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笨爸爸陆续发布了144款常温牛奶和低温牛奶的评测,分【上篇】和【下篇】,时间跨度差不多半年。
现在为什么要再写一个【番外篇】?
原因说来也搞笑,我7月9号前脚刚发完纯牛奶评测【下篇】,7月10号,网上就出现了一篇名为《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状,媒体不敢说,那就我来说》(以下简称《深扒》)的刷屏文。紧接着7月11号,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发布了一篇声明,指出《深扒》一文是谣言,是“对中国乳业极大的伤害和抹黑”。
舆论持续升级,许多人纷纷表示中国乳业太黑了;许多宝妈在群里表示,看了都不敢喝国产奶了;更多人脑袋上挂着个大问号,还能喝嘛?
而且,我的纯牛奶评测【下篇】在今日头条上连带着被攻击。“你这是在给伊利蒙牛洗地吗?”、“伊利广告”、“蒙牛广告”、“这么快就出来洗地了,收了多少钱?”。
我勒了个去,辛辛苦苦花了一个月时间,自己掏钱做的评测,就这样“躺枪”了。
个人荣辱事小,更重要的是,一篇逻辑和事实有许多漏洞、东拼西凑“旧闻”的文章,反而把很多原本对国产奶仍心存疑虑或偏见的人给“洗脑”和带了节奏了,搞得人心惶惶:国产奶到底还能不能喝了?
所以,就有了这篇【番外篇】。
关于被“躺枪”,或者不仅是“躺枪”,是总有一些人质疑是这个广告那个广告的问题,我在今日头条上发了一个回应,如下图:
看到这儿,如果你认为这又是一篇洗地文,那你赶紧取关,赶紧走,不要浪费时间往下看了。
而关于国产牛奶到底能不能喝,某牛某利能不能喝的问题。其实,跟长时间关注我的读者回答这两个问题都显多余,不能喝我做评测来干嘛?我的推荐产品还有他们干嘛?
说实话,我一向对某利某牛的营销、宣传、公关手法不感冒。也不止他们两家,还有一些其他国产乳制品品牌,经常互相抵毁,暴力撕逼。给人留下不良印象,有咎由自取之处。
但我的评测只针对产品,不谈论社会事件,下面的内容,也只针对“国产牛奶”、“国产牛奶品牌”,不针对具体品牌。
关于标准的问题《深扒》一文认为,某牛某利绑架了国家标准,而国家标准相对发达国家标准,很低,妄顾消费者利益。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这里的“国家标准”是怎么回事,被文章一带,一股脑地认为国家标准太低了,生产不出好牛奶来,国产牛奶不值得喝,还得是国外牛奶好。
真是这样吗?我们来捋一捋逻辑和事实:
1、首先,要区分标准的几个涵义。
一是要区分生乳标准和纯牛奶标准。
生乳就是生产牛奶的原料,现行生乳标准即《GB 19301—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生乳》。
纯牛奶就是我们直接喝的纯牛奶,包括巴氏奶和常温奶,标准则是《GB 1964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巴氏杀菌乳》和《GB 2519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
生乳标准里规定,生乳的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2.8g/100g。但巴氏杀菌乳和灭菌乳标准里则规定,纯牛奶成品的蛋白质含量不得低于2.9g/100g。
生乳作为原料,既可以拿来生产奶粉、纯牛奶,也可以拿来生产酸奶,还有各种含乳饮料、冰淇淋、糕点等等。
不同用途对生乳品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品质高一些的生乳用来生产奶粉、纯牛奶、酸奶,品质低一些的则用来生产含乳饮料、冰琪淋等。
不要把生乳标准等同于纯牛奶成品的标准。
2、不要把标准规定的最小值,等同于产品的实际含量值。
生乳国标规定的蛋白质最小值是2.8g/100g,是不是等同于乳企收购的生乳蛋白质含量都是只有2.8呢?来看看数据:
数据显示:不是。平均值比最小值高了不少,规模牧场更是。
纯牛奶国标规定的蛋白质最小值是2.9g/100g,是不是等同于市场上的纯牛奶蛋白质都只有2.9呢?来看看数据:
以上7个大品牌29款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只有一款低于3.0。
3、为什么生乳国家标准降低了?
既然乳企生产的纯牛奶蛋白质含量并不低,那为什么生乳国标要降低对蛋白质的要求呢?
首先,要搞清楚,这个标准是10年前修订的。
国家标准的制定,可以规范行业和企业,引导和促进产业发展,但同时也要考虑产业发展状况、企业接受程度。否则,定出来做不到,执行不下去,标准就没有意义了。
与欧美标准相比,我国生乳国家标准确实订得比较低。(美国要求生乳蛋白质不低于3.1g/100g,菌落总数不高于30万CFU/ml。欧盟要求生乳蛋白质不低于3.3g/100g,菌落总数不高于10万CFU/ml。)
但国家卫健委在2013年发布了《乳品安全国家标准问答》,其中的第十四题对生乳国标蛋白质含量降低的原因予以了详细解释。
这里还有一个背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奶农的奶达不到国家要求的蛋白质标准,所以往里面加了三聚氰胺,以求蛋白质检测蒙混过关。这也是国标修订时将蛋白质含量降低的一个考虑点。
三聚氰胺事件在前,把国产乳制品行业打到历史信任的最低谷,整个行业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生乳标准制定在后,从政府到企业,都亟需提升国产乳制品的品质,恢复消费信心。
说大企业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有博弈我信,但说大企业绑架标准,把标准越降越低,我可不信。
标准制定如果不考虑奶农散户的利益强行推进会怎么样?我了解过某个农产品(水果)之乡,政府推行新规,要求不得添加膨大剂,结果生产出来的果子又小又难看,供应商不要,产品滞销赔本的农民拉着一车一车的果子,堵在县政府门口要说法,新规不得不撤销。
10年之后,既然生乳品质已经大大提高,国标当然看起来就显得不合时宜了。目前,生乳国家标准的再一次修订已在进行之中,估计也快要推出了。
4、标准不是只有一个。
国家强制性标准是底线,是基础。但除了国标外,还有企标、行标、团标,底线不能违反,但鼓励企业采用更高的标准。
目前,一些大企业的企标,以及一些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都是高于国标的。
(《T/HLJNX001-2018黑龙江省食品安全团体标准 生乳》)
(天津市奶业科技创新协会《T/TDSTIA002-2019 特优级生乳》)
(中国农垦乳业联盟生鲜乳标准)
这些标准进行了分级,高等级并不比欧美低。
总结来说就是,不要把10年制定的生鲜乳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小值,来等同于现在市场上乳制品的品质,把国产奶说得一文不值。
比如下面这位,就闹了个大笑话:
关于牛奶安全性的问题国产牛奶的安全性问题,是《深扒》一文带给很多人最大的恐慌。
人说人话,鬼说鬼话,我们还是看数据,数据比道听途说更靠谱,如果觉得数据不靠谱,那么,请你提供认为靠谱的数据。
安全性,大家比较关心的有几个指标,三聚氰胺、激素、抗生素、菌落总数(准确说,应该关注致病菌)。
这几个数据,我们来看看中国农村农业部的检测报告,这也是目前能找到的唯一大样本量的、更全面的数据(每年生乳抽检样品批次在2万以上),信的人认为权威,不信的人……打死了估计也不信。
总体来看,不管是生乳,还是乳制品,合格率都非常高。
有一些人为什么不信这些合格率数据?典型的问句是:当年的奶粉检测,结果也是合格的呀,不是一样出了三聚氰胺吗?
在《深扒》一文里,一段笼统的、没有列明数据和事实来源的说法,就把大家给吓死了。
他的意思是说,看起来检测数据是合格的,但那只是表面!背后黑幕重重!
然而,来看农村农业部的2019年底的数据: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10年达到100%。
这些违禁添加物包括:蛋白精、三聚氰胺、硫氰酸钠、革皮水解物、β-内酰胺酶、玉米赤霉醇、纳他霉素、山梨酸。
蛋白精、三聚氰胺、革皮水解物可以变相提高蛋白质含量,β-内酰胺酶可以降低(遮弊)抗生素残留量,纳他霉素、山梨酸可以降低菌落总数的数量(保鲜防腐),玉米赤霉醇是奶牛生长激素。
这些弄虚作假的东西10年前有没有?有,还不少。
(《南京市乳制品中β-内酰胺酶药物残留状况调查》,2010,《江苏预防医学》)
现在是不是一点儿也没有?或者说,有没有更新型的做假方式?
我们可以保持合理的怀疑,但不是否定所有,笨爸爸认为合理的怀疑态度是什么?——可能有,但应该只是很小一部分。
生乳蛋白质平均值都已高于2.9,还有必要在牛奶加工过程中加入乳清粉提高蛋白质吗?
乳企会加脂肪粉增加脂肪含量?
不好意思,目前我在网上还没有找到类似的情况。生乳的抽检数据显示,脂肪含量达到标准并不难。市面上不少脱脂牛奶,想脂肪高点,用全脂奶生产不就完事了吗?有必要造这个假吗?
细菌超标加抗生素?该加的是防腐剂。牛奶中菌落总数和抗生素超标很严重?来看看数据:
生鲜乳中连续多年没有出现违禁抗生素和抗生素超标的情况。
菌落总数同样表现较好,多年来检测平均值均远低于国标要求规定的200万CFU/ml。
另外,检索发现,在民间检测机构和平台,包括像笨爸爸这样的第三方评测平台,也没有发布过国产牛奶品牌检出什么三聚氰胺、激素、抗生素、菌落等不合格的报告。
所以,有理由选择认为这些数据是比较可信的。但如果打死你也不信,那就没办法了。
另外,在百分之零点几的不合格率中,主要是小品牌,所以如果你读完《深扒》一文,开始对国产牛奶大品牌不信任(注意,我不专指某利某牛),只去选择区域性的小品牌,只能说,你完全被带节奏跑偏了。
关于常温奶和低温(巴氏)奶的问题常温奶没营养,巴氏奶才有营养,部分消费者会有这样一个认知。
《深扒》一文通过指责,再次强化这种认知。
这也是陈年旧事了。“禁鲜令”来自于2004年颁布的《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规定“加工食品(包括乳制品)不得称鲜”。在2004—2008年间,低温奶的确曾被禁称为“鲜奶”过。
但是,“禁鲜令”并非如原文所述是一场阴谋。其颁布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不少低温奶企业存在夸大宣传、虚假宣传之嫌,暗示误导消费者只有低温“鲜奶”才营养健康,甚至贬低常温奶。
当然,如大家所见,后来这个“禁鲜令”执行不下去,2008年之后,又不禁了。现在市场上,大一点的品牌,基本上都有低温巴氏奶和常温奶两条产品线,随着巴氏生产工艺以及物流冷链配送水平的提升,估计以往区域奶企独占当地市场的格局也将会被打破。
不过,直至2020年的今天,仍然有不少消费者还在争巴氏和常温谁更有营养的问题,依然有很多人相信“常温奶没营养”、“常温奶添加剂太多”。
而实际上,低温奶和常温奶各有优劣。
低温奶采用低温巴氏杀菌技术,能够较好保留牛奶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但其保质期较短,对冷链的要求较高。
常温奶采用超高温瞬时灭菌技术(而非防腐剂),使其保质期长且常温保存即可。但热处理过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牛奶的口感(高品质常温奶的口感可能比低温奶更优),损失了牛奶中少量维生素,不过最重要的、也是大家通过喝奶主要补充的营养物质——蛋白质和钙不会损失。
在笨爸爸牛奶评测的【下篇】,检测数据同样说明了这个问题,从蛋白质、钙、脂肪、乳脂固体这几个指标来看,不管是常温还是低温,都有高有低,要看具体的产品,并不存在低温奶就一定比常温奶营养更好的情况。
有很多观点认为常温奶中乳球蛋白变性率比巴氏奶高,但这并没有什么足够证据说明蛋白变性率低对人体就“更有营养”,鸡蛋、肉,蒸、炒温度更高,蛋白质就没有营养了吗?蛋白质的基本结构是氨基酸,无论用什么加工方式,氨基酸的组成并不会变。
有人还说低温奶中的乳铁蛋白含量比常温奶高好多倍,因为常温奶高温消毒会造成乳铁蛋白流失,可是,不管是低温奶还是常温奶,乳铁蛋白的含量其实都很少,根据中国营养学会的数据,鲜牛奶中的乳铁蛋白平均含量只有0.1g/L,只有成熟母乳的5%。不是经过额外添加进行乳铁蛋白强化的乳制品,含量都很低。
在营养成分差不多的情况下,巴氏鲜奶的口感通常会比常温奶好一点,这点倒是可以肯定的。关于牛奶的口感,在评测的【下篇】中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总之,选择低温奶或常温奶都可以,主要看个人的口感喜好、饮奶习惯、采购/贮存是否方便、价格等因素。
好了,说了这么多,是希望能让大家多一点了解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不至于恐慌,盲目。至于看官们信不信,随缘吧,至少兼听则明。
如果你觉得文章有用,还请多多转发支持!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想咨询,欢迎留言,笨爸爸将为你单独解答。
历史回顾
1、32款国行版奶粉全面评测
2、38款国产奶粉全面评测
3、爱他美五大版本奶粉全面评测
4、美素佳儿23款奶粉全面测评
5、美赞臣33款奶粉全面测评
6、a2奶粉全面评测
7、66款奶瓶&奶嘴测评
8、宝宝防晒霜大测评
9、宝宝驱蚊产品大测评
10、22款宝宝米粉评测
11、13款宝宝维生素D评测
12、20款拉拉裤评测
.......
请在不同栏目中查看,或在后台输入相应关键字查询。
欢迎关注“宝宝评测”。7年商品对比检测经验,不投机取巧,用科学理性的笨方法提供靠谱的消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