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边主义盛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全球的复杂局势中,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城镇化水平登上全新台阶,脱贫攻坚战大捷在望,新兴科技建设开启新征程,新旧动能转换快速推进,亚投行、“一带一路”搭建联通世界的桥梁。
中国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旧动能转换的空档中,未来将走向何方?
12月20日,由财经头条主办,财经早餐、财经下午茶、财经秘书协办的2019财经头条全球经济学家年会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圆满举办。
本次大会围绕“全球分化 中国对策”展开,二十多位深耕不同领域的经济学家和行业精英们,一同探讨全球分化下的中国对策,共同发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下的中国机遇。为广大用户带来了一场思想碰撞的财经盛宴。
“明年是中国最后一年制定GDP增长目标”,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说,“以后只有几个字——高质量的增长”。
“当锦标赛没有目标的时候,我们怎么样对未来投入和产出做进一步的平衡,这个可能进入未知状态,我们需要更好的方法价值观。”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12月20日当天,各位经济学家针对中国的经济增速和经济发展,纷纷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在国际经济形势的惊涛骇浪中,日益强大的中国砥砺前行,铸就了一幕又一幕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中国的发展超乎世界想象,中国的成就备受世人瞩目。
谈到当前的中国经济体量,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郑新立强调,我们经济宏观效益比美国好。今年我国的市场消费和服务总额有可能超过美国,而我们的经济总量只有美国的65.4%,美国经济里面军火占了很大比例,金融占了很大的比例,而我们最终消费在GDP里面比例比较高,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我们的市场消费总额超过美国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具有全球意义的一件大事。
针对2019年中国的经济增速,郑新立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万亿元美元以上的经济体里边,增长速度仍然是最快的,不过他认为经济增长速度不能再往下跌了。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持有类似的观点,他表示,保6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一定要防止硬着陆。如果按照一些经济学家和机构预判,明年在6%甚至5.5%到6%之间增速的话,我们今天看到很多健康的上市公司,在明年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财经头条首席经济学家徐洪才则认为,我们中国的经济增长也是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经过将近十年的调整,现在也到了政策合理区间的底部下限,未来可以预料中国经济增长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但是增长的速度不可能超过6%以上,这是比较艰难的。
展望未来,徐洪才觉得我们明年实现经济增长6%没有问题,建成小康社会也没有问题,但是在未来五年甚至更长一点时间,能不能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达到世界银行所设定的高收入国家的标准,也就是人均1.3万美元左右,挑战很大。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则从危机中看到了机遇。他表示,每次经济增速到最低点、接近增加下限的时候,尤其是传统产业面临着巨大压力的时候,往往也是一轮新的产业革命和新技术革命的起点。
滕泰说,2019年看上去前所未有的困难,实际上新的技术和新产业的爆发点比前两次更多,无论是5G还是物联网还是人工智能还是新能源,民用通航、脑科学、基因技术几乎同时迎来了产业化时代。这个时候讨论经济问题,不论是企业家还是投资者都要区分周期性问题与长期性问题、区分经济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把握经济增长不平衡性与软性特征,掌握软价值创造和实现的新规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的角度有所不同,他认为不应该将增速底线下调,目标调到这么低,最后政府的宏观政策变成了放弃扩内需政策,变成被动托底政策,把社保托底民生方面托底政策延用到宏观经济领域,现在定6,托住它就行了,这种政策是完全没有必要。
张军坚信中国潜在的增长能力远远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6%甚至更低,关键的问题是中国的经济被自己的政策目标给套住了。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的观点则显得更为洒脱一些,他说经济下行不管怎么样,他都对未来充满乐观。虽然社会一直说美国经济全球老大,中国经济全球老二。但李迅雷觉得中国经济全球老大,“我们消耗了全球50%的氧化铝、铜、煤炭,用电量也是全球最大,我们还吃了全球50%的猪肉,这么大一个体量,怎么是老二?”中国经济增速,即便下降到4%,也是美国的两倍。未来中国经济下行过程当中,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以美元计价的GDP老大。
各位经济学家都各自从不同角度分析中国经济增速,预判未来发展。资深媒体人、《秦朔朋友圈》发起人秦朔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表示,很多人都说经济下行,其实这个词本身很不准确,因为经济每年的规模都在增长,只是经济增长速度从原来接近两位数到现在下了一个台阶,中国经济本身不存在下行问题,只是存在增长速度下台阶的问题。
最后秦朔借财经头条年会发出呼吁,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天这个时代里面更多看到积极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和乐观的力量,“成功者总是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