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县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

大坎看历史 2024-11-26 15:48:59

郎溪区位优越,郎溪东以白茅岭、亭子山与广德市为界,西以南漪湖与宣州市相连,南以鸦山岭与宣州市为邻,西北以胥河与江苏省高淳区毗连,东北以伍牙山与江苏省溧阳市相接,是便行便捷便利的聚力之地。是中国绿茶之乡、江南水韵之城,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历史沿革

据已发现的古文化遗址及文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的氏族群在这里居住,繁衍生息,过着刀耕火种与渔猎畜牧的生活。后因部落迁徙,此地便成为土著与山越族的聚落处。

夏禹治水以后,分天下为九州,现郎溪属扬州之域。商属勾吴。春秋时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属诸侯吴国的桐地。战国之际,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属越。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楚越争雄,越被楚灭,属楚。秦王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古吴越地分置鄣郡和会稽郡,郎溪属鄣郡地。

汉元封二年(前109年),鄣郡改置丹阳郡,郡治迁宛陵(今宣州),以原鄣郡郡治周围地区设置故鄣县。郎溪属故鄣县。建安八年(203年),以故鄣县西部地析置广德县,郎溪属广德县。

三国时,江南属吴国,广德县隶属丹阳郡。西晋太康二年(281年)改属宣城郡。南北朝期间,为宋、齐、梁、陈的属地。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并广德、故鄣、长城(今长兴)、阳羡、义乡5县地设绥安县。宋泰始四年(468年)改属南徐州义兴郡。不久废,复置广德县,仍属宣城郡。南齐时,广德县属南豫州宣城郡。梁绍泰元年(555年)广德县隶属南豫州广梁郡。陈永定二年(558年)改广梁郡为陈留郡。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陈留郡,并广德、故鄣、安吉、原乡4县入石封县,改石封为绥安县,属宣州。仁寿三年(603年)隶入湖州。大业二年(606年)又改属宣城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分绥安县为绥安、桐陈、怀德3县,属桃州。至德二年(757年),改绥安县为广德县,属宣城郡,后改称宣州。

五代南唐设广德制置使,属江宁府。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设广德军。

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划广德西北部的桐汭、昭德、临湖、原通、妙泉5乡设置建平县,以郎步镇(今建平镇)为县治,隶属广德军。此为建县之始。至道三年((997年)广德军属江南路,天禧二年(1018年)属江南东路。

元代属江浙行中书省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广德路,领广德、建平两县。

明初建平县属广兴府,后改广德府。洪武四年(1371年)改府为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四月,广德州直隶京师。永乐元年(1403年)以京师所辖地区为南京。广德州直隶南京。

清顺治二年(1645年)广德州属江南省。康熙六年(1667年)江南省分设安徽、江苏两省,广德州属安徽省。雍正十一年(1733年)设微宁池太广道,广德州属之。咸丰三年(1853年)省会安庆被太平军攻克,省与道联系中断。咸丰四年(1854年)徽宁池太广道称皖南镇,道台加按察使衔,暂归浙江省巡抚兼管。同治三年(1864年)复归安徽省统领。光绪十三年(1907年)仍以安庆府隶徽宁太广道为皖南道。

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自此两县互不统属,建平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1914年),改县名为郎溪,同年6月属芜湖道统辖,民国17年(1928年)废道,省直接辖县。民国21年(1932年)春归宣城首席县长统属,同年11月属第九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1940年)7月属第六行政督察区,归皖南行政公署管辖。

1949年4月25日,郎溪解放,5月13日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专区。1952年2月,皖南区与皖北区合并称皖南皖北区,成立安徽省,郎溪属芜湖专区。1959年3月,撤销郎溪县、广德县,并组郎广县,属芜湖专区。1961年12月,撤销郎广县,恢复广德县、郎溪县,仍属芜湖专区。1971年3月,专区改称地区,郎溪属芜湖地区。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为宣城地区,郎溪属宣城地区。2001年1月,宣城撤地设市,郎溪属宣城市。

行政区划

解放后,实行新旧交替的县、区、乡、村(保)建制。1949年5月,沿袭旧制,利用旧政权,全县设5区、2镇14乡、149保,保以下为甲。不久,保甲制改为村闾制。区、乡、村都称人民政府。吉原镇、梅渚镇未设行政机构,直属区人民政府。区划如下:

在城区:吉原镇

梅渚区:梅渚镇分流乡岗凌乡钟桥乡

定埠区:定埠乡东夏乡古松乡

涛城区:涛城乡高井乡长乐乡

毕桥区:碧溪乡姚村乡十字乡飞鲤乡王村乡

1950年2月,调整区划,进行政权建设,撤销乡级建制,实行县、区、村三级政权,区直辖村(街)。全县划为8区,即:在城、梅渚、凌笪、涛城、水鸣、姚村、毕桥、东夏。除水鸣区驻地井岗头外,其余7区驻地都在本集镇。区行政机构称区公所,是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全县共划150村(街),村称人民政府,村以下设闾。每行政村十多闾,每闾十多户不等。7月,根据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区专员公署通知,全县8区名称改用序数代替。

1952年5月,划乡建政,改为县、区、乡三级建制,撤销村级建制,乡以下设选区。撤销毕桥区,设立飞鲤区。恢复以地名命名,区公所改称区人民政府,乡镇也称人民政府。全县共划72乡、2镇。

195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溧阳县社渚区在郎溪境内的“插花地”5块,计6个自然村,即:龙角冲、强村、凹塘、刘家村、荷叶坝、稻仓岭,共91户,317人,田1405亩划归郎溪县管辖。

1956年1月,县人民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区人民政府改称区公所。全县8区并为4区,下辖22乡镇;另设4直属乡和1镇。7月,乡镇人民政府改称人民委员会。区划调整如下:

县直属乡镇:郎溪镇、幸福乡、南丰乡、东夏乡、联合乡;

梅渚区:梅渚镇、岗南乡、凌笪乡、钟桥乡、分流乡、定埠乡、双桥乡、胜利乡;

涛城区:廖店乡、管村乡、郎源乡、长乐乡;

姚村区:十字乡、姚村乡、前郎乡、大山脚乡、永丰乡、夏桥乡;

飞鲤区:飞鲤乡、三立乡、水鸣乡、毕桥乡。

1957年1月,撤销区级建制,实行县乡两级建制,全县划为16乡1镇。1958年4月,撤销南潘乡、大山脚两乡,此时,全县共有14乡1镇,即:郎溪镇、钟桥乡、梅渚乡、定埠乡、凌笪乡、涛城乡、南丰乡、水鸣乡、十字乡、姚村乡、夏桥乡、毕桥乡、飞鲤乡、幸福乡、东夏乡。

1958年9月14日,幸福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11月底,全县共成立幸福、毕桥、钟桥、梅渚、定埠、凌笪、涛城、南丰、姚村、十字10个人民公社。

1959年7月撤销郎溪镇建制,并入钟桥人民公社。11月撤销定埠、十字两个人民公社,十字并入姚村,定埠并入梅渚,全县共8个人民公社。

1961年6月,成立建平人民公社。8月将9个人民公社调整为16个人民公社。

1962年1月,成立城南人民公社。

1963年12月,郎溪镇从建平人民公社划出,恢复镇建制,更名为城关镇。1965年底,全县共17个人民公社1个镇,下辖3个居民委员会,169个生产大队,1689个生产队。1966年8月从涛城公社划出管村、山下、红星3个大队,从南丰公社划出万全、上、凤桥3个大队,从十字公社划出石石曹、骆村两个大队,共计8个大队,成立团结公社。1969年2月撤销,各大队仍归回原建制。

1983年5月,实行政社分设,恢复乡镇建制,建立乡镇人民政府。

1985年9月,梅渚、定埠、东夏、十字、涛城改为镇建制。至此,全县共设12乡6镇。下辖175村,2159个村民小组,4个居民委员会,38个居民小组。

1987年底,全县仍为12乡6镇,下辖174个村民委员会,2180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委员会,57个居民小组。

1988年年底,全县仍设6个镇12个乡,下辖174个村民委员会,2180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委员会,57个居民小组。

1992年2月,建平乡与城关镇合并,设立建平镇。全县设6个镇11个乡,辖175个村民委员会。

1993年,析姚村乡夏桥村为夏桥村、双龙桥村。全县辖17个乡镇176个村民委员会,2180个村民组。

1994年,部分村进行区划调整,幸福乡上袁村分为上袁、下袁2个村。

2001年,定埠镇新发村划归下湖乡,撤销下湖乡建立新发镇。全县进行村委会合并,合并后为111个村民委员会。

2004年底,郎溪县辖8个镇、4个乡:建平镇、十字镇、新发镇、涛城镇、南丰镇、梅渚镇、东夏镇、毕桥镇、凌笪乡、飞里乡、姚村乡、幸福乡。

2021年,撤销凌笪乡,设立凌笪镇。撤销姚村乡,设立姚村镇。

2022年,经安徽省政府批准,省民政厅批复同意调整郎溪县建平镇管辖范围,将原建平镇建平、中山、祥兴、中港、平港、北港、文昌、钟桥8个社区和建桥、西郊、金牛、金桥、钟新、钟北、钟西、松林、朱侯、三岔10个村划出,保留南丰1个社区和万全、同庆、盆形、大杨、张钱、精忠、南东、南西、南山9个村为建平镇行政区域;将建平镇驻地迁至建平镇南山88号。

设立郎步街道,将原建平镇管辖的中港、中山、建平、北港4个社区和西郊、朱侯、松林、三岔4个村划归郎步街道管辖;郎步街道办事处驻建平社区。

设立郎川街道,将原建平镇管辖的祥兴、平港、文昌3个社区和建桥村划归郎川街道管辖;郎川街道办事处驻文昌社区。

设立钟桥街道,将建平镇管辖的钟桥社区和钟西、钟北、钟新、金桥、金牛5 个村划归钟桥街道管辖;钟桥街道办事处驻钟新村。

2022年郎溪县下辖3个街道、9个镇:郎步街道、郎川街道、钟桥街道、建平镇、梅渚镇、涛城镇、十字镇、毕桥镇、新发镇、飞鲤镇、凌笪镇、姚村镇。县政府驻郎步街道。

现在县域总面积1105平方公里,辖9个镇3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2023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344074人。

大美安徽欢迎您!

0 阅读:0

大坎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