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鳌是可耻的叛徒还是识时务的俊杰?他乘胜降清后都干了什么?

娇洋看过去 2024-07-14 06:38:42

乘胜投降

马占鳌,甘肃河州(今临夏回族自治州)莫泥沟何家庄人。回族。他是花寺门宦很有名气的阿訇。清同治年间,西北爆发“回乱” ,亦称回民起义。同治二年(1863),马占鳌在家乡河州和狄道(今临洮)一带聚众起事 。所部被称为河狄回民(含东乡、撒拉族)军,最盛时拥众数万人 , 骚扰甘宁青十余州县。

1869年,陕甘总督、帮办西北军务的左宗棠督十余营楚军击败宁夏马化龙回军后,移师向西,先进屯静宁,继移驻安定(今定西)。1872年,在河州与狄道之间太子寺(今广河),清军与回军展开激战,回军转守为攻,大获全胜,阵毙清军提督傅先宗、徐文秀等140余位将佐,另有万余清军兵勇战死。太子寺之战是左宗棠西征中遭遇的最惨烈也是唯一一次大败。后马占鳌并未乘胜追击,反而轻信谣言,误判西宁回军已经败亡,加上其它错综复杂之原因,遂率部向楚军营官陈湜投降。

客观评价马占鳌

马占鳌在西北回民起义诸首领中算是一位有文化、有韬略、才能突出的领军人物。据记载,甘肃河州、狄道地区伊斯兰教派(回教)较多,他能够把大家组织起来,共同对付清军,这决不是容易之事;在彼时回汉对立,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他主张并宣布“宜联络汉人” 的宗旨,说明此人具有一定的长远眼光;在整个战事中,他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表现得颇为勇敢,对河狄回民军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在他的领导下,回民军攻取了河州重镇,长时间与清军搏杀,屡次挫败清军,并围绕着河狄地区逐步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根据地与战斗中心;尤其是太子寺大捷,击毙左宗棠麾下140位将领,万余兵卒,更是对清军的沉重一击,为河州回民暴动建立功绩,做出了毋庸否定的贡献。这些都是应该肯定的。

乘胜乞降,使河狄回军前功尽弃,使河西、西宁回军顿失屏障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取得太子寺大捷后,马占鳌并未乘胜进击,反而走上了一条乘胜投降的道路。和马化龙的“诈降”不同,马占鳌是真降,有人说他“乞降”是错误的,使西北回民起事遭受到严重挫折,开一个极不好的先例,又使西宁、河西回民军暴露在清军面前。

也有人说,马占鳌原本就是河狄地区的著名阿訇,家境很富裕,属于回民中的上层人物,他毕竟是一位旧式的民族起义领导者,受所处时代的限制,使他不可能超越时代,有更高的领导水准与斗争策略。他之所以乘胜降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看到陕西回民暴动军失败,误判西宁回军覆亡,为了避免河狄回军成为清军进攻的标靶,遭受更大的损失,这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他乘胜“乞抚”是审时度势、识时务之举 ......孰对孰错,在此不做深究。

帮助清军攻打昔日的“胞波、友军”,甚是卖力

如果对马占鳌在投降问题上不应苛责的话,那么他降清后,反过来帮助清军攻打昔日并肩作战的回民军,这就是原则性的是非问题了。根据《甘肃文史资料选辑》所记,列举马占鳌降清后助清攻回的一些事迹:

(1)、马占鳌率部投降左宗棠后不久,就设套将从陇东转移到河州的回军首领马彦龙、杨继芳、马聋子等人诱捕后移交给了清军。这几人后均遭凌迟处决。

(2)、1872年10月,不愿降清的高奉明、马祥等人率数百回众在大东乡重举反旗, 对抗清军。马占鳌率部配合楚军陈湜、河州镇总兵沈玉遂部前往进剿,击溃回众,将马祥等30多人捕杀。

(3)、1873年2月,左宗棠命陈湜、沈玉遂率军并带“马占鳌、马永瑞等各率所部为前驱”,开往大河家(地名),以防堵西宁回军抄袭清军后路。当马桂源率回军从西宁直趋巴燕戎格(今青海化隆)时,清将张仲春等“率抚回马占鳌、马仲友、马良义等,分起夤夜疾趋,取道番地,直捣巴燕戎格厅城,攻其不备”《纪略》。(铁马作品,严禁搬运、剽窃)随后,清军侦知马桂源、马本源兄弟率数百骁骑驰奔扎什巴城 ,陈湜立刻遣马占鳌等衔枚疾追 。马桂源密遣使者“求救于军功马占鳌,马占鳌饬其尽缴马械” 。最终,清军在马占鳌的协助下于扎什巴城外一个叫东山的地方将马桂源、马本源兄弟等多名西宁回首悉数生擒,旋即押赴西宁处决。

(4)、1873年3月26日,楚军悍将、署理西宁道刘锦棠及营务处营官陈湜率马占鳌等统兵直趋循化,,“追剿青科庄回”。4月,陈湜等“剿抚”卡勒工,后又移师甘都工,将该处“从乱者”8人处死 ......

随后陈湜又率马占鳌等“抚回”渡河与“河南三工逆贼”作战。4月30日至5月2日间,陈湜下令搭设浮桥,率各军渡河,“先派五品军功马占鳌、马永瑞,率左、右两旗登岸而垒,各军分扎循(化)城内外”,马占鳌威逼利诱各处回民军全部呈缴马械,运送军粮,平毁各庄炮台、碉楼,“上四工缚献马八十、王玉连等二十余名”。清军在循化一带收缴“劈山炮”、枪械甚多,“有彼中所称金花、银花装饰,珊瑚、松绿极精利各枪 ”。又令“缴银12900两”,“以赔偿衙署厅城、庙宇损失”。

(5)、河州南乡著名阿訇闵殿臣在太子寺大胜后不愿随马占鳌降清。1874年10月,闵阿訇秘密“纠众做会,私造军械”,准备重新扯旗反清。河州知州潘效苏、总兵沈玉遂侦悉后,派 团丁在回民马成家中搜出旗帜、刀、矛以及枪支等若干件,并于12月9日派兵前往缉拿。

闵殿臣得知后率众围杀清军,打死兵勇两人,击伤若干人,余众狼狈逃回。两三日后,闵阿訇纠集1000多人围攻河州府城,四乡回众闻讯纷纷赶来助战,旋即发展到4000余众。左宗棠得知后,调刘锦棠老湘军前往镇压,同时令马占鳌等率左、右两旗“抚回”由积石关开往河州“会剿”。闵殿臣率回民暴动军久攻河州而不克,遂撤军返回南乡,于1875年1月8日在二十里铺与刘锦棠部展开激战,大败亏输,伤亡颇重,其子闵福一战死。回军被迫转往宁和城 (今和政),并数次展开进攻,屡攻不下,死伤惨重。1月15日,马占鳌率部赶到,随清军攻打买家集等回堡,闵殿臣力战不支,率众翻山往西窜逃,在焦家坪山坳处遭清军伏击,回众被击溃,或死或散,闵殿臣和弟弟闵尕七及马伏录等首领被马占鳌手下俘虏,旋即解往兰州“枭首”。闵阿訇之乱被平息。

马占鳌积极参与了这次军事行动并立有战功,闵殿臣败亡后,清廷给他“著以游击补用,并赏给三品封典,五品花翎”。

除此之外,1880年,阶州(今甘肃武都)瓜子沟藏民扯旗反清,在西固堡一带据险坚守,与清军周旋、鏖战。清军副将沈福田与三品游击马占鳌率领4旗马队(骑兵)会同各路清军前往进剿,荡平了瓜子沟藏族反清武装。后因战功卓著,马占鳌官至提督衔总兵,清廷赐号“勒尔津巴图鲁”。死后封谥“建威将军” 。

很难盖棺定论

马占鳌降清后确实积极协助清军攻打河狄、青海一带的回民及其他民族的暴动军,在评价他时不能忽略这些问题。总之,马占鳌是一位面目模糊、性格复杂的历史人物。他领导河狄回众武装起事,屡屡重创清军,降清后又随从清军回过头来攻打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还异常卖力,这也是他最具争议的地方。后世只能根据历史事实做出这样的结论,却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他。过去研究西北回变的学者根据马占鳌投降清军,就对他全盘否定,这未必正确;同时,要全盘肯定他,也不太妥当,似乎有不切实际之嫌。

民国时称霸西北甘肃、宁夏、青海等省的回族军阀“马家军”首领马步芳、马鸿逵、马鸿宾、马福祥、马麒等人均与马占鳌有千丝万缕的的关系,因此马占鳌又被视作马家军的奠基人。

【配图源自网络】

3 阅读:602
评论列表
  • 2024-10-09 23:48

    马家军的祖宗么,可恨左公刀不够快,全杀光了啥事也没了

  • 2024-11-11 17:26

    典型的阿拉伯鼻子。

  • 2024-11-12 13:13

    那不是反抗清政府的起义军,作者屁股歪了

娇洋看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