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以史为鉴。
根据台媒披露的消息,前中国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将于3月27日至4月7日赴大陆祭祖,这也是自1949年以来,74年中首位踏上大陆的中国台湾地区卸任领导人。
马英九,1950年7月13日出生于香港九龙,第二年才被父母带到宝岛,他的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在宝岛完成。
马英九虽然没有在大陆生活过,但是他却一直声言自己是湖南人,主要理由就是马英九的父亲是湖南人,从小带他长大的外婆也是湖南人,马英九从小就能讲一口流利的长沙话。
马英九的父亲名叫马鹤凌,1920年11月初九生于湘潭县天马乡(今白石乡马家堰)寺门前小镇,与衡山县一江之隔。
马鹤凌7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母亲就带着孩子避难寄居衡山县城内,马鹤凌也正是在衡山读完小学、中学。
图注:后排左一为马鹤凌
后来马鹤凌写信时常书写“衡山马鹤凌”,因而还有人误会说马英九祖籍在湖南衡山。
马鹤凌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尤其是身体素质极好,曾任校篮球队、排球队、田径队队长,初二时夺得省运会万米长跑冠军。
1941年,马鹤凌考入重庆南温泉中央政治大学第11期,1944年毕业后投笔从戎,担任老蒋的侍卫官,后来又去小蒋的“救国团”担任中校。
也正是因为马鹤凌有在蒋家父子身边任职的经历,在1949年时先跑到香港,1951年去了台湾,一度担任炮党中央考核纪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而马鹤凌这一支明确来自于著名的“中湘湖田马氏”。中湘即湘潭县,湖南有上中下三湘,也就是“上湘乡、中湘潭、下湘阴”。
根据《中湘湖田马氏族谱》记载,马鹤凌这一支马氏先祖可以追溯至东汉时期的名将——伏波将军马援!
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字文渊,是东汉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东北),一生为东汉立下赫赫战功,著名的成语“马革裹尸”就是来自于马援。
建武二十五年(49年),马援在讨伐五溪蛮时病逝,享年六十四岁,葬于凤翔之扶风。
到了马援的孙子时期,因为得罪了著名的外戚梁冀而被免官,于是各地马氏子弟都散落一方,各为家族。
三国时期的名将马超就是马援的另一支遗族。
湖田马氏这一支祖上在唐代的时候有人在吉州路做官,于是就把家安在了永新城东之木塘。
但是到了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宋元之际天下大乱,元末农民起义,这一支马氏在当时家主马成中的带领下被迫不断迁徙,来到了衡阳安仁。
在洪武年间,这一支马氏跟着朱元璋打天下,在长沙附近当了一个校尉官。
永乐时期,朱棣调军队屯田,此时马氏家主叫做马光佑,他带着全家沿长江向上游迁徙,到了杨溪埠及湖田一带,看到这里山环水抱,风景秀丽,就干脆在这里扎根。
于是在清代所修的族谱把带领马家迁徙到湖南衡阳的马成中尊为一派祖,迁湖田的马光佑尊为二派祖。
根据族谱记载,马光佑生了彦祯、彦祥二子;彦祥生了惟敬;惟敬生了添诚;添诚生了9个儿子,但是只有马良这一支发扬光大,马良生了宪、金、恩、松、乔、权6个儿子,这就是著名的老六房。
而马英九正是宪房的第二十二代裔孙。
至今湖南这支马氏人口达 6 万人之多。仅湖田之裔就达 3 万人之众。
图注:马英九祖父马立安
马英九的祖父马大基,字介藩,号立安。他12岁的时候就在亲戚家的小锅厂当学徒,十多年后他接手小厂,不但生产炊具和耕具外,还开始经营粮食加工和运销,逐渐成为全乡首富。
晚年的马大基还信奉道教,劝人学善,曾亲撰一联: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这一对联也成了马英九的家训,马英九在美国出版的哈佛大学博士论文的第一页上即标明:“以此纪念我的祖父,并献给我的父母,他们教给我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这一家训。”
据说马英九还将这一“家训”印成个人书签,制成牌匾高高地悬挂在办公室内,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
其实马英九在卸任后多次想去香港、内地看看,但是都被台湾伪当局以涉密为由限制行动。
不过马英九父亲马鹤凌到是多次到过内地祭祖。
2005年4月,马鹤凌等人还组团到马氏祖源地河北省邯郸寻根祭祖,马援不是陕西人吗?为啥要去河北祭祖呢?
因为伏波将军马援马姓的源头再往前追溯,就是战国名将马服君赵奢。
赵国宗室赵奢因其封地封在马服(位于邯郸西北),人称马服君,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氏,后又改为单姓“马”。邯郸即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
马鹤凌虽然派别不同,但是他一心想得还是全国统一,2005年11月1日,86岁的马鹤凌去世。
按照他的遗愿,马鹤凌的骨灰盒上镌刻着“化独渐统、全面振兴中国;协强扶弱、一起迈向大同”的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