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连任三届中央委员,1978年被停职调查,后来回到农村务农为生
1950年,河北遵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23户贫苦农民凑在一起,就着三条驴腿开始了一场惊世骇俗的“社会主义实验”。他们的领头人叫王国藩,一个貌不惊人的农民,却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全国瞩目的风云人物。谁能想到,这个“穷棒子社”不仅改变了一个村庄的命运,更成为了影响整个中国农村发展方向的风向标?
2005年,一场低调的葬礼在河北遵化举行。逝者是位86岁的老农,名叫王国藩。乍一听这名字,年轻人可能觉得陌生。但在场的老人们却神色复杂,眼里闪烁着追忆的光芒。
“谁能想到啊,咱们村曾经出过个‘大人物’。”有位老汉叹息道。
是啊,谁能想到?这个默默无闻的老农,曾经连任三届中央委员,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还出过国。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他还登上过天安门城楼,跟国家领导人一起检阅游行队伍!
可如今,王国藩却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世。没有鲜花,没有悼词,更没有当年的荣光。这巨大的反差,不禁让人唏嘘不已。
王国藩的人生,如同一部荒诞剧。他的崛起,堪称传奇;他的陨落,又充满戏剧性。让我们回到1950年,看看这个“穷棒子”是如何一步步登上人生巅峰,又是如何跌落凡尘的。
那是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土改刚刚结束,农民翻身得解放。按理说,大家的日子应该越过越红火。可现实却给了大伙儿当头一棒。
才过了一年,村里就出现了诡异的一幕有人开始卖地卖房,有人重新变成了雇农佃农,甚至有人背井离乡去要饭。这是咋回事?原来是能人把资源都抢走了,弱者又重新变回了穷光蛋。
就在这时,31岁的王国藩站了出来。他琢磨着咱们一盘散沙不行,得抱团取暖。于是,他东拉西扯,凑了23户穷人,搞了个合作社。
你说这能成吗?23户人家,总共就凑出三条驴腿。连一头完整的驴都不是!而且这三条腿还是4户人家合买的一头驴,其中1户不愿意入社,硬是把自己那条腿留下了。
于是就有人打趣说“三条驴腿在集体,一条驴腿在个人。”这就是“穷棒子社”得名的由来。说出去都嫌丢人!
可就是这么个寒酸的开头,王国藩带着大伙儿硬是干出了名堂。冬天上山砍柴换钱,春天买工具种地。辛苦一年,居然大丰收!每户分了1500斤粮食,200多块钱,公账还剩2300多。
这下可了不得了。周围的人眼红了,纷纷要求加入。穷棒子社越做越大,连粉条厂、冶铁作坊都开起来了。到1953年,每户能分2100斤粮食,240多块钱。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文数字!
消息传开了,上级领导坐不住了。记者、观摩团纷至沓来。一时间,王国藩成了“网红”,走到哪儿都是焦点。
1957年,王国藩被请进中南海,见到了毛主席、周总理。两年后,他居然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跟国家领导人一起检阅游行队伍。这种待遇,放在今天,怕是明星大腕都没这面子!
接下来几年,王国藩更是春风得意。连续三次当选中央委员,在全国人大任职。1968年还出国访问,1971年当上了唐山革委会副主任。一个农民能有这样的荣耀,简直是天方夜谭!
可好景不长。“文革”期间,社会风气变了。有人煽风点火,王国藩没把持住,做了些糊涂事。这成了他日后悲剧的伏笔。
1976年,“文革”结束。王国藩被停职调查。两年后,组织上认定他犯了“左”的错误,给予免职处理。就这样,王国藩从云端跌落尘埃,黯然回乡务农。
更糟的是,改革开放来了。邓小平认为合作社束缚了生产力,一声令下,全国农村“分田到户”。曾经辉煌一时的穷棒子社,就这样轰然倒塌了。
晚年的王国藩,生活非常拮据。种地根本养活不了自己,靠组织发的特别津贴度日。2005年,86岁的他悄然离世,曾经的“农业英雄”就这样默默谢幕了。
有人说,王国藩的故事就是中国农村的缩影。从土改到人民公社,再到家庭联产承包,每一步都影响着亿万农民的命运。也有人说,这个农民的传奇人生,折射出了大时代的沧桑巨变。无论如何,王国藩的故事,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深思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