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青年钻研13年,复活我国千年失传技艺,震撼全球艺术家

夏有喃风 2024-11-28 12:33:39

文化传承,是个自带流量的话题。它既能唤起民族自豪感,又能引发对历史的追溯和反思。

今天,我们要聊的,不是什么宏大的叙事,而是一个具体的人,一项具体的技艺——张晓栋和龙鳞装。

龙鳞装,曾经是皇家御用的书籍装帧形式,兴盛于唐宋,却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如今,它几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符号,只有在故宫博物院的深处,静静躺着一本《刊谬补缺切韵》,默默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然而,一位来自印刷行业的年轻人,张晓栋,硬是凭借一己之力,将这门技艺从历史的尘埃中打捞出来,重新赋予它生命的光彩。

龙鳞装,究竟是什么?它可不是简单的书籍装帧,而是一门融合了美学、力学、几何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复杂工艺。

想象一下,长长的纸张作为底板,书页如同龙鳞般鳞次栉比地粘贴其上。

收起时,它是一个朴素的手卷;展开后,书页错落有致地翘起,仿佛龙尾凤羽,随风翻动,灵动飘逸。

其视觉冲击力,远超普通的书籍装帧。而这,仅仅是龙鳞装魅力的冰山一角。其真正的精妙之处,在于其复杂的制作工艺。

据记载,龙鳞装的制作工序多达五十余道,每一步都要求极高的精度。从纸张的选取、裁剪、折叠,到粘贴、固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偏差,都会导致最终的成品功亏一篑。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也正是龙鳞装之所以能够成为皇家御用之物的原因之一。然而,也正是因为其工艺的复杂性和高难度,使得这门技艺的传承变得异常困难。

试想,在没有现代工具辅助的情况下,完全依靠手工完成如此精细的工序,需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这或许也是龙鳞装最终失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晓栋与龙鳞装的相遇,纯属偶然。2008年,彼时的张晓栋,还是一个普通的北漂青年,在印刷协会工作,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

一天下班后,他随手翻开一本《古籍版本鉴定丛谈》,想以此来排遣工作的疲惫。书中关于龙鳞装的简短描述,却在他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唐朝的精湛技艺,卷轴到册页的过渡载体,精美的装帧形式……这些词汇在他脑海中交织,勾勒出一个充满魅力的画面。

一个失传的技艺,一个被遗忘的瑰宝,就这样闯入了张晓栋的生活。读完这段描述,张晓栋久久不能平静。

他被龙鳞装的精妙设计和艺术价值深深吸引,同时也为这门技艺的失传感到惋惜。一个念头在他心中萌生:我要复原龙鳞装!

这个念头,如同火种一般,点燃了张晓栋心中的热情,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做出复原龙鳞装的决定后,张晓栋毅然辞去了印刷协会的工作,开始了他的北漂之旅。这条路,注定充满艰辛。

龙鳞装的制作工艺早已失传,没有任何现成的资料可供参考。张晓栋只能从零开始,四处寻访专家学者,希望能找到一丝线索。

他拜访了故宫博物院的古籍修复专家宋纪荣,向中国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求教,还请教了国家图书馆的版本学家李志忠以及中国印后专家王怀珠等业内顶尖人物。

这些专家学者被张晓栋的热情和执着所打动,纷纷伸出援手,为他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帮助。

然而,即使有了专家们的指点,复原龙鳞装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五十多道工序,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导致前功尽弃。

张晓栋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不断改进工艺,无数次的失败和重来,几乎让他心灰意冷。曾经堆满房间的废稿,无声地记录着他在这条路上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然而,张晓栋并没有放弃。他始终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2019年,张晓栋带着他的龙鳞装作品,参加了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在这个国际艺术的舞台上,他的作品静静地躺在展台上,无需任何言语,就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精美的做工、独特的艺术魅力,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之惊叹。即使不懂中文,他们也能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就算看不懂字,也觉得这个作品是最好的。”一位外国参观者的感慨,是对张晓栋作品的最高评价,也证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是可以超越语言和国界的。

这一刻,张晓栋十多年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他不仅成功复原了龙鳞装这门失传的技艺,更将其带到了世界的舞台,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单纯的复制,并非张晓栋的目标。他追求的,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龙鳞装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他并非仅仅满足于复原龙鳞装的传统形制,而是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性,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理念相结合,创作出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他首先注意到了传统龙鳞装鳞口处未被利用的空间。在原有的龙鳞装结构中,鳞口交错,部分文字和图像会被遮挡,造成了信息的缺失。

张晓栋巧妙地将鳞口处设计成一幅完整的长卷画,将原本的“缺陷”转化为独特的艺术元素,提升了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信息缺失的问题,更赋予了龙鳞装新的生命力。

为了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张晓栋还进行了多项技术创新。例如,他将龙鳞装与唐代的经折装相结合,创造出一种名为“经龙装”的全新装帧形式。

这种装帧形式将龙鳞装的灵动与经折装的仪式感完美融合,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韵味。他创作的《红楼梦》就是采用经龙装的典型代表。

这部作品共八函,每函重达五十斤,全部展开需要3000平方米的空间。每一折展开都对应一幅孙温的绘画,与内文相得益彰,将《红楼梦》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为了实现这一效果,张晓栋在书的对角折角处采用45度角的布料连接,以增强拉力。这一工艺看似简单,实际操作却异常复杂,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

张晓栋还在材料选择和工艺细节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选用安徽泾县的绢纹宣纸,这种纸薄如蝉翼,轻盈飘逸,更能展现龙鳞装的灵动之美。

在制作《三十二篆金刚经》时,他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选定了这种纸张,并克服了薄纸易破损、难粘贴等技术难题,最终完成了这部长达八米、由217张书页组成的巨幅作品。

作品展开后,字画交织,浑然天成,仿佛一条游动的巨龙,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而一次偶然的发现,则催生了张晓栋的另一个代表作——“千叶”系列。

在布达拉宫的一次展览中,由于藏地气候干燥,龙鳞装的书页发生了卷曲。参观者无意中拨动卷曲的书页,发现光影在书页间变幻,形成了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

张晓栋从中得到灵感,将卷曲的书页修剪,创造出一种2.5维的视觉空间,并将其命名为“千叶”。

“千叶”系列作品,突破了传统书籍的平面局限,将光影、空间等元素融入其中,展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

他用古书浸染茶汁,创作出烟雨朦朦的意境;用纯白的纸张,通过光线的变化,构造出变幻莫测的空间形态;他还尝试用板栗壳煮水染色,赋予作品独特的色彩和质感。

张晓栋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广泛关注,更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上,他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外国观众的目光,即使语言不通,他们也能感受到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这正是“文化输出”的力量。不同于刻意迎合西方审美的做法,张晓栋的作品,以其纯粹的中国文化元素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征服了世界观众的心。

这说明,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去迎合别人,而是做好自己,用自己的文化特色和精湛技艺,去打动世界。

张晓栋的龙鳞装作品,正是这种文化自信的体现。他用自己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

张晓栋用十多年的时间,将一门几乎失传的技艺重新带回人们的视野,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他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更是一位具有文化使命感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不仅是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张晓栋的坚守和执着显得尤为珍贵。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的真谛,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在张晓栋的努力下,龙鳞装这门古老的技艺焕发了新的生机,并有望得到更广泛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龙鳞装,并学习这门技艺。

这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龙鳞装将会以更加多元化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继续展现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张晓栋的故事,也将会激励更多人投身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和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0 阅读:0

夏有喃风

简介:娱乐的风吹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