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川北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想当年红四方面军在川北发展,建立通南巴根据地,甚至在我下乡的青林乡还建立了红坪县苏维埃政府,但却一直没能拿下这广元县城。
民国时期这儿却出了件通天的大事,事情直至捅到了蒋总裁那儿,事件是一军官杀妻案,被杀害的女人叫吴海兰,而凶手是大名鼎鼎的张灵甫。
张灵甫的名字大家都是知道的,早期的电影《南征北战》就有他的身影出现,及至后来的电影《红日》和李幼斌的同名电视剧,更是让其为全国人民知晓,他作为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首的整编74师师长,国军著名的悍将,被我军击毙于孟良崮上。
说起这张灵甫同我家还有一段怨结,当年以他为首的国民党重兵集团发动山东战役,以图一举歼灭我华东野战军,经南京,高邮向山东一路挺进,克淮阴,战涟水,使当时的粟裕将军吃尽了苦头,苏皖解放区全部沦陷,被迫向山东境内撤退。
当时我祖父是县委干部,家属全部需随军转移,那时的名称叫“北撤”,电影《南征北战》和《红日》中,那在部队旁边一路拖着走的大批百姓,就是那时的真实写照。
当时祖母带着四个孩子,怀中还有一个尚在哺乳的婴儿,也就是我的四叔,在走到山东境内后,实在是无法再带了,于是把这四叔送给了当地的老百姓。撕心裂肺,在将要抱走的一刹那,祖母说:等等,再让他吃口奶吧。
然后,生离死别,天各一方,从此就再也没能寻找到我这可怜的四叔了。今年春节回家,老父谈及此事,场景历历在目,不禁老泪纵横,不能自己。
再转回来说这杀妻案,发生的时间是1935年,两年前,张灵甫是所谓天下第一军第一师独立旅一团的团长,驻扎在广元昭化的三堆坝,经朋友介绍,结识了年仅16岁的吴海兰,于同年冬在广元拜堂成亲。夫妻琴瑟和鸣,感情笃深。
吴海兰在广元属于新派女性,姿色艳丽,家道小康,在广元最好学堂读书,是个有文化又漂亮的川妹子,但她却在给张灵甫割韭菜包饺子时,被张灵甫枪杀。
至于原因有两种说法,一是红杏出墙,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因,也是主流说法;二是通共,这是根据张灵甫第四任夫人王玉龄叙述而来。
这两种说法各有依据,不辨真伪,怕只有张灵甫本人能说清楚,我个人是倾向于第一种说法的。
按说这在当时并不算个什么大事,为何却轰动全国呢?原来事件发生后,吴海兰胞兄在西安四处告状,在西安引起相当大的风潮。
刚好张学良夫人于凤至到西安,于是通过她告到了宋美龄处,蒋介石自然也就知道了,当时正搞新生活运动,强调男女平等,这正好撞枪口上了,蒋震怒,于是,他被关押进南京监狱,判刑十年。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国民政府下令服刑官兵一律调服军役,戴罪立功。于是张灵甫在坐了两年牢后又重回军队带兵,直到最后战死。
其实我个人对张灵甫是相当敬佩的,他不仅人长得帅气,身高一米八五,而且是个文武全才,他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读书期间,怀忧国忧民之志,也参加过学生运动,但又深感学生的软弱无力,于是一腔热血,投笔从戎。
张灵甫如此高的学历怕只有孙立人可比,孙立人好像是清华的吧,张灵甫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同期中就有林彪、刘志丹等一众国共军方精英。
他写得一手好字,连著名书坛神人于右任都赞不绝口,他在去南京受审时盘缠用尽,就凭这一笔好书法卖字度日,可见其功底了得。
在对日抗战中,他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保卫战及最后的芷江保卫战,可以说是参加了抗日战争中所有的大战役。
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甚至亲率突击队上阵搏杀,在南昌会战中右腿负重伤,并不顾医生劝阻,坚持提前归队以参加长沙会战,从此留下残疾,被称为“跛腿将军”。
后因战功一路提升,曾作为保卫首都南京的御林军,直到最后死在74师师长任上。
过去的我们只知道张灵甫是反共的急先锋,而对他在抗战中打了这么多的恶仗和硬仗却知之甚少。
他毙伤日寇无数,屡挫日军精锐,创造了全国闻名的德安大捷,他所率领的部队被誉为“抗日铁军”。
“文北大,武黄埔”,张灵甫可谓文武双全。在带兵打仗之余,他还根据自己的作战经验,写了《遭遇战研究》、《山地战研究》、《日军作战心理分析》、《在劣势装备下如何实施河川战》、《我带兵的经验》等众多文章,堪称军事理论家。“
张灵甫是个军人,一名职业军人,国共两党的斗争,使这些黄埔精英们在战场上各为其主地厮杀,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如果你要想让张灵甫应该为停止内战作出贡献,或者起义,转投到正义的一方,那我真是要说,你,想多了。
“兴起于军旅,而死于行伍,此为天经地义之事”。张灵甫一生所为,是一名职业军人应有的本色,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人,为国家,为民族曾作出过贡献,我们不能因为他打内战,以成王败寇的观点来看待他,应该全面客观地来对他进行评价,方不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