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饶毅:弃美籍回国,曾怒斥:几个老院士围着一个处长赔笑

玉箫苒得笔记 2024-10-23 11:14:19

文/编辑 玉箫苒的笔记

饶毅,这个名字在网络时代一次又一次地与“炮轰”、“怒斥”、“开怼”联系在一起。

他像一柄锋利的尖刀,直插中国学术圈的腹地,挑开那层遮羞布,露出底下令人触目惊心的真相。

有人说他哗众取宠,有人说他沽名钓誉,而更多人,则在他一次又一次的“出格”举动中,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对于真理的追求,对于科学的纯粹热爱,以及对于中国科研事业深深的责任感。

饶毅的科研之路

饶毅的“火爆脾气”并非横空出世,早在少年时代,他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

1962年,饶毅出生于江西抚州的一个医学世家,他的父亲饶卫华是当地医疗领域的先驱者,筹建了江西省最早一批的重症监护室和分子医学研究所。

耳濡目染之下,饶毅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志要成为像父亲一样,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医者。

1978年,高考制度恢复,16岁的饶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西医学院,开启了他的医学求索之路。

在那个知识匮乏的年代,饶毅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刻苦钻研,成绩名列前茅,很快便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饶毅愈发感受到国内科研环境的局限性,科研资源的匮乏和学术氛围的滞后,都让他感到深深的无力感。

为了追求更高的学术目标,饶毅决定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

1983年,他考取了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硕士研究生,这是他第一次离开江西,来到更为广阔的天地。

在上海的两年,饶毅开阔了眼界,接触到了更为先进的医学理念和技术,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内外科研水平的巨大差距。

1985年,饶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赴美留学。

他成功考取了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攻读神经科学博士学位。彼时的美国,是全球科学研究的中心,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设备、充足的科研经费和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

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饶毅如鱼得水,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成果,迅速成长为神经科学领域的佼佼者。

在美国期间,饶毅获得了许多荣誉,也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邀请。所有人都认为,他会像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一样,选择留在美国,享受优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然而,饶毅的选择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不忘初心 毅然回国

2007年,已经在国际神经科学领域声名鹊起的饶毅,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震惊的决定:放弃美国国籍和优厚的待遇,回到中国。在那个“出国热”方兴未艾的年代,饶毅的选择无疑是“逆潮流”的,甚至有人说他“傻”。

放弃美国优渥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科研环境相对落后的中国,饶毅真的“傻”吗?也许,只有真正了解他的人,才能理解他做出这个选择的初衷。

“我的根在中国,我的事业在中国。”这是饶毅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对于他而言,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他深知,中国要发展,要强大,就必须依靠科技的进步,而这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科学家为之奋斗。

回国后的饶毅,并没有选择“功成名就”后的安逸,而是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中国科研事业的建设中。

他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他引进先进的科研理念和管理经验,建立起一套更加规范、高效的科研体系,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科研人才。

但饶毅回国后所面对的,并非一片坦途,国内科研环境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曾亲眼目睹,一群德高望重的院士,为了争取科研经费,不得不围绕着一个处长“赔笑脸”,这让他感到无比的痛心和愤慨。

“科研经费的分配,应该以科研水平和项目价值为导向,而不是靠人情关系。”饶毅在公开场合毫不避讳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番言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顿时激起千层浪。

饶毅的“直言不讳”,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也让他成为众矢之的。

有人指责他“不懂规矩”,有人质疑他“哗众取宠”,还有人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打压他。但饶毅并没有屈服,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坚信“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2011年,饶毅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许多人认为,以饶毅的学术成就和国际影响力,当选院士是毫无悬念的,他的落选,只能说明院士评选机制存在问题。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猜测,饶毅没有过多解释,他只是平静地宣布,从此不再参选院士。“我不做院士,可以激励青年专心学术,不用过多看院士脸色。”这是饶毅的选择,也是他的态度。

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真正的科学家,应该把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而不是追逐名利。

直面学术不端 敢为科学发声

饶毅的“特立独行”并非孤例,回国后,他发现中国学术界存在着许多“潜规则”,科研经费分配不公、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顽疾”严重阻碍了中国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学术圈的问题,不能靠内部消化,要敢于揭露,敢于批判,才能引起重视,才能推动改革。”饶毅深知,想要改变中国科研环境,就必须打破“沉默的螺旋”,让更多人敢于站出来,为科学发声。

2018年,饶毅出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他将自己在北京大学进行的改革尝试带到了新的平台,致力于推动科研评价体系的改革,打破唯论文、唯帽子、唯项目的评价标准,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追求原创性成果。

与此同时,饶毅也从未放弃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批判。

他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声,揭露学术造假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他曾公开质疑华大基因的商业模式和部分科研成果,批评其过度依赖基因测序技术,缺乏原创性研究,甚至直言“全国推广的益生菌无一不是假药”,这番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他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

对于外界的质疑和批评,饶毅从来不回避,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对于学术不端行为,就要“零容忍”,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学术界的公平正义,才能让真正的科学之光照亮中国。

饶毅的“炮轰”和“怒斥”,看似“咄咄逼人”,实则饱含着一位科学家对于中国科研事业的拳拳之心。

他深知,中国科研要发展,要进步,就必须建立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学术环境,让真正的科研人才脱颖而出,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

除了在学术圈发声,饶毅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科学,热爱科学,支持科学。

他撰写科普文章,出版科普书籍,参加科普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科学知识传播给大众,尤其是青少年。

“科学的未来,在于年轻人。”饶毅深知,培养下一代的科学人才,是关系到中国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他身体力行,为青年科研人员创造机会,鼓励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他经常与学生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答他们的疑惑,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为他们指点迷津。

在学生们的眼中,饶毅是一位亦师亦友的良师益友,他不仅传授给他们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言行,为他们树立了榜样,让他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应有的担当和风骨。

结语:虽千万人,吾往矣

回首饶毅的科研之路,充满了挑战与荆棘,但他始终初心不改,砥砺前行。

他就像一位孤独的斗士,在充满“潜规则”的学术圈中,一次又一次地挥舞着手中的利剑,刺破虚伪,揭露真相,为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披荆斩棘。

“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饶毅的人生信条,也是他留给中国科研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信息来源:

2012年11月3日——京华时报——京华时报:院士增选本该宁缺毋滥

2022年11月8日——体外诊断网——继华大CEO后,饶毅又开炮怒怼院士和中科院!

0 阅读:6

玉箫苒得笔记

简介:执笔键盘,半映风韵莲步翩,玉箫一管,天荒地老映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