到儿子归来,心中充满了欣慰。他深知张琼华这些年为郭家所付出的辛劳和牺牲,因此在临终前特意嘱咐郭沫若要善待她。郭沫若对张琼华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以表达谢意。然而对于张琼华来说,这并不是她真正想要的回应。她渴望的是丈夫的关爱和陪伴,但这些却永远无法实现了。

在离开家乡之前,郭沫若特意为张琼华写下了两首诗作为留念。他希望这些诗句能在她危难之际换得一些钱财以维持生计。这一举动虽然体现了郭沫若对张琼华的关心和善意,但也透露出两人之间无法弥补的隔阂和遗憾。

不久后郭沫若在上海结识了女演员于立群并与之同居。于立群的出现给郭沫若带来了新的感情寄托和生活伴侣。两人相处融洽并很快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郭汉英的出生。与此同时远在家乡的张琼华却不得不再次面对生活的转变和情感的失落。

当郭沫若带着于立群和郭汉英回到家乡时,张琼华以极大的包容和热情接待了他们。她不仅为于立群安排了住处还亲自为她烹饪食物以照顾她的特殊需求。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张琼华的善良和贤惠也让她与于立群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葬礼结束后郭沫若和于立群离开了家乡回到了重庆继续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而张琼华则再次回到了孤独和等待中,

在公婆离世、丈夫远走他乡之后,那座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房子,对张琼华来说变得空荡而冷清。孤寂成为她生活中无法逃避的伴侣,时而与邻居的闲聊能带来片刻的慰藉,但更多的时候,她独自坐在椅子上,眼神空洞地凝望着前方,心中的思绪如乱麻般纠缠不清。

随着时代的变迁,她的田地不再属于她,那份稳定的田租收入也随之消失。生活的重担突然压在了这个柔弱女子的肩上,她不得不学会用双手去编织一些小手工,以微薄的收入来勉强维持生计。那段日子,对她来说无疑是艰难而苦涩的。

侄儿郭宗瑨看着她的困境,心中不忍,多次劝说她向远在他乡的丈夫求助。终于在侄儿的再三劝说下,她勉强点头同意,让郭宗瑨代笔写信,向郭沫若请求每月寄来十五元的生活费。尽管郭宗瑨认为这数目太少,但她却坚持说:“他也有他的难处,我不想成为他的负担。”这份体贴和理解,透露出她对丈夫深深的爱和牵挂。

每月的生活费如期而至,虽然不多,但对张琼华来说却如同及时雨般珍贵。她小心翼翼地支配着这些钱,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体面些。然而,她与丈夫之间的距离却似乎越来越远,自从父亲离世后,郭沫若再也没有回到过老家,他们之间的见面也变得遥遥无期。

1963年,张琼华曾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思念踏上前往北京的列车,希望能在那座繁华的城市里见到她名义上的丈夫。可当她抵达北京时,却得知郭沫若无法与她相见,只能由秘书代为接待。那一刻,她的心中充满了失落和无奈,但她并没有过多地抱怨或责怪,只是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

在秘书的陪同下,她游览了北京的名胜古迹,那些古老的建筑和美丽的风景让她暂时忘却了心中的烦恼。然而,当她临走时,秘书问她想买点什么作为纪念,她却只是要了一截灯芯绒布和一些小纪念品,便匆匆返回了乐山老家。她的心中装着太多的思念和期待,已经无法再容纳更多的东西。

岁月如梭,转眼间到了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这个消息对于张琼华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她所爱之人已经全部离世,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能让她牵挂和期待的了。不过政府考虑到她年迈体弱,担心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因此选择了隐瞒真相,并继续以郭沫若的名义为她寄去生活费。这一切的安排都是出于对她的关爱和保护。

在郭沫若离世后的日子里,张琼华的生活变得更加孤寂和无聊。她每天都在等待着那个永远不会再来的人,直到生命的尽头。她没有自己的儿女,没有享受过作为母亲的快乐和幸福,这是她一生中最大的遗憾。但她并没有因此而怨恨或抱怨,只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的命运安排。

1979年的一天,郭沫若的女儿郭庶英和郭平英姐妹俩来到了张琼华的住处。她们亲切地称呼她为“妈妈”,这个称呼让张琼华泪流满面。她非常喜欢孩子,但命运却剥夺了她成为母亲的权利。此刻,她的心中充满了感激和感动,仿佛在这个称呼中找到了久违的温暖和亲情。

姐妹俩的到来给张琼华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慰藉,她们陪伴她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在这段时间里,张琼华向她们讲述了自己与郭沫若之间的故事,那些往日的回忆和经历仿佛又重现在她的眼前。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也透露出她对这段婚姻的无奈和遗憾。

然而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80年,这个孤苦一生的女人终于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离世让许多人感到惋惜和悲痛,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不幸,但她却始终保持着善良和坚韧的品质,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和责任。

回顾张琼华的一生,我们无法不为她的遭遇感到痛心和惋惜。她为了一个几乎没有希望的婚姻等待了68年,失去了自我和作为母亲的权利。可在这段婚姻中,我们无法怨恨任何人,因为这一切都是那个时代的错。新与旧的交替注定会带来许多牺牲和遗憾,而张琼华正是其中一个不幸的牺牲品。

然而,尽管她的一生充满了不幸和遗憾,但她却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丈夫的忠诚。她用她的行动告诉我们:婚姻并非只是简单的结合,而是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付出才能走得更加长久。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现有的生活,最初的心动让我们结合在一起,而今后的陪伴和呵护才能让这份感情更加深厚和持久。

0 阅读:0

风旭历史故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