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反映脱贫的影视主旋律几乎达到井喷程度,大多是一些概念先行的功利性作品,真正看得下去的实在不多,但由陈可辛+张冀这对老搭档主导的《一点就到家》却要算一个。
面对当前政策背景的传递,《一点就到家》尽管也没有冲破条条框框,但多少表达得比较轻松愉悦,一些桥段还呈现给观众比较真诚的反思。
假如捅破片中主人公创业成功背后的浮华,反而能发现这些一揽子乡村脱贫主旋律的真相与本质,毕竟陈可辛、张冀这对老搭档不是简单的迎合,在处理这类主旋律题材的技巧上,《一点就到家》的确值得回味一番。
一、优点——喜剧外壳、真诚思索
在多数时候,《一点就到家》充斥着轻松的喜剧外观,在青山绿水的云南乡村风貌下,通过主人公强行引入大都市的商业理念,产生种种反差能够让观众嘻嘻哈哈看的过瘾。个别地方像送快递遇到第三个主人公李绍群,还带一点惊悚风;像一本正经的引用西方名著:“我们常常在正确的事与容易的事情之间做选择”跟着询问书名却是《哈利波特》,各种技巧让这部片足够吸引人。
影片三个段落非常清晰,塑造的三个主要人物彭秀兵、魏晋北和李绍群都非常醒目。
前面的乡村快递梦以彭秀兵为主,魏晋北被他强拉入伙,以喜剧风营造一股风风火火的景象,最终棋差一着,并没有真的创业成功,但彭秀兵和魏晋北两人的优点都很清晰地刻画出来,也引出了李绍群。
中间烘托李绍群的咖啡梦主打魏晋北和李绍群,开始走励志煽情路线,成功深入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结果看似成功,实际还是失败,因为好容易出现的星雀代表来收购,爆出三人组矛盾而未果,实现一次小高潮。
多数观众都钟意前面的喜剧部分,对乡村脱贫这种很容易乏味、透出说教的东西,通过插科打诨的方式至少能让观众看下去,但喜剧的呈现是为了消化题材的缺陷,《一点就到家》真正有意义的反而还是励志这一部分。
影片能引起反思正是透过星雀商家前来引出的矛盾,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各地的乡村究竟能够向何处去?
所以,魏晋北这个人物的现实意义才更贴近大多数打工者和创业者的实用主义,表面他没有具体的事业载体,他的身份是商人,不管做什么,口口声声在追求成功,他有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他可以卖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他以多年都市商人的敏锐嗅觉为当地发现并推广种咖啡这一条致富之路,也以比较出色的成绩实现招商引资,拉来了星雀的收购,远比彭秀兵不切实际的快递梦想脚踏实地。
就现实来说,这一段情节是大多数乡村致富的常规操作。电影在这一基础上需要升华和添油加醋,两个合伙人坚决不同意,还和魏晋北以本地人和外来人的路线阵营问题而闹崩,显然是戏剧化煽情的表达。但当时三人组爆出矛盾却是影片最成功的点睛之笔,远比第三部分云南乡土咖啡成功更有意义。
谭卓饰演的星雀代表来到乡村谈收购虽然只有短短一场戏,她的陈述却是针对当前很多乡村脱贫追梦人必须要面对的客观现实,不论是有咖啡、茶叶、水果还是其他什么特产,我们的美丽乡村究竟要怎样实现?正如谭卓的表述:我们所有人一起参与社会发展,就工作而言实际大家各有分工,虽然今天的现状造就很多不平等,但问题的发生并不违背各司其职的原则规律。
换一个角度说,各地乡村位于天南海北,一样各有特色,天然生成是山是水,是草原是荒漠,又或者大大小小的村镇都市,按说也各有缘由和规律,抽象一点的表述就是“存在自有道理”。发展地方并不是原罪,但今天我们的发展在“科学”的名义下做着“正确的事”,还是给各地乡村以发展的名义包装一层金钱物质的外衣,实际大家进行着“容易的事”?这是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天问。
当然影片中,李绍群和彭秀兵以“主角光环”二比一轻易抹杀了星雀和魏晋北有理有据的质问。
最后一段结局是本地咖啡的逆袭成功,虽然这种胜利不无些许阿Q色彩,但本片之所以不俗,是很巧妙用比较魔幻的方式呈现这一结局。
观照现实,片中设定的云南咖啡能够打入国际市场提升少许占有率,甚至在发表胜利演说的时候多少带有某种对人们“催眠”的寓意,这种场景几乎可说有一些黑色幽默了。
再说魏晋北,他把市场-战场成功移植到了乡村,之前在都市打工被逼差点跳楼。他彻底洗刷狼狈,咸鱼翻身,还成功治好了心病。貌似可以曲解为他之前在大都市的失眠不过是找错用武之地,其实只要换一个能够适应的战场就可以如鱼得水。
彭秀兵和另外两个相比,看起来是没有什么变化的一个,他只是需要一份事业,至于是帮外面商家送快递还是帮自己朋友送快递可以不用计较,所以他相当于是联结另外两个的工具人。
面对三个不同的角色,刘昊然、彭昱畅和尹昉的诠释演绎也都还可以。
刘昊然前面凭借唐探奠定喜剧正演的方式很讨喜,《一点就到家》也延续这种技巧,所以不少观众还觉得他依然有点秦风的味道。但采取如何表演是为了塑造人物,实际本片最成功、最有深度的还是魏晋北。
彭昱畅是营造喜感的主力,原本是他的事业心最强,为人也很单纯憨直,时不时还带一些乡土气。片中不少关键节点使他显得很重要,像开始他救下魏晋北,中间说服村民创业,矛盾爆发时他批评魏晋北是“外地人”等,他实际也充当煽情的主力。
相对来说,尹昉饰演的李绍群在另外两人面前一直比较被动,尽管他才是大家致富的“宝藏男孩”。他实际依靠个性的执拗在强行“抢戏”,他实际是本片刻意标签的乡村符号,但尹昉对这个角色已经尽力演绎出人物颇有些矛盾的性格。
二、缺点:主题矛盾、不切实际
相对于技巧花哨,全片所反映的现象实际还是过于“美梦”,或者如文学上的魔幻现实主义,部分内容近乎比较诡异。
比如烘托乡村脱贫的种种,主要倾向用主人公的一些矛盾在替换地方的现实问题。真有反映脱贫的历程?抑或三人创业的成功就一定等于乡村脱贫的成功吗?
电影的特色是在表现人物,因此三个角色是成功的,但电影真正想表达的主题——谁都看得出是一个诠释年轻人返乡创业的主旋律,只不过运用喜剧类型将其包装的不那么枯燥。
电影用搞快递到种咖啡烘托了脱贫的背景,甚至全片仅仅是李绍群一个人在种咖啡,其他村民虽然响应了号召,但有多少实际参与,有多少付出和收获最终都模棱两可,甚至忽略不计。影片最重要的一条副线——咖啡和茶的矛盾,究竟如何化解和如何处置,呈现都不现实,过于轻描淡写。
尤其设定李绍群的父亲是村长,虽然云南种咖啡并非这些年才有的新生事物,但与种茶的普遍和悠久历史相比,谁都知道这分量“不值一提”。片中三人组要劝服广大村民将种茶改为种咖啡,完全会涉及两种价值理念对比,肯定非常触及现实中父与子,传统和现代,多数派和少数派,甚至东方和西方等多元化、多层次的强烈冲突。影片仅限于李绍群个人内心的一些纠结体现,仅仅是彭秀兵站出来对村民一番声泪俱下,痛哭流涕的表白实现了伟大的转变,显然是童话故事,严苛一点可以说荒谬,所以近乎魔幻现实主义。
不管如何,种茶对于云南地区广大茶农,尤其片中设定李绍群父亲这种老派村长,有些人可能还是历史上极有地位的族长一类。茶,对于这样一些人可不像今天对普通农民就是一份生计,那是十分神圣的传统民俗。
深入一点讲,茶文化也是今天号称很有传统底蕴的,同样可以打响中国品牌的名片。正因为此,茶与咖啡的抗衡才作为本片的英文名,这么重要而强烈矛盾绝非片中处理的蜻蜓点水,这就是全片主题最大的缺失和败笔。
认为李绍群的咖啡一级棒,片中大部分时候,排除李绍群的自说自话外,单纯是魏晋北非常私人化的点评和鉴赏,以及做点手脚,私下做一些促销手段。
问题在于,如何就认为老村长等茶农种的茶就不高品质、拼不过外地茶,不具备市场前景?难道他们不能通过提升茶叶的品质来亮出王牌,走向市场呢?换句话说,李绍群经历种种以后,回归继承父亲的遗志化解矛盾,然后带动当地村民创造一番茶产业,推动中国茶文化难道就不是一个理想的故事?
并非吹毛求疵。就电影来看人物塑造,李绍群内心坚持种理想的优质咖啡,多少还带有延续父亲守住乡土的寓意,虽然有点牵强附会,也算李绍群与父亲和解的一种暗示。片中李绍群说过,这些年种咖啡反而多少理解父亲的话。
可最终结局如何?李绍群并没有抗拒顺应趋势,只不过商业市场大流是他们自己一手推动。那么,李绍群到底还是不是一个坚守本色的咖啡农?他对父亲的理解与释怀到底有无可信度?感觉他并不是不愿意和魏晋北一样向商人一面妥协,这个人物是不是显得颇为矫情,尤其李绍群前面多次执拗地强调不“卖”咖啡?假如要观众相信他的初心没有变,结局营造的营销成功究竟有多少说服力?
还有电影表达李绍群影响村民改茶叶为咖啡这一群体的不切实际,同样可说很魔幻现实主义。
片中星雀代表显然代表非常务实的一类商家,包括魏晋北也有过经典的质问,当地一年提升到20吨产量已达极限。假如我们相信结局实现扩大生产,包括他们的品质跻身国际咖啡圈可以达成,那么最核心的一个问题,他们的咖啡能否保住李绍群所坚守精耕细作的优质?
且不说前面提及,这品质的优劣由谁提供证明和依据,至少绝不是片中催眠一般的闻到远山树林气息可以作为解释。他们的咖啡质量会不会和星雀一样最终抛出所谓生产的标准化?最终李绍群本人还能不能像过去那样守望山林,每晚仰望星空?
所以笔者认为,影片最终对这一主题的演绎非常有问题,本身想要塑造的主人公太过理想化,甚至前后矛盾。李绍群本是全片脱贫的灵魂,结果他的立场和后来的转变不合逻辑。都知道,点燃村民的动力无非还是挣钱。可就李绍群为人的本质,故事所设定应该体现更深层的一些价值观冲突,希望有合理的说明两代人、两种文化的一些对比与和解,根源上他们的信念应该没有太大差异,反而应该和结局的商业气息有较大的分歧才合理,以至于脱贫的实现与李绍群人设之间显得很不搭,虽然靠成功打出咖啡品牌作为挡箭牌,可他最后还是活成了自己和父亲唾弃的对立面。
三、延伸思考
通过《一点就到家》可以看出,关于脱贫,许多同类故事的意义只能归结为少数人的“励志”传奇,大多数村民百姓是被裹挟的点缀。
当前口口声声都在讲一个词——共情。绝大多数人肯定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能够美丽富饶,按说好像地理位置一样分散在东南西北,也有种种千差万别。但实际的发展趋势,就像电影中星雀这类大企业的行为——统一化和标准化。全都归结于各种大数据罗列——种植什么,输出什么,招来多少,引进多少,修建什么……问题来了,《一点就到家》的主题可以清楚看到,主人公的内心是反对这种操作!
观众所热爱的家乡,按说也应该和片中主人公的心态基本一致,那么和到处口口声声被灌输的乡村是不是同一个标准?实在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值得深思的话题。
之所以觉得《一点就到家》有现实意义,多少算触及这个话题,而且表达两种理念的冲突感。只不过出于上映顺利最终巧妙略过,以至于李绍群所代表的这类主人公表现非常矛盾。
像魏晋北一开始在大城市为成功、为挣钱搞得精神崩溃,甚至想寻死。后面说在云南可以安心睡着,结果把乡村弄得和大城市一样,片中没有显示大搞各种建设工程,所以,他们三人创业致富原本也不能等同于当地村民实现脱贫。
毕竟一群人如火如荼奔着商业化道路在大踏步前进,当然可以认为他们的咖啡事业为当地村民带来相应利益回报(可脱贫一大指标是村民收入稳定,所以,彭秀兵、李绍群反对魏晋北签订星雀的合同实在是很戏剧化、浪漫化的设计)。
更本质的问题是,只要能成功挣钱,魏晋北这类人在云南忙忙碌碌就不会再失眠。是不是可以理解,尽管影片正面地塑造魏晋北的创业精神,可终究有些华而不实,正如他巧舌如簧的辩论功底。倒不是外地人或本地人的问题,归根结底魏晋北是一个世俗商人,典型一幕是“哈利波特”的思想教育,魏晋北的“归去来兮”形象多少充满反讽意味。
都知道这两年涌现很多脱贫题材影视剧,绝大多数千篇一律。个人感觉,其实很说明当前发展乡村这个事情存在不少“趋同”问题。唯一呈现的差异无非是故事发生的地理背景和民俗文化有一些差异,这种差异不代表各地当真全都量身定做发展规划,所有的乡村处处充满不一样的独特魅力,理想当然如此,可实际不可能百分百做到。
也就是说,现实中脱贫工作肯定有相同的一面,但也应有不少具体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多数乡村会面临交通问题,是不是全都如此必要。好比所有的乡村都一定要打扮花枝招展招引无数游客,最终通过旅游打卡蜚声在外吗?
像片中,按说当地有多年维系村民的产业是种茶,主人公强行让大家改为种咖啡,这种事情同样很有代表性。
假如出现一种更有市场销路的特产取代原有的特产,确实成功了,之后呢?是就这个乡村一枝独秀、收获富裕,还是马上推广经验,全省N个乡村复制克隆,真会像电影那么美好,还是咖啡也像种茶一样遍地开花达到产量猛增,可实际各地同质化逐渐拉低市场竞争力,等待多年后再冒出另一个张绍群、王绍群用别的东西又取代咖啡呢。
脱贫工作经常讲一村一策以及一村一产业,之所以《一点就到家》会用喜剧嘻嘻哈哈、浮夸欢乐地演出打拼励志的梦乡幻景,是不是我们本来就无法面对现实中各地脱贫的曲折与艰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