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港股频道
回顾上半年的全球股市,可以说各自以极端的形式开始,又以出乎意料的形式结尾。
尤其是港股,上半年可谓一路艰辛。即将走进年中,仔细回看各行业板块IPO,却发现有不少值得关注的新变化:明星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的趋势日趋加速,新经济公司扎堆上市仍在持续。这让一部分看衰者,又重新点燃了对香港市场的信心。
那么,2020年上半年,港股IPO企业为港股市场带来哪些惊喜?有哪些亮眼的表现和值得关注的企业?
/ 01 /
新股市值断层明显
受新冠疫情影响,按理说上半年全球IPO活动应该放缓。但是,中国内地和香港市场却迎来上市大潮,并迎来多家明星企业,拉动整个市场的表现。
根据公开市场数据,2020上半年,香港总共有64家新股上市,其中首发上市59家。分月来看,2020年1月共计22家是上半年上市数量最多的一个月,随后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2月份几乎断档骤减至2家,之后除4月份与去年同期持平外,其它月份仍较去年同期有较明显下滑。
从行业分布来看,IPO主要集中在医疗和生物科技领域。据公开信息,上半年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含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共有14家,其中6家已成功登陆港交所,3家已通过聆讯,另外5家仍在处理中。
普华永道发布数据称,上半年港股市场募集资金总额达到87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2%。募资额表现如此抢眼,主要源于有2家过百亿港元大型中概股到香港二次上市。其中京东排名第一,仅公开募集阶段即高达300亿港元。其余是生物医药板块为募集资金主力,以未盈利的创新药企为主。
有意思的是,从市值看,今年上半年港股断层式分化明显。节点财经统计,在5000亿港元以上市值的企业占2家,百亿港元市值的企业占9家,50~100亿港元市值的企业出现断档,其余大部分的企业市值扎堆在12亿港元以下。其中,市值最高的企业分别为京东-SW和网易-S,分别以7580亿港元和5010亿港元,稳居冠亚军宝座,体量上遥遥领先,让其他众新股莫能望其项背。亚洲速运体量最小,以7680万港元垫底。
以下是节点财经重磅推出的“上半年港股IPO市值榜单”。
榜单:
/ 02 /
回归港股,梅开二度
今年得益于港股上市制度的调整,以及美国对中概股的监管措施加严和上市限制,明星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日趋加速。京东、网易两家分别首发募资300.58亿港元、245.56亿港元,合计超过了540亿港元,占据了今年来披露数据募资总额的2/3,为接下来的中概股回归热潮开了个好头。
头顶巨头的光环,两家企业回归后,有哪些看点?
6月11日,网易正式回归香港联交所,开盘价133港元,较发行价123港元上涨逾8%。网易之所以受热捧,是因为交出了一份相当不错的业绩报告。年报显示,2019年,公司营业收入592.41亿元,同比增长15.75%,净利润214.31亿元,同比增长272.54%。2020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170.62亿元,同比增长18.31%,净利润39.51亿元,同比增长60.38%。网易净收入连续3年稳定增长,整体毛利率超53%。
同时,在“浮躁”的互联网行业,网易一直被外界称为一股清流——不烧钱的企业。虽然主营的几项业务都不是行业的TOP1,却也保持一席之地。目前网易拥有手游和端游140款、电子邮箱注册用户总数超过10亿、网易云音乐注册用户总数超过8亿、有道平均月活跃用户数量也超过1亿的公司。按丁磊的话说,网易做的是自己擅长的事情,比较擅长精致的内容。
但据节点财经观察,从长远看网易也不算稳扎在安全池中。它目前所处的赛道,已经布满了腾讯、阿里、拼多多、字节跳动、快手、抖音等强劲的对手。后起之秀加速的情况下,“精致”的网易能否招架住,是网易重回港股后几年值得关注的事。
在网易回归的一个星期后,京东也宣布在港二次上市。
京东回归港交所共发行1.33亿股,募资金额高达298亿港元。上市首日,京东开盘即上涨5.75%,总市值达7385亿港元。有彭博社消息称,一些机构投资者在京东正式上市前就通过暗盘交易竞购京东股票,溢价高达4.9%。
市场的向好反应,一方面源于京东的基本面良好,增长潜力巨大。京东2020年前三个月的财报数据显示,总营收1462亿,同比增长20.7%,年活跃消费者3.87亿,同比增长24.8%,环比净增2500万。对比6年前,京东完成了跨越式发展,净收入增长8.3倍,用户数增长了8倍,市值增长了3倍多。
另一方面,京东自带中概股互联网巨头的光环。尽管此前已有美团、阿里巴巴、网易陆续在港上市,但像京东这样的头部科技公司对香港来说依然是一种稀缺资源。市场对京东的预期还在于,港股上市后,有望很快进入港股通,京东的价值或将获得更多资金的充分认可。
二次上市对于中概股来说意味着更好的机遇。有专业人士表示,二次上市都会牵涉到新股发行,随着总股本的扩张,也会推动公司市值的增长。同时,本地投资者更熟悉本地公司,对于定价的有效性也会提高。
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头部公司回归港股,业内人士对于港股给予了积极预期。市场中相传,携程、拼多多、好未来、新东方等中概股也将赴港二次上市,互联网教育机构有可能是此轮回港上市的主力军之一。
/ 03 /
哪些企业值得关注?
除了赴港二次上市的企业外,按行业划分,医疗生物、物业管理板块在上半年录得上涨。其中节点财经挑选了三家认为值得关注的公司。
1.医疗生物
从上市前的财务状况来看,上半年港股IPO的医疗板块达到百亿市值的公司,除了康基医疗(28.65, 0.05, 0.18%)外,另外几家生物科技公司在上市前均出现过亏损,其中诺诚健华、康方生物和沛嘉医疗在报告期内一直未产生产品收益,长期处于巨亏。
康基医疗是一家医药医疗企业,是集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一整套国内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及配件(MISIA)的平台。主要用于妇产科、泌尿外科、普外科以及胸外科等主要外科专科领域,包括一次性产品和重复性产品,并提供一站式定制手术解决方案。
曾两次上市失败的康基医疗,今年终迎上市,上市首日开盘价为25.9港元,较IPO发行价上涨86.6%,盘中涨幅最高超97%。在本次市值排行榜中,以370亿港元的市值位列第三。
康基医疗可值得让市场关注的是,其销售业绩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姿态,运营效率越来越高。2017-2019年,康基医疗的营收分别为2.48亿元、3.54亿元和5.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2.6%;净利润分别为1.38亿元、2.24亿元、3.26亿元,年内利润率分别为55.9%、63.3%、64.9%。按销售收入计,2019年,康基医疗在内地所有MISIA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在所有参与者(包括国际和国内参与者)中排名第四,所占市场份额2.7%。
有行业专家认为,康基医疗有望借此次港交所IPO的东风,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如果康基医疗现有产品产能能够有效释放,新产品推广顺利,公司未来的业绩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增长,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话语权会进一步提升。
位列市值排行榜第五位的沛嘉医疗,虽然业绩一直未盈利,但也赢得了市场极大的关注。沛嘉医疗招股首日即获超购225倍,成为今年目前首日吸金最多的新股。很多投资人直呼这是一只“大肉签”!
在大家看来,沛嘉医疗的公司产品聚焦于心血管领域,市场潜力极大,国产公司发展机会巨大。时至今日,心血管疾病依然是困扰大多数老年人的头号疾病,心血管器械市场培育了诸如美敦力,波士顿科学,爱德华兹医疗这样的医疗器械巨头。光大证券(8.15, 0.17, 2.13%)也表示,看好神经介入器械行业具备全产品线生产销售能力的平台型公司,2025年市场空间可达300亿元,沛嘉医疗、微创医疗(38.7, 0.10, 0.26%)、赛诺医疗都是优质企业。
2.物业管理
从2018年起,房地产公司分拆旗下物业管理业务赴港上市逐渐成为一种行业趋势。今年,在大经济环境的压力下,物管公司赴港上市热度不减。中指研究院指出,预计2020年将有不低于12家物业公司成功上市。
在节点财经看来,在今年上半年众多赴港上市的物业管理企业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建业新生活。
从首发募资情况来看,建业新生活募资净额达19.16亿元,远高于另外两家也在港上市的物管企业的募资总和。烨星集团募资净额为1.21亿元,7月初上市的金融街物业(9.3, 0.17, 1.86%)IPO募资净额为6.07亿元。
虽然建业新生活于2017-2018年均处于亏损状态,合计亏损超2100万元,直到2019年公司才扭亏为盈,但开盘前三日一路大涨,截至7月10日,该公司的股价涨超10%。
在节点财经看来,这家企业最值得关注的点是对母公司依赖程度最小。翻看即将上市的同行业绩看,很多都是“妈宝”。比如,合景悠活在2017-2019年的业绩中,合景泰富及联营企业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100%、100%及89%。世贸服务在2017-2019年的业绩中,世茂集团及联营企业贡献的收入占比分别为98.3%、99.3%、90%。而建业新生活在2017-2018年的业绩中,建业地产贡献的收入只占18.1%、18.5%。
另外,资产负债率高也会给企业带了一定的金融风险。金融街物业及烨星集团近三年的资产负债率均未到80%的红线,而建业新生活2017—2018年的负债率很高,但在上市的前一年,该公司负债率猛降至73.92%,达到红线以下。
/ 04 /
总结
在2020年上半年京东、网易成功赴港二次上市的背景下,预计未来整体港股IPO市场将延续火爆。港交所总裁李小加认为2020年会成为“中概股”回归的重要一年,港交所正以空前的力度吸引全球优质的公司赴港IPO,为3类企业上市打开绿色通道: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采用不同投票权架构的公司以及寻求在香港第二上市的公司。
公开消息称,目前仍有24家公司结束或正在招股,这些公司即将在7月份上市,届时将出现集中爆发的上市状态。2020年下半年,港股IPO领域还会有更多节目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