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溪
来源|商业传奇
1957年,被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漠肆虐的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在一个叫召沟村的贫穷山村,一个小男孩出生了。
村里很穷,很多人一生只洗三次澡——出生洗一次,结婚一次,去世一次,村民连煤油灯都不舍点,一到晚上,整个村子一片漆黑。父母当然希望日后孩子能有“光明”,因此,给刚出生的孩子取名——
赵永亮。
小儿子出生,取名赵永明。
当时,小男孩和全村人可能不会想到,日后这个男孩会成为一个大富豪,甚至一度成为内蒙古首富。 致富后的男孩,没有忘记一辈又一辈经受苦难的乡亲,先后斥资120多亿元用扶贫移民、生态治理等各类民生事业,光治理的沙漠就达100多万亩。
今天来简单讲讲这个传奇的鄂尔多斯人。
如今提起鄂尔多斯,很多人的印象,这里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还是一个富得流油的地方。确实,鄂尔多斯在经济上雄居内蒙古“一哥”,GDP总量力压呼和浩特和包头等外界更加熟悉的内蒙古城市,人均GDP在全国各城市中名列前茅,一度跻身前三。
但这是在鄂尔多斯的煤炭被发现后,赵永亮小时候,故乡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贫穷而落后。诗歌里说“风吹草低见牛羊”,认为草原上的人肯定是“羊肉自由”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赵永亮他曾描述自己的童年说,那时村里很难解决温饱——
能吃上一顿羊肉就是我最大的梦想。
16岁时,赵永亮就不再上学,有了第一份工作,他到达拉特旗畜产品公司当收购员,收购员说起来很“高大上”,实际工作是赶猪送羊。
有心的人,干什么都能把事情做出名堂。
很快,赵永亮练就了一套本领,通过手摸和目测,就能判断出猪羊的重量,猪的误差不超2斤,羊更是不超半斤,而且只用看、闻、摸,就能分辨出山羊绒的产地、品系、新旧、好坏。
凭借这一本领,1976年,他在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市的前身)畜产品全项目技术大赛中获得第一名,24岁时成为伊克昭盟绒毛厂原料公司总经理,26岁成为鄂尔多斯集团前身伊盟羊绒衫厂副厂长兼原料部部长。31岁时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山羊绒毛学》专著。
这些都为赵永亮日后创业奠定了基础。
现实也“刺激”了他。
32岁时,奶奶去世,赵永亮赶回村,晚上村里没电,他是用汽车电瓶放了一晚上哀乐。那是1989年。那时候,他心里暗暗发誓——
我赵永亮这辈子要是不能给家乡通上电就是个狗熊。
很快,新一股改革开放春风吹来, 很多人辞职下海,赵永亮也决定放弃很多人羡慕的职位。不过,他没有立即选择创业。
他精通羊绒,30出头就写出中国第一部《山羊绒毛学》专著,还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农业技术专家。从1980年代开始,山羊绒已经兴起,中国山羊绒占全世界的一半,内蒙古又占全国的一半,内蒙古一时出现了大量的羊绒企业,很多有实力的羊绒企业高薪来挖赵永亮。但他选择了辽宁大连一家小合资企业,因为女老板答应他,几年后借给他20万美元,帮他在家乡办一家企业。
作为羊绒专家的赵永亮,经营上也是一把好手,很快带领企业从之前的80万年销售额发展到3000多万元。老板也履行自己的承诺。1993年,赵永亮回到家乡,与弟弟等人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叫东达羊绒制品公司。它后来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
东达蒙古王集团。
集团是1996年设立的。
当时,企业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因为成立东达仅仅2年,年销售额就达到了2亿元。
那时出现羊绒疯抢,迅速引来了争议——大量的山羊养殖对沙漠周边珍贵的植被形成严重的破坏,甚至出现了应该消灭山羊的声音。
这让赵永亮开始了思考。
出生在当地贫穷农村的他知道,山羊是老百姓经济来源的“命根子”,不仅不应该消灭,还应该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从出生的小村庄,备受沙漠肆虐。两种现状都同样刻骨铭心。
怎么办?他认为要想两者兼顾,应该改变原来单一放养的方式,科学地改散养为舍饲。
从那时候开始,他带领企业在沙漠中建设了多个绒山羊养殖基地。
1998年,停产多年的达拉特旗造纸厂面临倒闭,赵永亮收购了该厂,前后投入2亿多元,改造后建成年产10万吨的沙柳制浆配抄挂面箱板纸项目。
两件事,对赵永亮和东达形成了不小的影响。日后,他一方面“养羊”,另一方面种树。这两者,其实都指向一件事——治沙。而且他还意识到,不仅要植草种树,更重要的是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科学地向沙漠要效益。
因此,从1998年开始,他们先后投资3亿多元在库布其沙漠中建设了多个沙柳基地。
由此,他开始了林沙草畜相结合治沙并借产业扶贫的实践。
2001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看到他们有关“沙产业”理论的材料后,回信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
2005年,赵永亮又决定在处于库布其沙漠东端的风水梁打造打造一座升级版的新农村集镇,将生活在鄂尔多斯环境恶劣地区的农牧民迁移到“风干圪梁”。
当时,高管们纷纷反对,但赵永亮力排众议。当二月初二龙抬头当天,“风干圪梁”更名为“风水梁”。
该项目规划总投资200亿元。
项目获得成功,如今建起了养殖屠宰、饲料、牧场皮草服装、水饺、菌棒、蔬菜脱水、氮气保鲜库等农业产链上的多个加工厂,还建起了刨花板厂、光伏发电厂、新型材料厂等企业,此外还有沿黄风味街、钱学森沙产业博物馆等,形成了多个产业链,实现了产业扶贫。
多年后,这一模式又在国家级贫困内蒙古县兴安盟科右中旗得以成功复制。
也正是2005年,赵永亮首次登上富豪榜,而且成为当年的内蒙古首富。之后10年没有跌出榜单,直到2015年最后一次上榜,财富仍达40亿元。
随后,赵永亮虽然没有再登上富豪榜,但他的事业并没有停滞。
根据东达蒙古王集团官网介绍,目前全集团的总资产达180亿元。除了羊绒外,还涉足路桥、酒店、林草沙、检验检测、文旅、新型农牧等诸多产业。
而30多年来,他们先后投入120多亿元,开展扶贫移民、新农村建设、生态治理、农村城市化、科技富民等各项民生事业,仅公益事业方面就投入3.2亿元,救治了260多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种植各类苗木3亿多株,修复沙化土地100多万亩。
当年尝尽沙漠苦头的孩子,几十年来,不仅让不少乡亲脱离了沙漠带来的苦难,还从沙漠中取得财富,不仅是自己,还让老百姓一起获得财富,让沙漠变成“绿色银行”。
近年来没登上富豪榜的赵永亮,财富不能用个人资产来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