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566》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历史剧,无心镜也很喜欢看,而每一次看,都会有新的启发和感悟,今天就跟大家来聊聊这部剧。
01
这一幕是海瑞评价嘉靖帝所说的话。嘉靖帝是藩王入主,前期和群臣因为大礼仪争得不可开交,后期则沉迷于道教,20多年不上朝。
中国历史上有两座皇帝的高峰,一个是李世民,一个是汉文帝。后世的君王都爱拿自己与这个两个皇帝做对比。比如隋文帝、崇祯帝都爱把自己比作汉文帝,而嘉靖皇帝也常把自己比作汉文帝。海瑞的这一番话,把嘉靖帝气得半死,嘉靖帝不久去世。
02
青词是道教斋天醮神时写奏告文书的一种文体,除了词还有几十种形式,主要用途是向神仙谢罪、去灾、保佑平安之类。因为最终是神仙阅读,所以会按神仙的文化程度做形式上的区分。
青词并非明朝才有,而早在汉朝就已经出现。唐朝时期,唐玄宗信封道教,下令斋醮文书要用朱砂写在青藤纸上,因为青藤纸的颜色是青色,所以就叫青词,青词称谓就从这来的。
严嵩善于媚上,写得一手好青词,人称“青词宰相”,但这并非只是严嵩一人如此,当时的内阁成员,甚至没入阁的官员,很多都写得一手好青词,徐阶、张居正都如此。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迎之。
严嵩为了讨好了嘉靖帝,还大肆营建斋宫秘殿,同时开工二三十处之多,使用工匠数万之多,花费白银二百多万两,而国家一年的太仓收入也才二三百万两。
03
改稻为桑是剧中的一个核心事件,这件事情也并非完全就是一件坏事,但此决定从诞生到执行,再到破产,无一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内阁、司礼监、裕王、六部、地方巡抚和布政使,以及各县县令,乃至嘉靖,都纷纷卷入这一漩涡之中。
他持有观点而要看他们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也就是屁股决定脑袋。
改稻为桑这个政策是虚构的,是想通过这虚拟的政策来展现大明的政治生态、权力运作、政策实施的整个流程,并透视政策落地各个环节的政治、经济逻辑。
04
这句话是很有历史深度。
历史上,皇帝和国家经常会遇到钱不够的时候,不够怎么办呢?其实就从商人和老百姓这个地方来。商人数量少,但有钱;百姓并不富裕,但数量多。
西汉时,汉武帝发动了与匈奴的决战,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天下为之一空,山东出现了50万的流民。面对这种情况,汉武帝环视全国,国家没钱,百姓没钱,就商人们还有钱。他下达算缗令,商人和手工业者不是有钱吗,那好,按照你的资产征收财产税。商人、手工业者为了少交税,就开始隐瞒财产不报或少报。汉武帝又实行告缗令,老百姓如果发现商人和手工业者有隐瞒资产不报或少报的情况,可以举报,被举报者要被罚戍边一年,然后没收全部财产,这些被没收的财产,国家和举报者平分。一时间,国家收入大涨,有了钱,流民的问题也就解决了,而商人们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而嘉靖也面临国库亏空,他所采取的办法也是从富商沈一石身上来解决问题,只是沈一石看着是一富豪,但已经被各级官员榨干,这是嘉靖没有想到
而向农民摊派更是十分常见了,就明朝为例,从万历末年起,到崇祯时期,以各种名义先后至少加了6次税收,农民不堪重负,终于导致了明末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05
这句话是整部剧让人印象最深的台词之一。
浙江面临着饥荒,需要去借粮食,但周边的省份就是不借,这其中并非只是借粮食这么简单,其间暗流涌动,各派政治势力相互争斗,一件原本很简单的事情,最终成为了角力场。
任何简单的事情,加上了ZZ斗争的因素,就不能在以事情本身来分析这件事。
赵贞吉很无奈,说了这句话,意思是你们真的希望这件事最终出了一个很大的恶果,惊动了最上层,才肯罢休吗?
而在王府内,朱载坖(后来的隆庆帝)的一众参谋们,正在出主意,想要以浙江之事造成空前的灾难,以扳倒严嵩一派。ZZ斗争的不择手段,可见一斑。
06
在整部剧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大家都说自己很苦,都说自己很难。
嘉靖说自己难,胡宗宪说自己没有退路,严嵩说老百姓不体谅朝廷的难处,郑必昌等说自己勉为其难,太监吕方说不大好办,但唯独没有人说老百姓难,老百姓苦。
07
有些话,有人能说,有人不能说。
有些事该追,有些事就不能追查到底。
这就是ZZ生态,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其中的奥秘,非一言能尽。
光这两句台词,就够学半辈子的了。
08
整部剧,讲的是ZZ,更是人心。
严嵩是由首辅夏言提拔的,但夏言却被严嵩扳倒之后取而代之。严嵩的倒台是来自于徐阶的背刺,而徐阶又是被高拱所攻击而黯然下台,高拱的失利,又是来自于张居正的背后一击。
这些人无一不是官场的老江湖,曾经有多风光,后来就有多落寞。
徐阶在胜利那一刻,去见了严嵩,严嵩也明白自己大势已去,两人见面还是如平常一般,没有任何的动火,没有任何的不满,只是平和的聊了几句。
权力场的杀戮见不到一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