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镇复位的夺门之变,为何被认为没必要?他什么都不做也能掌权

醉风文史 2024-09-21 23:56:44

夺门之变发生在景泰八年正月,当时距离土木堡之变已经过去了八年之久,而明英宗朱祁镇从瓦剌归来之后,也以太上皇的身份在南宫生活了七年。

这七年,朱祁镇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朱祁钰对他十分刻薄,有时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不能满足,以至于钱皇后不得不做些针线活换取食物和日用品。

后来明代宗朱祁钰病入膏肓,眼看时日无多,一些投机者看到机会,就赶紧跑到南宫,迎接朱祁镇复位,于是朱祁镇再次登上皇位。

然而,很多人却认为夺门之变对朱祁镇来说完全没必要,这是为何呢?

一、夺门的风险

对于朱祁镇来说,夺门之变带来的风险和收益根本不成正比,他虽然重新登上了皇位,但当时朱祁钰已经时日无多,即便朱祁镇什么都不做,也能重新掌权。

先来说说风险。

首先,于谦的态度问题。以于谦当时的权势而言,他不可能对石亨、徐有贞等人的谋划一无所知,他完全可以在石亨等人行动时下令将其一网打尽。

但于谦在此事上却保持了沉默,当时朱祁钰重病在身,而且还没有儿子,那朱祁镇及其子嗣就是明宣宗朱瞻基仅有的直系血脉,一旦将朱祁镇以造反罪名拿下,那大明的皇位传承就会产生大问题。

但凡于谦有一点私心,他完全可以从宗室中找个孩子过继到朱祁钰名下,等朱祁钰死后,自己就当顾命大臣掌管朝政。

其次,朱祁钰的态度问题。朱祁钰毕竟当了八年皇帝,在宫中不可能没有亲信,朱祁镇“夺门”那么大的动静,你说朱祁钰丝毫不知情,那可能么?

如果朱祁钰非要和朱祁镇死磕,那朱祁镇复位的过程不可能如此顺利,全过程几乎没遇到一点反抗。

其实朱祁钰的顾忌和于谦大体相同,他毕竟没有儿子,如果与朱祁镇鱼死网破,即便赢了废了朱祁镇一脉的皇位继承权,那皇位要传给谁呢?

从宗室过继嗣子,总归不是自己血脉,让皇帝世系脱离父亲朱瞻基这一脉,无论是朱祁钰还是大臣在情感上都不能接受。

二、没必要“夺门”的原因

那么,为何说对朱祁镇而言,夺门之变完全没必要呢?

朱祁镇之所以冒险无非是为了重新夺回皇位,但若是看看朱祁钰去世后,皇位最有可能传给谁就会明白为何说夺门之变完全没必要发生了。

第一人选必然是朱祁镇。朱祁钰唯一的儿子病死后,后宫中就再也没有其他皇子出生,按照明朝祖训“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的规定,朱祁钰死后,皇位必须由他的兄弟继承。

而朱祁钰只有一位兄弟,那就是朱祁镇,也就是说,在当时朱祁钰病得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朱祁镇早晚会被请出南宫主持朝政。

第二人选是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朱祁钰当然可以立太子,那他自己没儿子,又不想皇位流出宣宗一脉,那就只能复立朱见深为太子,毕竟朱见深是“前太子”,最是名正言顺。

当时朱见深才十一岁,他即位之后能理政吗?答案是不能,那么,他的亲爹还是要粉墨登场,以太上皇的身份辅佐小皇帝。

对朱祁镇而言,这只不过是以太上皇的身份行使皇帝权力罢了,这和复位没什么区别,完全没必要冒风险“夺门”。

实际上,朱祁钰内心也知道,自己死后,朱祁镇复位是对大明最好的结果。

据《复辟录》记载:“鼓钟鸣,群臣百官入贺。景皇帝闻钟鼓声,问左右云:“于谦耶?”左右对曰:“太上皇帝。”景皇帝曰:“哥哥做,好!””

可见,朱祁钰对于谦也未必完全信任。

三、夺门之变的真正受益者

夺门之变本没必要发生,朱祁镇冒着巨大风险,只是提前拿回本该属于他的皇位,那真正受益者是谁呢?自然是石亨、徐有贞以及曹吉祥等一众投机者。

石亨在夺门之变中是首功,被封为忠国公,朱祁镇对其“眷顾特异,言无不从”;徐有贞成为内阁首辅,尽掌阁权;曹吉祥获赐大量庄田,协理京营军务。

参与其中的其他“有功之士”皆得到丰厚赏赐,如果朱祁镇等朱祁钰咽气之后再登上皇位,这些人根本不可能得到这么丰厚的奖赏。

但是,这些人没有一个好结局,石亨病死狱中,曹吉祥身受磔刑而死,徐有贞被贬为庶民郁郁而终。

在石亨病死狱中后,朱祁镇就向吏部尚书询问关于夺门之变的事,李贤对朱祁镇说:“‘迎驾’则可,‘夺门’岂可示后?天位乃陛下固有,‘夺’即非顺。”

在李贤看来,石亨、徐有贞等人贪功投机,不顾朱祁镇的安危以换取拥立之功,所以才策划了夺门之变,实际上,皇位本来就该是朱祁镇的。

朱祁镇十分认可李贤的说法,下诏命令群臣,以后奏章之中不能用“夺门”这种字眼,并且还秋后算账,革除了四千多人的官职,这些人的官职大多因夺门有功而获得。

在这起事变中,最冤的当属于谦,当初朱祁镇认为于谦有功,对是否杀他心存犹豫,结果徐有贞一句“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就让朱祁镇下定决心杀了于谦。

或许于谦认为自己对大明有功,朱祁镇不会杀他,可他低估了上位者的下限,最终落得个“海内冤之”的下场。

0 阅读:12

醉风文史

简介:读史使人明智,读史时偶尔冒出的感想。