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西学子韦仁龙在高考中脱颖而出,以707分的总成绩,获得了国内最高学府的青睐,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每年高考季,能够成功跻身“清北”的学子,无疑都会成为各个地区吸睛的焦点,但韦仁龙却跟其他学子不一样。
他之所以引人关注,不仅仅是因为他考上了北大,更是因为他那凄凉曲折的身世和经历。
你能想象,一个自幼父母双亡仅靠捡垃圾的13岁少年,是如何成长起来走进国内最高学府的吗?
在人们的认知里,绝大多数人出生的时候都是普通人,只有一小部分人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
但还有一小部分人,不在这两大类之列,出生便如蝼蚁一般,属于被命运抛弃的人。
2001年,出生于广西河池兰木乡王里村的韦仁龙,严格来说也应该属于后者,从睁眼看世界那一刻起就磨难不断。
从特定的角度来说,王里村是个依山傍水、群山环抱、处处都透露着勃勃生机的风景秀美之地。
但现实情况却是,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条件艰苦,是河池地区有名的穷地方,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
韦仁龙的父母,就是土生土长的王里村人,祖辈都是以耕田为生的农民,家境也仅能勉强维持生活。
孩子出生后,韦父为了能给儿子创造一个好一点的生活和学习条件,离开家乡外出打工赚钱。
只是没承想,他跟妻儿这一别竟然成了永别,在外打工的时候不幸发生了意外,被运回家乡的时候,早已成了一具冰冷的遗骸。
由于夫家已经没人了,韦母只能带着不满一岁的儿子艰难度日。
韦母娘家的条件,只不过比夫家强了那么一点点。
尽管娘家也是家徒四壁处境艰难,但她好歹还有个兄弟,也算是精神上有点支撑,不至于连个诉苦的人都没有。
家里的生活本就艰难,没了丈夫之后,孤儿寡母的生活就更别提了。
街坊邻里都看不下去,就劝韦母带着孩子再走一家。
哪怕就是为了找一个干重活的劳动力,最起码家里也有了个顶事的男人,母子俩的生活也不至于那么艰难。
就这样,韦母在亲人和邻里的劝说下,带着孩子嫁给了老实本分的韦双锦。
韦双锦也是父母早亡的孤儿,在村里面连个亲人都没有。
论条件,他甚至比韦仁龙生父的条件还要差一点,因为穷得连媳妇都娶不上,住的房子还是生产队以前搭建的仓库。
所以,他除了老实本分、踏实能干、心地善良之外,其他方面连一点优势都找不到了。
韦母刚开始还有些担心,生怕儿子到了韦家会被嫌弃、受欺负。
可是没想到,韦双锦不仅对她好,对儿子韦仁龙更是视如己出,心疼得跟宝贝一样,甚至还不声不响地,把孩子的户口问题都给落实了。
用韦双锦的话说,早点给孩子下了户口,以后生活、学习、工作都能用得着。
为了给丈夫减轻点生活压力,韦母改嫁后也没有闲着,在家里支起了摊子给乡亲们弹棉花,虽然收入不高,但多少也能贴补点家用。
那个时候韦仁龙还不记事,却也算是过了一年多舒适的日子,有母亲疼、有继父爱。
但是好景不长,他3岁那一年,母亲因肺癌不幸撒手人寰。
所以,在他的记忆里,对父母基本上没有什么印象,从记事起身边就只有疼爱自己的继父,甚至连母亲生前的很多事情也是听继父讲的。
自从韦母病逝后,韦双锦就一直带着韦仁龙艰难度日,连去海南打工也带着儿子。
韦仁龙从小就很懂事,跟着继父去海南的时候才4岁。
继父去上班,他不哭不闹独自在家里等,像个小大人一样收拾家,甚至还学着继父的样子,起锅做饭。
虽然他第一次做的饭,是寡淡无味的汤汤水水,但好歹把食材都给煮熟了。
这顿饭把韦双锦感动得热泪盈眶,吃得特别香,连一口汤都没有剩下来。
很多孩子在4岁的时候,很可能连衣服都不会穿,但韦仁龙却在继父的指导下学会了做饭、洗衣服、收拾家务。
唯有自立者,方能自强!
没有读过书的韦双锦,虽然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却教会了韦仁龙如何独立,并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韦双锦本来想在外面多干几年,给儿子攒够了学费和老婆本,他这个当父亲的任务也就算是完成了。
只可惜,他的身体状况不允许,积劳成疾得了严重的肺病,只能带着儿子返回了老家。
回到老家他也没去看病,一边种地一边养猪,空闲的时候还跑到乡里打零工,辛苦赚钱供儿子上学。
韦仁龙至今都记得,当他第一次把奖状带回家的时候,向来舍不得破费的继父,竟然破天荒地买了一只烧鸡和一瓶酒,高兴得不得了。
那个时候的韦仁龙,并没有要考大学的梦想,只知道自己拿了奖状继父就高兴,于是在学校里加倍努力学习,每学期都能把奖状捧回家。
可是到了2013年,韦双锦的身体撑不住了,弥留之际还嘱咐韦仁龙,一定好好学习,无论如何也要考上大学。
艰难的生活磨炼了韦仁龙的意志,继父的嘱咐成了他求学上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柱。
所以,13岁就成了孤儿的韦仁龙,不管生活对他多么残忍,但他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自立自强的脚步。
他趁着空闲的时候捡破烂攒学费,自己种地种菜维持生活,跑到河里摸鱼蟹充饥,还到集市上捡过菜叶和烂果。
无论面对怎样的苦难,他一刻也不曾放弃努力,最终以傲人的成绩敲开了北大的校门。
当然了,如果没有乡亲们的帮助、学校师生的关爱、媒体的关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的支持,仅靠韦仁龙个人的力量,很难成长起来。
但那么多人和社会力量愿意帮他,不仅仅是因为他身世凄凉、处境艰难,而是被他积极面对生活、自立自强的精神所感动。
所谓:“行胜于言,天助自强者”,实际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对此,大家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