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大雪夜,养父把刚满月的我捡回家,如今成了村上最幸福的老人

名著茶话会 2024-11-23 07:47:46

我没有母亲,从小到大在我的字典里就只有父亲。并不是我母亲去世的早,而是父亲只是我的养父,我的亲生父母至今都是谜。

我很小刚刚懂事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你是我捡回来的。在他朴素的认知里,这个问题并不需要隐瞒。

我父亲是个单身汉,准确地说,还是村上不怎么受欢迎的男人。主要是他身体不是很强壮,脑子也不够灵光。

用那个年代乡亲们的话说,那就是“心眼实”。什么叫心眼实?不就是七窍通六窍么?

搞集体的年代,父亲干农活比不上别人,脑子还不好使,于是就成了被孤立的那一个。幸好父亲虽然不聪明,却不知道怎么就学会了一门竹制品手艺。

从山上砍回来的竹子,在他那双略显笨拙的粗糙的大手下,能编制出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农村人家用到的筲箕、箩筐、晒垫、凉席之类,父亲无所不能,速度比别人快,不但更好看还更耐用。

就是凭着这们说不出原因的手艺,父亲好歹也没有被当成“傻子”,在附近的村子里都有了名气。

即使在出集体工的年代,别的村子也会有人来请他去做手艺,队上也乐意让他去赚点钱上交。

于是,父亲就这么跌跌撞撞中老去。到82年包产到户时 ,他已经40岁了,却还是单身一人,家里只有两间旧房子,还有一个老母亲相依为命。

85年冬天,父亲刚过完43岁的生日,他的日子依旧那么简单,照样是给别人做竹制品手艺养活母子两人。

只不过,搞集体的时候赚的钱得上交给生产队,如今赚的钱多少都是自己的,手里比以前也稍微宽裕点。

一转眼到了85年11月底,因为用来做用具的竹子都得冬天砍伐,那样才不容易起虫子,刚好又开始下雪了,于是,父亲的手艺活又多了起来。

月底的时候,父亲在河对岸一户人家连续做了五天的活,编了3担箩筐再加一些筲箕之类的用具。

老板家很满意,不但当晚就结清了工资,还做了一顿酒菜款待他。

父亲一辈子没有什么嗜好,就是能喝点小酒,于是和东家边喝边聊,一不小心就到了晚上。

从河对岸到我们村就隔着一条小河,如果是夏天,直接趟水过河也就十来分钟的事。

但大雪天这么冷,很少有人愿意淌冷水,那就得去下游的村口走木桥过河,一来一去就得多走一两里路。

按照父亲那个“不开窍”的性子,肯定是直接脱鞋涉水回家。但东家看他也是四十出头的人了,就好说歹说陪着他往下游走到了桥头,看着他上了桥才掉头回家。

话说父亲那晚喝得很高兴,虽然没有醉却也有了几分酒兴。过了桥之后,破天荒地哼上了小曲儿。虽然天很晚了,但因为下了雪,不至于看不清路。

可刚过桥到了我们村这边,青石板搭起来的小码头旁有棵大枫树,那可是我们枫树湾的标志,哼着小曲的父亲,突然听到一阵轻轻的啼哭声。

父亲可是有名的大胆汉子,三更半夜猝不及防听到这哭声,第一想到的竟然不是害怕,而是要探个究竟。

停下来到处打量了一阵,最后确定哭声来自枫树下,听上去似乎还是孩子的哭声。

于是,父亲想也没想就朝枫树下走去,因为下了雪,脚底下还滑了几次,幸好很快就找到了哭声所在地——一个竹篮子里,装着一个小孩,竹篮子的提手上还蒙着一块花布。

父亲再如何不开窍,也当即就明白了,眼前的竹篮子里装着一个孩子,很大可能还是别人遗弃的。

在那个年代,家里孩子多的人家,偷偷把孩子送去别人家里的事情并不罕见,但就这么丢在野外,而且还是下雪天,确实还没有听说过。

或许是酒喝得有点多的缘故,父亲的脑子似乎灵光了很多,想着孩子在这里不是办法,于是就掀开了竹篮子上的花布。

看了看里面的孩子,第一想到的就是把孩子带回去,别在这雪地里冻坏了。

那个竹篮子的汉子就是我,我就这样被他“捡”回了家。

回到家,父亲的酒兴也醒了不少,反倒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自己捡回来的我了。幸好我在竹篮子里哼唧了几声,奶奶听到动静就起来看。

这一看不得了,竟然捡了个孩子回来,在奶奶的追问下,父亲总算解释清楚了来龙去脉,奶奶叹着气:

虽然你自己都是个实心汉,可这孩子或许真的和你有缘,娘在一天算一天,等我不在了,难道孩子就是老天爷打发来给你养老的?

奶奶在竹篮子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的年庚生月,算一算到那天刚好出生45天。此外还有一包没有吃完的奶粉,以及几身小衣服,没有任何的其他信息。

于是,我就这么被收养下来。那时候的父亲根本还不明白,想要把我养大,自己需要吃多少的苦。

说来也奇怪,我就是在进屋的时候哼唧了几声,奶奶手忙脚乱给我弄了点奶粉吃了,我就在奶奶怀里沉沉地睡着,睡梦中还带着笑,整个晚上都没有再哭一声。

第二天,左邻右舍都像看新闻一般来我家,在大家眼里,我父亲这样一个自己都打理不好自己的人,怎么能收养孩子呢?

看到还是个没有啥缺陷的男孩,也有好心人愿意接手把我带回去,还说再如何也比你拉扯的好。

奶奶还有点迟疑,但父亲竟然断然拒绝,说自己和这个孩子有缘,要不然为什么不是你们发现的?自己就算啃土也要把孩子养大。

就这样,这个家庭就有了三代人,67岁的奶奶,43岁的父亲,还有45天的我。

拉扯我的事基本都落在奶奶身上,父亲要做的,就是挣以前更多的钱,因为要给我买奶粉,还要给我买衣服呢。

我才四十多天,他就盘算着我将来要上学要花钱,还要娶老婆成家要用钱了。

但不管他在外面干活多么累多么晚回收工,只要回到家,进屋的第一件事就是抱着我转悠一阵。而我只要抱到他手里,总是会眉开眼笑起来。

就这样,我摇摇晃晃地长大,即使手里并不宽裕,但我吃的奶粉从来没有断过,我要穿的小衣服也并不破烂。

就连乡亲们也惊叹,这个孩子,或许真的是老天爷送给老相公(我父亲的绰号,相公在我们当地是个贬义词)的。

我就这么摇摇晃晃长大,6岁那年,奶奶去世了。

奶奶去世时拉着我的手说:小冬,今后你就要好好听爸爸的话,还要照顾好老爸。别让他每天迷里迷糊的。可惜,奶奶看不到你上学那天了。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那么大声地哭出来,在奶奶的灵前,我哭得昏天黑地的,但父亲却拉着我说:

奶奶没了,不是还有爸爸吗,你哭什么?

人或许真的不能被逼到绝境上,奶奶走后,父亲的脑子似乎好使很多了,做什么事也开始有了点条理。

甚至连体力都好了一些,以前不能胜任的体力活,多少也能做得像模像样。

至少,我们父子俩吃个不饿是没有问题了。再加上做点手艺,家里虽然还是不宽裕,却也算是过得去。

我马上就要上学了,不大明事理的父亲却早早就给我准备好了书包,一大早就牵着我的手,亲自把我送到老师的手里。还不忘交代老师:

我儿子就交给您了,只要不听话不好好读书,是打是骂都请你放手去做。

也确实,自从我能走路开始,虽然家里穷,但一点也不妨碍我的调皮。奶奶在生时,不止一次地呵斥我说: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你这小子怎么就这么淘气呢?

可父亲却从来不那么说,反倒还会劝说奶奶,人家还那么小,淘气点就是聪明。你不是说我小时候很懂事么,长大后不就成了这样?小冬现在淘气,将来我们俩就有福享了。

可惜的是,奶奶还没来得及享我的福就走了,那,或许就是我这一辈子最大的遗憾。

到了学校,我虽然还是淘气,但学习成绩一点也不差。如果考试前那几天稍微收敛点听课搞学习,第一名绝对就是我的。

老师不止一次地在父亲面前夸我,每当那时候,父亲满是皱纹的脸上就像绽开了花儿一般。也就是那时候,我隐隐就有了一个打算:一定要让父亲脸上的笑容永远下去。

我也是不知不觉中开窍的,反正从上初中开始,我的成绩就稳步地突飞猛进起来,不管是学校考试还是县里的统考,我几乎都能拿到第一名。

乡亲们都说,老黄家那堆“烂刺丛”里,或许还真能飞出来一只金凤凰。

后来,我果然不负众望,初中毕业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高考时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上了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

这时候,时间已经是2002年,上大学需要不少的学费,父亲实在无力给我筹集学费了。

年过六旬的他,第一次在我面前哭着说:孩子,要是你生在别人家里,就不会吃这个苦了,都是老爸没用啊。

我只能安慰他别急,还说可以申请学生贷款,你一点也不要操心。到了学校之后,我就可以勤工俭学,说不准到时候还能给你寄点钱回来。

感谢政策,也感谢乡亲们,我第一年的学费毕竟还是没有需要贷款,在好心的乡亲们奔走之下,大家很快就为我筹集到了一年的学费。

这是我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对于能上大学的我来说,自己倒没有什么需要准备的,唯一不放心的,就是六十多岁的父亲,他一个人待在家里怎么办?

但我毕竟还是个学生,虽然在学校确实参加了勤工俭学,也只是勉强把学费和生活费到位,还是未能帮到远在老家的父亲。那些年里,这一直是我心头最大的痛。

大学毕业后,我拒绝了学校保研的决定,毅然回到我们老家,在市里找了一份国企的工作。

参加工作后,第一个月把自己安顿下来,我就决定把父亲接到身边来。虽然是单位分配的宿舍,父子俩住在一起倒也宽松。

但父亲只住了一个星期,就死活要回乡下去,说住到城里来之后,身上说不出的别扭。

我怎么也无法留住他,只得把他送回了老家。六十多岁父亲,回到那三间旧屋子里,就像一个小孩一般笑了起来。

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在他那么简单的认知里,或许他没有什么故土难离的概念,但骨子深处那种落叶归根的心理,还是能左右到他的喜怒哀乐。

随着我工作逐步稳定,工资收入也增加了,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父亲改善生活条件。

看到他在新房子里畏手畏脚的神态,坐在电视机前挪不动脚,宁愿摇蒲扇也不敢开风扇,我心里也是百感交集。又想起很多年前,父亲曾经和奶奶说的:我们将来可以享小冬的福……

可惜的是,奶奶却没有机会看到这一天……

从市里到老家,大概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我也不可能每天回家,于是就琢磨着怎么才能让他有个伴。

刚好村里有个叔叔,年龄比我父亲小了那么三两岁,他们从小关系很不错。那个叔叔的老伴去世了,儿子也在外面,如今一个人过日子。

于是,我就和那个叔叔的儿子商量,让他们老兄弟住到一块,彼此有个照应,我们在外面的人就放心点。我离家近点,每个星期都能回去看看,两个老人就能更开心些。

就那样,在我的安排下,那个叔叔愿意搬到我家了,父亲也乐意家里有个说话的人。

对他来说,如今吃住都不愁了,就是我这个儿子不在身边,却又不愿意对我说自己孤单的事。

这一住就是十来年,我基本都是每个周末回老家,看到两个老人开开心心、却又更加老去,我心里既高兴,却又更多了几分难舍。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那个叔叔竟然先一步而去。我父亲七十多岁了,我们父子还能相处多少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公司要在我们老家的县里开拓分公司,选址刚好就在我们邻镇,我第一时间就申请回了老家。

对我来说,回到老家的小地方,事业上确实有一定的不利。

但我一点也不后悔,能够每天陪在父亲身边看着他慢慢老去,不正是我小时候就许下的诺言吗?

妻子虽然一开始有点不大理解,但在我的解释下很快就明白了我的心情,一家人终于在老家的农村相聚。

时隔多年,我竟然又回到了自己长大的小村子。

父亲一天天老去,就连那个陪了他多年的叔叔也先走一步了。父亲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唠叨,这日子过一天算一天,扳着手指头过就行了。

确实,如今的农村原本就只剩下一些老人,和父亲同龄的人所剩无几了。

到今年,父亲已经82岁了,虽然不是我们村年龄最老的人,但乡亲们在闲聊的时候,却一致公认,老相公(我父亲的绰号)是全村最幸福的老人。

乡亲们这么评价,我其实还是受之有愧。但他们都说,80多岁的单身老人,能有儿孙陪在身边生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我只希望,父亲能永远这么迷迷糊糊地活下去,活到一百岁,也不嫌多……

0 阅读:2

名著茶话会

简介:别样角度解读经典,带给你不一样的心理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