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开国功臣大半是同乡,要想共同富裕,就要先跟上刘邦这种老乡

畅谈古今事 2020-12-26 11:29:41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远在异地他乡能见到老乡是件幸福的事情,而与老乡一起大展宏图更是争取成功的一条途径。当今社会就不乏这种老乡抱团,共同致富的事例,比如说潮汕帮、温州帮、莆田帮等等。在西汉的开国功臣中,有一大半也是刘邦的老乡,这不禁让人疑惑这是刘邦用心良苦带领老乡共同富裕,还是芝麻落在针眼里——凑巧了?

沛郡丰邑,江苏的一个小县城,秦朝时,这里山高皇帝远,但到了西汉,这里却是当朝皇帝刘邦的老家。如果是偷电瓶的窃格瓦拉来到这里,那他一定会爱上这里的,因为这里人才很多。在西汉开国功臣列表里,排除了张良、韩信,你能喊出名字的其他开国功臣,大半来自于这里,比如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卢绾等等。这么多老乡,刘邦的创业庆功会都未免都要成为同乡会。

这些既是是辅佐刘邦的功臣,又与刘邦推杯换盏的老乡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位,大部分都平平无奇,都不是什么富商巨贾,更不是什么皇宫贵族。这之中,混的好一点的只有萧何和曹参,一个是县单位的文职人员,一个是监狱警察。樊哙是个杀狗卖肉的屠夫,夏侯婴是个司机,周勃则是吹鼓的殡仪队队员,卢绾则是整天与刘邦待在一起的派出所所长秘书。这一群人加上一个黑白通吃的流氓所长,可以说是蛇鼠一窝,战斗力平平。

刘邦自己就不是个体面人,而带着这样不太体面的老乡团队,他们为什么可以一路向西,灭秦灭楚统一全国,实现一场从无到有,从各自贫穷到共同富裕的屌丝逆袭呢?火车跑的好,全靠车头带,一个团队好不好,领导很重要。让老乡们庆幸的是,刘邦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人格魅力,领袖才能的领导。

敢作敢当

早在沛县起义时期,作为秦国公务员,懂政治懂民生的萧何、曹参两人都有做起义军老大的机会。但他们深知起义这种事情不是过家家,以目前的情况,做老大是种高风险低收益的选择,于是他们在众人推举下都怂了,最终老大只能刘邦来做。对于众人联名推荐他来做老大,此时已经不惑之年的刘邦没有丝毫犹豫,他的眼里依然饱含着做事业的一腔热情。

信任

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很多人都用这句话来调侃一些老乡不是想着为老乡两肋插刀,而是分分钟准备插老乡两刀的见利忘义的人品行为。对于这一点,刘邦表示谴责,他可是个极其讲究信任的人。从起义到安天下,他用人不疑,把老乡能做的事情都交给老乡去做,给老乡提供表现机会。

分享

刘邦的老乡们大都是妥妥的实在人,不爱整虚的,搞事业的初衷不是为国为民,而是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刘邦深知这一点,在成功开启汉王朝后,该给老乡的好处绝不吝啬。至于杀功臣这种事情,刘邦表示fake new,大部分功臣都善终。

没有架子

很多人发财以后都会摆架子看不起人,出身普通的刘邦就实在多了。对于一同奋斗的老乡,刘邦在成功之后没有反手就一巴掌,表示“不跟你玩了”,也没有因为谁以前搞殡葬,谁以前是开车的而瞧不起谁。相反,刘邦倒是虚心纳谏,即使有时的建议狠狠打脸,让他很没面子,他也还是乐于接受。

知能善任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做大事业面前,刘邦就是老乡的“伯乐”。一个个小县城的普通人并非一开始都是人才,只是他们在跟随刘邦的过程中,受到刘邦的重视与合理地分配,从而逐步接受挑战与锻炼,逐步发展成人才。

众所周知,刘邦不能文也不能武,很多事情都是一句“怎么办”交给下属,让他们去发挥。真正的老大从来不像项羽那样亲力亲为的,而是认清自己的优劣势,会与不会,从而分配任务,调配资源,让能干的人去干。

一群小县城屌丝完成到王公贵族的逆袭,不是上天钦定的的机缘巧合,更多的是事在人为,不是单打独斗的成果,而是团结一致的奋斗,但愿各位都能遇到刘邦一样的老乡。

0 阅读:0

畅谈古今事

简介:记录微观现实、找寻心灵知己,与你一同觉醒、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