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秀峰石刻和米芾的“第一山”的故事

我是传媒 2021-07-09 11:38:43

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在秀峰。

现在是来庐山秀峰最好的季节。不但气候凉爽,而且水量充沛,是观庐山瀑布最好的时期。

初夏端午,我们顺着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石道逐级而上。进入景区不久,就来到龙潭。这里周边布满了石刻。其中不乏名家大作,其中当数北宋书法四大家之一的米芾为首。

米芾(世称米襄阳)宋代著名书法大家,在龙潭南侧巨大石壁上,书写有“第一山”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秀峰寺古山门门头上也悬挂着“第一山”的木匾,雄强劲逸,浑厚挺拔。

有意思的是,全国很多名山大川都说自己是“”第一山”。其中在武当山朝阳洞、泰山岱宗庙等地也都有米芾书写的“第一山”石碑。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米芾虽然是湖北襄阳人。但他根本没有到过武当山,更没有去过泰山。庐山上的“第一山”却有记录在公元1080年2月,米芾30岁的时候,游览庐山秀峰写下的。当时的米芾,正值壮年,书法造诣已经名满天下,被后世评为北宋四大家之一。当时被调往长沙做,在到任的第二年就来庐山游玩,写下游龙潭、双剑峰的诗句。

至于武当山“第一山”,有记载表明是清代雍正二年(1724),武举人李柏龄请了石匠师傅翻刻,立在朝阳洞旁。而泰山岱庙里立的“第一山”石碑,则原来是立在东阿镇的谷山。谷山又称少岱山,并非指的是泰山。1964年特殊年份人为拆除谷山寺庙后,搬运而来。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当时石碑就被毁掉。在文物被毁后,又根据米芾的的“第一山”拓片复制成新石碑,立于岱庙。

龙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宋代南康军守李亦的篆体"龙"字,字高丈余,是秀峰石刻中最大的一个字。龙潭的“龙”字,潭以龙字得名,龙以潭飞天。一遇到山洪爆发,水漫龙字。古有诗曰:山瀑两道泻,飞出双白龙。而在平时,潭里则可以划着小船,悠闲荡漾。

“庐山”两字气势厚重,布局匀称,是由宋代南康守朱端章所写。据说在整个庐山石刻中,只有秀峰这里刻有“庐山”二字。“山”字的每竖,均可容一人卧睡。游人至此,都喜欢以身卧量,寓意身在此山中。没在“山”字上躺一下,等于没来秀峰。

龙潭入口处,还有一个“虎”字盘踞着。是元代丞相刺不花所写,大篆书体,一笔勾连。与“龙”字遥相呼应。昭示着青玉峡那湍急的泉流,如龙腾虎跃一般威猛。青玉峡,清代康熙年间编制的《庐山志》记载着,龙潭石壁上的“青玉峡”摩崖大字,也是米芾所写。

“龙池”刻在龙潭右侧崖壁上,是由明代进士陈沂书写。两个字为不规则形的篆书。龙字略长,池字方正。笔画粗短,左宽右窄,拙实而又古趣。

风泉云壑,刻在右侧崖壁上,由嘉靖年间的进士周祖饶书写。其笔道圆劲而纵敛自如,笔笔藏锋,结体紧密稳健。泉云二字略成侧势,达到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显现出青玉峡瀑飞云涌的动人景观。

编辑:九江日报文创中心李海

1 阅读:4

我是传媒

简介:我离你最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