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西安交大“不再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校内英语水平考试和其他各类英语考试是否参加以及其考试成绩作为本科生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消息在网络热传,一时之间褒贬不一。
其实,对于很多专业、很多学子来说,英语作用不是很大的。如果非要用英语等级考试去作为本科生毕业及学士学位授予的条件,反而让人把用在专业研究上的时间减少,导致了专业能力的薄弱。那将会是得不偿失的!所以说,西安交大的做法未尝不是明智之举。
然而,有些观众非要把这件事解读为“闭关锁国”、拒绝开放,那么,个人觉得这个“帽子”扣的确实有些大了。西安交大的做法只是不把英语作为本科、学士学位的硬性标准,可是没有说明不开设英语课程啊?而且,个人觉得英语重在应用,并不一定非得用来考级。就像是我们母语语文,是用来承载思想的,不是用来考试的。时下的高考语文,估计让很多文学大师都望而兴叹的。否则,为什么高考只让学生下场?教育高层、名校长名师、教育专家们有几个敢跟着下场参加考试的?
西安交大这一举措之所以会在一时之间激起热议。无疑,是因为英语曾经在不少人心中留下阴影,也让不少人通过英语领略到了不一样的世界。英语为部分人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天窗,同时也成为困扰部分人专心提升专业素养路上的绊脚石。
身处一个高度开放的世界,英语打开了我们窥探西方世界的一把钥匙。它同德语、法语、日语、韩语等语种一样,都是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工具。学习英语没有什么错误,最大的错误是非要夸大英语的价值,并绑架所有人去学习。
其实,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以及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都像是滋养人生长的食粮。问题是人的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人的个性特长也有很大的差异。有些人擅长文学思想表达、有些人对于科学现象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有些人对历史考古富有浓厚的兴趣、有些人擅长体育竞技、有些人擅长书画艺术等等。
原本,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是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兴趣爱好、特长去选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更应该让每一个个体有选择学习内容的自由。
然而,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指挥棒下。我们未来的陈寅恪式文学大师们,在忙着补习数学的短板;中国的牛顿、爱因斯坦们,被从实验室里拉了出来,回到课堂做卷子……
教育学科,如同武侠小说中的舞刀弄剑的功夫一般。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样也好、那样也好,可是,如果非要用升学的功利逼着人去学习各种功夫,后果往往是一塌糊涂的!其实,有时哪怕像程咬金一样,只有三斧头的功夫。那也可以成就非凡!诚如二战时期的丘吉尔一般,哪怕只是掌握好英文写作和演讲两项技能,用到极致也是让人受用一生的!
所以,英语这门学科没有啥错误,错误的是非要把英语作为衡量所有专业能力的标准!如此来看,错的就不光是英语,数学,又阻断了多少人的求学梦呢?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所以,当务之急,是打破高考独木桥式的人才选拔方式。实行多元化、多学科、多种方式的考试选拔,让拥有不同特长的人才都可以在自己胜任的领域内,凭借自己灼人的才能赢得一片属于自己的求学之路。中国社会的百花齐放也好、百家争鸣也罢,各行各业的复兴也好,都需要教育先打破过于苛刻的人才评价标准,让每一个富有一技之长的特长人才都可以在胜任的领域内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